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笔下的岳阳楼,短短十字,便写得气势雄浑,令人叫绝!

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便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也都留有对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吟咏。如孟浩然写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写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范仲淹写有《岳阳楼记》。总之,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岳阳楼的巍峨壮观,是我国古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美的代表。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岳阳楼》,便是一首关乎洞庭湖和岳阳楼的经典诗作。它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之手,是杜甫晚年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去往岳阳(今属湖南)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由于杜甫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又处于多灾多难时期,所以《登岳阳楼》更多的是即景抒情,也就是抒发自己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登岳阳楼》中的写景句,仅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短短十字,却把洞庭湖和岳阳楼写得气势雄浑,令人叫绝。正如《唐宋诗醇》评:“元气浑沦,不可凑泊,千古绝唱”。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即从前只是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可以一观。可见对于当时的杜甫来说,他对洞庭湖是向往已久。所以别看这两句中无一情绪词,实际上它自然地流露出了杜甫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前。而登高可以望远,登上岳阳楼,也就说明可以一观洞庭湖的烟波浩渺。

于是杜甫便在紧接着的两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展开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即杜甫站在岳阳楼上,先是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浩瀚无边,似乎把吴地和楚地分别挤向了东边和南边。然后向四面眺望,无边无际的洞庭湖水,好像把天地万物都包罗其中,天地万物也就日日夜夜都在洞庭湖水上浮动。

可见在杜甫的描绘下,彷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洞庭湖水更是堪比深邃无边的海洋。即便我们未曾亲临岳阳楼一观洞庭水,但是通过杜甫这两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我想已经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脑海中也都浮现出广阔无垠的视觉画面。其实诗到这里,情调还是开阔明亮的。可杜甫毕竟不再少年,此次登上岳阳楼终有万千感伤。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得到亲朋故友的一字音信,如今年老体弱,身边也只有一条小船供我漂泊度日,一想到关山以北的战争还没有停止,我在岳阳楼上凭栏遥望,泪水横流。据记载,杜甫写《登岳阳楼》时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也仅有两年,且身患肺病,风痹,左臂偏枯,右耳已聋。

所以通过《登岳阳楼》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洞庭湖水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一面,也能深刻体会到杜甫到了晚年,也依然忧国忧民的一面。总的来说,杜甫短短十字,便把岳阳楼、洞庭湖写得气势雄浑,尽管抒情低沉抑郁,却极具艺术感染力,扣人心弦。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名篇《登岳阳楼》,被赞古今五律第一,凭一点或可超越李白?
杜甫的这首五言律诗,仅颔联两句雄浑的气势,便令人叫绝!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岳阳楼》ppt课件3[1]
杜甫的《登岳阳楼》,用了一个虚拟手法,来展现洞庭湖的浩瀚壮阔
诗词日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