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一章

大家好!

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一章:兵者不详,铦[xiān,锋利]袭[xí]为上。这一张和前面的第三十章,是《道德经》里维护不多的讲如何用兵的章节,虽然为数不多,讲得很梗概,但是却是治兵的关键,是用武力来保证国家安全的关键,是战争的关键,而我们现在和平社会,商场如战场,则是我们的商业上如何进行商业战的关键,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的体会。下面我们一起把第三十一章读一下: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尚左,丧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一章具体讲的。上一章讲战争,用兵之道,是“果而不强”,就是真正善于打仗,善于懂得用兵的,是果断果敢而不逞强,不以强为美!这一章则进一步是在讲,兵是什么?兵是不祥之器,不吉祥的东西,所以铦袭为上,,本身是一种类似铁锹的农具,它的边缘很锋利,所以引申为锋利的意思铦袭,则是以强锐的精兵,快速的袭击,快速的解决战争,也就是说战争一定要以精锐快速的平定,千万不可以旷日持久。

好,我们把这一章整个的内容先串讲一下!军队武器是不吉祥的器物,人们都讨厌它,所以想要治理好国家的人,处理国政,不以军队武力来强霸天下,君子平时处理国家政务的时候,应该以左为贵,用兵则以右为贵,所以军队武器都不是君子的器物,军队武器是不吉祥的器物,不得已的时候才能使用。用兵要以奇袭速决为上策,不要美化战争,如果美化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如果以杀人为乐的话,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所以吉是以左为贵,丧是以右为贵,因此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就是说对待战争,要怀着办理丧事一样的心情,杀死了很多敌人,要以悲哀的心情恭敬肃立,取得战争的胜利,要以丧事礼仪处理战后的事务!

在这里头,老子讲到了一个治国也好,我们现在说治理企业也好,都是它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正常状态,一个是非常状态,其实咱们看前面讲“道”的时候,已经讲到了,所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等等,这都是,是一个常规的状态,正常的状态的时候,是要守弱守雌守辱守黑,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知其雄?为什么一定要知其白?为什么一定要知其荣?就是因为它有非常的状态!你如果不能处理非常的状态,那你平常状态的维持,你就很难继续。你可以接受丰年,但你不知道如何应对灾年,那么大灾来的时候,你的国也好,你的家也好,如何维持下去呢?

所以在这一章里头,就是在讲这两个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就是在国家安定的正常处状态下,要抱法守势,要无为而治,要清静退让,不要妄为,要给百姓的空间,老子把这个状态称为恒常的状态。所以老子在这个状态里头,说是要“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些咱们都讲过。但是当国家动荡,包括你国家自己没问题,外敌打你的时候,你怎么办?你如果不能处理,你就被灭国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是要果断的采取军事行动,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做法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状态。而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状态,老子讲得很清楚。虽然他不崇尚以武力的军事强大天下,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就算你不打人家,人家也会打你的。那么这个时候如何用兵就是个问题,明确的讲出来,不得已而用之的时候,叫做“铦袭为上”。

通行版本,把这个“铦袭”解释为恬淡,开什么玩笑啊,别人打你呢,你还恬淡?你就直接投降跪下得了。对吗?所以什么叫恬淡?!中国到后来,都是一些文人在讲《道德经》,信口雌黄,说句不客气的!《孙子兵法》明确的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如何一个恬淡处之?你如何恬淡呢?所以上面讲得非常明确,上一章讲“果”,一定要果断,而这一章则是讲“铦袭”,就是看好了,该反击的时候一定要反击,真正的反击的时候,没有所谓的虚来的礼仪啊等等这些,就是速战速决。

大家如果体会这个,可以去看看戚继光抗倭的战例,真的是很好的榜样。敌人一次次的叫嚣,从1392年到1555年一直都在挑衅、犯边!我们一次次地警告和宣抚,但是敌人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更加猖獗,相继入侵我南汇、松江、定海、扬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我们就只有重磅出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所以我们从这里头就可以看出来战争的态度,老子讲得很清楚,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我们一定是有理的,而最后一定是真正以“铦袭”的态度来坚决地对待它。

那么,这里头又讲到一个,所谓以哪个为尊?战争的时候,是以丧礼对待。即使自己打了胜仗,自古讲“一将功万古枯”,不管是自己一方还是敌人一方都死了很多的人,那些都是人所以我们应该是以丧礼对待。这里头明确的在讲,如果是美化战争的,那是乐于杀人的。乐于杀人的,是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的。投入战争不是为了所谓的功绩,不是为了所谓的功名,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像现在,如果说商场如战场,那么打商业战是不得已的事情,如果有人挑起了你也不得不应对,但是自己不可以主动的去挑起商业战,要明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当我们注意好自己的发心,并且有正确的战略指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正常的安定的状态和不正常的突发的状态,都能够从容处置。

好,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一章再读一遍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尚左,丧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好,今天的国学经典就到这里,大家明天见。 

(来源:丹阳论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兵者不祥,铦袭为上——帛本《老子》第三十一章解读
帛书《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古代先贤都是如何对待战争的?尤其是打了胜仗时
71.《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战事凶险 民众厌恶(第三十一章)
帛书《老子》通释之“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