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CRS品牌巡礼 |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品牌新思路

引言


2021年5月末,房企海外绿色债券融资总额达278.38亿元,占同期海外债发行总额的17.14%,是2020年全年海外绿债发行总额的1.65倍。仅5月单月,房企便已成功发行海外绿色债券6只,融资约114.61亿元,占当月海外债融资额的44.60%。而2020年全年,海外债中绿色债券融资额仅为168.75亿元,占总规模的1.91%。

上述数据不难发现,绿色债券逆市上升趋势日渐明显,其作为绿色金融中重要的融资途径,或将成为房企融资发力的新方向,也将为构建金融品牌提供新的思路
01
房企融资环境收紧,新思路突围融资“窄门”

自从去年房地产资管新规“三道红线”实施以来,房企整体融资规模不断缩紧。2021年1-5月,房地产企业共融资8577.48亿元,同比减少10.15%;5月单月融资占比15.52%,同比下降15.94%。累计融资额和单月融资额的下滑,表明在房地产金融监管仍未放松的情况下,信贷资金控制了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和速度。

图表2020.6-2021.5房企融资结构分布

数据来源亿翰智库整理

具体来看,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同比下降22.29%,环比下降54.39%;海外债融资同比上升55.28%,环比上升74.05%。信托规模同比下降32.86%,环比小幅上升2.73%。ABS融资同比上升12.21%,环比上升1.18%。海外债融资增速较高,主要由于多家房企发行了绿色债券。绿色债券由于具有融资成本偏低、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认可度高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房企采用这一渠道替代传统海外债模式进行融资。

于此同时,在6月陆家嘴论坛中,为响应国家“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央行行长易纲明确表示,未来将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可以预见,未来绿色债券的重要性将得以显著提升,成为房企融资新渠道。

02
绿色债券为何异军突起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绿色债券?

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定义,绿色债券为“将所募集资金专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同时规定绿色债券需遵从绿色债券原则,从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和筛选流程、募集资金管理及报告和披露四个方面满足相关要求。

在我国境内市场中,共有六大品种,分别是: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地方政府债和其他类。其中,金融债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企业债由国家发改委监管、公司债由证监会监管、地方政府债由国家财政部监管。

中国作为绿色债券发行的重要力量,贴标绿色债券市场自2016年启动以来,年发行规模保持在2000亿以上,累计发行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中国银行近期发布的《全球银行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业务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左右。在政策支持与融资需求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迅速发展,使得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工具取得长足的进步。

与传统债券相比,绿色债券具有更多的优势
 
第一,发行成本低,信用评级高绿色债券属于直接融资,免去中间机构的手续费,由于自身的绿色属性,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发行时刻享受简化程序以及见面成本等优惠,故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的目的。且由于政策利好以及投资机构的担保,绿色债券的信用评级普遍较高,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绿色债券超六成达到AAA级别。
 
第二相较于普通债券的发行期限灵活,可根据资信状况、资金实力、项目周期等因素,自主选择1到10年以上不等的发行期限。绿色债券则是以中长期债券为主,据最新统计,3年以上绿色债券约有6000亿美元,超过六成为十年期以上债券,这些均为绿色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由于绿色债券的环保属性,普遍受到投资者的青睐,通常会在发行时就获得数倍的超额认购,是一种较为便利的募资工具。
 
第三绿色债券的发行门槛相对较低,且发行限制较少。企业成功发行绿色债券仅需要主体上年盈利即可。并且在《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表示企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放宽至80%,用于偿还贷款的比例放宽至50%,进一步减少限制。
 
第四,绿色债券的资金用途有严格限制,必须流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及项目中,因此在发行和资金使用途中都需要公开透明的披露全流程。因此在存续期间,定期发布报告阐述资金使用情况,频率和内容都高于普通债权。
 
由此来看,房企发行绿色债券有一定的用途限制,可用于合格的绿色项目,或与之有关现有债务的融资。房企在发行绿色债券的同时,需从自身发展方向及战略定位出发。
03
碳达峰,碳中和下绿色债券逐步走热

据典型房企监测数据,2020年至2021年1月20日,绿色优先票据的发行规模达到了36.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30亿元),其中2020年发行规模达19亿美元,同比2019年大幅增长245%。
 
2021年1-7月,就包括有新力控股、建业地产、当代置业、禹洲集团、正荣地产等房企合计发行了36.33亿美元的绿色优先票据。以此来看,绿色债近期正不断走热,越来越多的房企将关注点放在了绿色债领域。

图表:2021年1-7月部分房企绿色债券发债情况

数据来源:亿翰智库整理

之所以2021年初会迎来绿色债的发行高峰,首先是国家层面重申要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逐步减少煤炭消耗,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意味着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会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渠道,也将在投资界受到青睐。

其次,是企出自身融资需要,选择年初节点集中释放。最后,则是由于在境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出现贬值,用途受限,但利率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房企的融资需求。

从目前发行绿色债券的房企来看,当代、朗诗在绿色领域布局较早,其中当代在设立之初就定位于绿色科技房企,致力于绿色建筑的研发和建设,专设研发设计院,自主研发“地源热泵技术系统,天棚辐射制冷制热系统,外围护结构保温系统,高性能外窗系统,全置换新风系统,隔音降噪系统”等,以使其产品能够节省更多能耗与使用成本。

图表:1999-2020年绿色建筑&健康建筑项目数量增长趋势与房企首发绿色地产战略的时间关系图

数据来源:亿翰智库整理


除了当代与朗诗等布局较早的企业,旭辉、正荣、远洋等也于近年来加快了绿色领域的拓展。
 
2019年,旭辉成立ESG管理委员会及ESG工作小组。2020年7月,旭辉控股首次独立发布ESG年度报告。报告中,旭辉为旗下所有住宅产品建立了严格的绿色标准,并将准入门槛设定为至少获得绿色建筑一星设计标识,高端项目则力求达到绿建二星或三星标准,以及满足LEED、WELL等国际绿色建筑认证的相关要求。在绿色建造方面,旭辉坚持绿色战略,从废水管理、扬尘管理、废弃物处理、降噪措施、卫生管理、节水措施及节材措施等方向着手,同时全面推行全装修战略,最大程度减少材料损耗、废弃物排放,以及业主拆改可能造成的浪费。
 
于此同时,远洋集团作为绿色地产常青树之一,从2006年,就开始了绿色建筑的全面探索与实践,目前已有110多个项目完成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注册,在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营、绿色办公等方面已形成一定优势。2015年以来,远洋集团引入国际WELL健康建筑标准,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对构建健康空间做出进一步探索,实现了从“绿色建筑”到“健康建筑”的理念升级与技术更新。为成功发行境外绿色债券打好基础,充分体现了境内外投资者对远洋集团“建筑·健康”的肯定。紧跟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结语

虽然目前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不断上升,但由于建筑行业的高碳排放量,实施绿色项目的建设对房企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挑战。在国家政策的支撑指导下,绿色建筑建设是房企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因素

同时,还需注意的是,为保障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房企还需适度把握风口,提高对绿色项目把控,加强自身经营能力,给未来创造更多发展优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察|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抓手-碳金融市场
碳中和债——绿色债券升级版
绿金新闻 | 绿色金融创新不断,“碳中和”债券市场或迎风口
能源央企成碳中和债发行主力 建立统一信披体系接纳更多中小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融资租赁行业绿色债券盘点:2021年上半年发行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47.94%
兴业银行发行境外“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