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生活】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
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
素材来源 淡泊  编辑制作 晚秋
前段时间有老朋友来访,闲聊中谈及,他小时候总在想着,为什么人会死?始终想不明白。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也许,长大后仍在想。因为始终不明白,或是心理上难以接受,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又或者是想明白了,也就放下了,偶尔想起,心头也仍然多少有点儿酸楚。
谈话间不禁想起,多年前,隔壁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夫妻俩都是大型国企的管理人员,男孩的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不在家;母亲对他要求很高,管的也严。男孩长得很帅,学习也用功,总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并在学校全体大会上受到嘉奖。他妈妈非常自豪,我们也常用他作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小孩。
有一天中午,突然听到隔壁男孩在嚎啕大哭,急忙探头问怎么回事。原来,男孩正吃饭时突然问他妈妈,人为什么要死?他妈妈当然没法回答清楚,但却非常肯定的说:人一定会死的,或迟或早而已。结果,引得男孩大哭起来。
不久,我们搬到别处去了。又几年,间中也能听到男孩的消息,不过都是负面消息。他变坏了,他逃课,他打架……他砍了正管教他的妈妈很多刀……最后,听说他把妈妈一个要好同乡的小孩弄死了,他入狱了!真是令人震惊,令人唏嘘。
现在想来,也许那天中午的事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许在那之后他得到了他自己的答案,对于人生的答案。人一定会死的,或迟或早而已,死后一切归于虚空……可以说,孩子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生观是如此重要,影响了对所有事物的判断标准。悲剧的原因也许是心理的困惑没有及时排解,也许是家长也太急功近利施加的压力过大了一些,也许他选择了不当的玩伴,也许……
实际上,生存本能和死亡恐惧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而对死亡的恐惧,是所有恐惧中最深切、最根本的一项。当陷入这种恐惧之中时,头脑里不断地重复着这种梦魇,无法逃避:死亡将来临,自我意识就将消失,不再会醒来,再也呼吸不到空气,再也感受不到阳光,再也看不到美丽的景致;家人、朋友、人生的一切,都将从眼中消失,不复再有;世界还在,只是这个世界已与自己无关了。当一个人处在这种必死的阴影之下,定会感到所有的行为——上课学习、完成作业等等都是徒劳无益的;所有的表现——好成绩、好操守也都不再有意义了。
绝大部分人在家人的关爱、师友的帮助下,逐渐克服了这种恐惧,或转移了注意力,慢慢淡忘了。成年人可以因为事业、生活的忙碌而暂时不被困扰,因为死亡似乎还很遥远,直到垂老之时恐惧感也许又重新袭来;或者要在找到一个自己可以坚定信奉的信仰之后,才能彻底摆脱内心深处的恐惧吧。但有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恐惧无法克服、焦虑无从排解,终被这种毁灭性的恐惧和焦虑所吞没,从而选择了极度消极的生活态度,做出难以理解的行为;其中少数极端者更是选择用暴力等恶行来宣示自己的存在。
看来这“死”的问题会引申出一个“生”的问题,应该怎样度过这有限的一生?怎样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用一生去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自然必是辉煌闪光的一生;获得许多的金钱财富、很高的名誉、很大的权利……按照当今的世俗眼光来看,也都是成功的人生;而为非作歹一定是坏的人生。
通常,人人都想成功,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实生活里,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或是性格、志向、环境、际遇等等原因,平平淡淡,悠闲快乐,身心健康,都应该算是一个很好的人生了吧。
看书时见到,有一副对联,用一种老生常谈的口吻,劝诫大家要平心静气地看待人生。显然,只有确实参透了生死,能淡然面对人生,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
【编后语】: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确实参透了生死,能淡然面对人生!诚如作者所言“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对人生保持平常心,保持淡然的心态,凡事顺其自然,看淡生死,宠辱不惊,那么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平和且宁静。我们需要正能量,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保持一颗澄澈的心。
&­?: 晚秋 QQ:10156350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单丨让你看懂生死问题的9本书
“一生如初见,悲欢生死恋。人若同此心,红尘何生怨?”,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临终关怀医生送走千万人,在生死中修心,他说死亡是生命智慧设计
荐书|《此生未完成》
人活一世,笑对人生,想开、看淡就好
马克吐温经典语录40句,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