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跟华尔街股神学炒股 巴菲特最重视三指标
在陌生人眼里,77岁的巴菲特毫无特别之处,他衣着朴素,少言寡语,喜欢吃汉堡,喝樱桃味的可乐。他看上去就像一位经营"奶品皇后"店的乡下阿叔,然而,谁都知道,这位遥控曼哈顿金融中心的投资大师,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通过投资股票成为美国的第二富翁。他选股原则简单,但投资效益却无人可以比拟。那么,他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
  在能力范围内投资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被誉为"奥马哈圣贤"。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他通过投资股票成为美国第二大富翁。他挑选股票的原则也和个人生活一样简单。他声称,他始终坚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投资。上世纪90年代末,当科技股牛气冲天时,巴菲特丝毫不为所动,对那些涨势惊人的股票敬而远之,他解释说:"它们(科技股)超越了我的能力范围。"相反,在有把握的领域内,他会投下大笔资金。樱桃味可乐是他的最爱,最多时一天能喝5瓶。这大概也增加了他对可乐公司的好感和信心,所以他投下巨资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如今,这些股票的市值已高达97亿美元。
  重视公司质量
  "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远远胜过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
  "价值投资"是巴菲特的核心投资理念,也一向被全球的投资者奉为圭臬。简单说,就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购买优质股票,然后一直持有。不过,在真实的投资交易中,巴菲特的策略要复杂得多。他信奉价值投资,但他从来就不惮于偏离经典的价值投资定义。
  1949年,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在著名投资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学习价值投资理论。1951年,巴菲特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他的证券分析课成绩拿到了格雷厄姆一生中给出的唯一一个A+。
  《证券分析》是格雷厄姆和大卫·杜德在1934年出版的合著,被业内人士奉为价值投资理论中的"圣经"。格雷厄姆认为,成功投资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找到价格大大低于真实价值的股票就行了。巴菲特非常认同这一点,不过他又增加了一些新条件。例如,格雷厄姆认为,股票的购买价格越低于其真实价值(指基于公司资产的价值)越好,公司本身的质量无关紧要。巴菲特的看法略有不同,他很重视公司质量。今年初,巴菲特收购卡夫食品的举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
  "在投资领域,智商160的人并不一定能打败智商130的人。就算你智力一般,只要拥有控制自我欲望的能力,能带领投资者避开风险,你就会取得成功。"
  对于那些想效仿巴菲特的投资者来说,他的骄人战绩恐怕只能用"前无古人"来形容。据统计,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巴菲特的年度复合收益保持在20%以上。在统计的24个年份中,他的股票组合在20个年份中打败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由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组织标准·普尔公司编发的500种上市的工业、铁路和公用事业普通股票价格平均数),而且两者的差距非常之大,以至于分析师惊叹说,即便是运气超人也难以做到如此出色。
  真的是巴菲特运气特别好吗?还是他的智商高于常人,使他拥有超级灵敏的投资嗅觉?确实,巴菲特拥有非同一般的经商天赋,对数字也异常敏感。劳伦斯·坎宁安在《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一书中指出,"他(巴菲特)的大脑很擅长完全抽象的、理性的思考,这往往牵涉到数据计算,要在短时间内判断公司的长期赢利能力,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本领必须慢慢学习。对他来说,这仿佛是天生的。"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的智商高于常人。罗戈尔在《巴菲特: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中指出,"如果你认为他的脑袋中流淌着不一样的化学物质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罗戈尔认为,巴菲特的人格力量和聪明才智成就了他的事业。巴菲特自己也多次指出,投资成功与否和智商关系不大。
  选股标准首看3条
  巴菲特选股最重视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公司负债;是否具备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巴菲特管理着数百亿美元的投资,但他的日常工作并不忙碌。在过去的42年里,他每天早上8:30到达办公室,不过他不开会,不查看电子邮件(他甚至连工作电脑都没有),也不计算自己的投资组合收益情况(他的桌子上既没有彭博股市终端接收器,也没有计算器);他不读经理人提交的投资报告,不研究最新的证券分析报告;除了指示经纪人进行买卖交易时,他基本不打电话。在公司期间,他偶尔会和副手查利·芒格聊几句。这位投资大师的工作内容恐怕会让那些整天飞来飞去参加各种会议的投资经理们感到汗颜。
  巴菲特选择股票不靠高深莫测的直觉,也没有依赖秘密数学公式。他查阅的都是公开的公司财务报表,运用的数学分析知识也是最简单的。身为会计高手,巴菲特最重视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公司负债;是否具备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那些不太自信的投资者来说,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只要巴菲特还在,就能确保收益。现在该公司的A类股票股价为11万美元,B类股票价格为3600美元。惠特尼认为,目前该股票的价格仍然被低估30%。他说:"这还没有计算巴菲特在公司的影响因素,所以如果你有钱,放心买进吧,等于将巴菲特变成你的免费理财师。"
  耐心等候买入时机
  巴菲特坚信,没有投资者是永远正确的,他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大多数投资者出现失误,然后抓紧机会加仓。
  在股市上,当投资者争先恐后地抢购时,巴菲特仍然能够像坐禅的高僧一样,稳坐一边。直到其他人丧失锐气,纷纷抛售时,他才会出手以优惠价买入。一些专家将这称为"行为经济学",并称巴菲特是完美典范,他在交易时不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始终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基金经理惠特尼表示:"有些投资者购买某只股票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比别人抢先一步获利脱身。而另外一些人则属于顽固派,坚信一只股票一定会到达某个价位,拒绝根据形势变化做出调整。"
  巴菲特也犯过类似错误。那么该如何避免重复类似错误呢?惠特尼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巴菲特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跨版编译张运贵)
  奇谈
  大师也是投机分子?
  人人都知道巴菲特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在投资时也并非死守教条,虽然他经常批评炒短线、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及对冲基金,但一旦有机可乘时,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做一回投机分子。
  在投资市场上,与其说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不如说他是变色龙来得更恰当。因为他的投资策略非常灵活,从不拘泥于任何教条,只要收益足够大,他可以立刻从价值投资者变成投机分子。2003年,巴菲特在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中披露,他向一个叫"价值资本"的对冲基金投资了6亿美元,此前,他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对冲基金。2005年,这笔投资亏损3300万美元。
  巴菲特也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偶尔也进行短线交易,2002年,他甚至炒起了一向反感的科技股。当年,当垃圾债券(JunkBond,又称劣等债券,指信用评级很低的企业发行的债券。对投机者而言,"垃圾债"的吸引力在于高回报率,当然,风险也很大)价格跌入低谷时,他出手购买了亚马逊公司、Level3通讯公司等发行的80亿美元面值的债券。巴菲特还涉足金融衍生品交易,例如,他披露称,为了对冲美元贬值风险,他斥资购买了与货币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合约。要知道,他可是把金融衍生品称做"金融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巴菲特在铁路上的投资再次显示了他的长远眼光。他之所以买入柏林顿北方公司和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他看到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将从美国中西部大量购买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只有通过铁路才能到达西部港口。在亚洲市场上,巴菲特持有33亿美元的中石油股票,并投资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他非常看好后者在中国的市场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菲特的智慧
盘点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投资者
新股民读书学习必备
巴菲特投资成功三大秘诀
【投资系列·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的头号投资法则】
初级价值投资者应该知道的26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