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油菜花开了
userphoto

2023.04.01 上海

关注

油菜花开了,一朵朵娇嫩欲滴的绿黄,构成绚烂迎春的金色花海。朋友们纷纷背上长枪短炮,走出城市,来到田间,在层层叠叠,金黄满田的景致中,捕捉油菜花向世人释放出的独特春光。

章兄来电说,许是被疫情压抑的太久,今年奉贤菜花节观花的人群蜂拥而来,犹如过江之鲫。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在世人心目中,极其平凡的油菜花,也有抢眼、靓丽,惹人喜爱的一面。

我爱油菜花,因为我曾经种植过油菜,也因此结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友谊。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下放在皖西北一个山脚旮旯的乡村。为解决吃油问题,生产队在河滩边划了三分地给我们种植油菜。

油菜是最容易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但我们楞是不会。老朱队长很热情地帮我们选种、播种、施肥,以及后续的一应事宜。我们则当起了甩手掌柜。两个月后,油菜开出了朵朵黄色的小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甚是诱人。望着金黄一片的油菜花,我们脑海里充满了有油吃的喜悦。

油菜花结果了,我们小心翼翼採下菜籽,装进箩筐,不是挑到村里榨油坊去榨油,而是径直挑了三公里的山路到公社供销社去换棉籽油。一斤油菜籽可以换三斤棉籽油。这笔账,我们算得很清楚。

棉籽油是用棉花籽榨出来的油,黑黢黢的深红,比菜籽油来得浓稠,烧出来的菜,粘嘴还有点苦涩。

换完棉籽油,我会到镇上唯一的刻字店与老李聊一会。刻字店很小,一个门面,一隔为二。前面是门面,后面是卧室。老李身兼经理与伙计。

老李是本地人,比我年长五岁,刻章是自学成才,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刻出来的仿宋体不太工整。顾客们尽管腹有诟病,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能将不满藏在心里。

我学过几年刻章,有次在柜台上与老李聊天,一时手痒,说,我来试试。

老李概然应诺。一方章刻好后,老李露出惊讶的神色,说,比他刻得好,要拜我为师,这哪里是哪里呀。

我之所以会绘画、刻章,是因为我初中的美术老师是傅抱石先生的弟子,在我即将毕业时快速教我绘画、刻章。他说,技不压身,到了农村可能会用得着。

此后,我与老李成了莫逆之交。只要到镇上,必定去刻字店歇脚。有一年夏天,我在与老李聊天时,突然浑身发冷。老李说,你打摆子(疟疾)了,快到屋里去躺一会。我一头钻进老李厚厚的被窝,依旧冷得发抖,老李见状赶紧到隔壁人家借来几床棉被盖在上面。

等到我出完汗,已是傍晚。老李又从街上小饭馆买来回锅肉,给我补补身子。

回城以后,我与老李断断续续有联系。有一年,老李和妻子突然到单位找我,说,给你捎来一些刚压榨出来的菜籽油。

原来,老李是到南京去探望在部队服役的儿子,路过上海特地下车的……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新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这是油菜花的本分,朴实自然,褪尽铅华,实诚的老李又何曾不是这样。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老李的音信了。在这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想念乡村河滩边的油菜花,想念氤氲馨香的油菜花香味,想念伴我度过乡村岁月的老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双泉镇看油菜花
乡村花
油菜花里的村庄
响水涧首次尝试为油菜花海“绣”字
油料作物
我爱油莱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