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十大名贵中草药,你都知道吗?

中药是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鹿茸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药材都稀少而名贵。

一、人参

【性味归经】性平,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药理作用】治疗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心脑血管疾病。

【古籍医书记载】

《神农本草经》:“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药方选录】

治营卫气虚,四君子汤:

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6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治胃虚冷,中脘气满,不能传化,善饥不能食:

人参末6g,生附子末3g,生姜0.3g(切碎)。上三味和匀,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鸡子一枚取清,打转,空心顿服。

脾虚食少,倦怠无力,腹泻的人:

人参10g,白术10g,茯苓8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对重病、久病后体力恢复卓有成效。

糖尿病气阴两伤,体倦乏力者:

人参浸膏,每次5ml,每日2次。

二、灵芝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药理作用】治疗心血管疾病、保肝、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

【古籍医书记载】

《神农本草经》“灵芝共性: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药方选录】

神经衰弱:将人工培育灵芝或野生灵芝制片(每片含生药1g),每次3片,每日3次,10日~2个月为1个疗程。

冠心病:灵芝糖浆,每次6mL,每日2次。

各种肿瘤:灵芝多糖粉,每次2~3g,每日3次,口服。对消化道癌症手术后复发也有一定预防效果。

慢性气管炎:用灵芝糖浆,每次10mL,每日2~3次;或灵芝片,每次4~6片,每日3次。本法尤其对喘息型和虚寒型患者效果较好。

肝炎:灵芝糖浆,每次10mL,每日2次,连服1~3个月。本法对急性期肝损害不严重,仅血清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者疗效较好。

三、龙涎香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酸、涩。归心经、肝经、肺经、肾经。

【功效】行气活血、止咳化痰、消积利水,属理气药。

【药理作用】治咳嗽、胸闷、癥瘕积聚、心腹疼痛、神昏、淋证。

【古籍医书记载】

《纲目拾遗》:“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症结,消气结,逐劳虫。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干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颊。”

【药方选录】

治温邪内陷心包:

犀角粉1g,羚羊角粉1g,麝香0.3g,牛黄0.3g,冰片0.3g,龙涎香0.3g,珍珠粉0.3g,琥珀3g,朱砂3g,薄荷冰0.15g。

四、冬虫夏草

【性味归经】性温,归肾、肺经。

【功效】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药理作用】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病后体虚。

【古籍医书记载】

《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肺结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自汗;又用于贫血虚弱,阳痿遗精,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证。”

《本草从新》:"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药方选录】

治病后虚损:夏草冬虫三、五枚,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

治虚喘:冬虫夏草15g~50g,配老雄鸭蒸服。

治贫血,阳痿,遗精:冬虫夏草15g~50g,炖肉或炖鸡服。

五、雪莲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外伤出血。

【药理作用】抗癌、抗炎、清除自由基、提升免疫力、缓解心脏疾患。

【古籍医书记载】

《本草纲目拾遗》:治一切寒症。

《新疆中草药手册》:“通经活血,强筋骨,促进子宫收缩。治风湿性关节炎,妇女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麻疹不透,肺寒咳嗽,阳萎。”

【药方选录】

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支、肩周炎及老年性腰腿痛:雪莲20g,枸杞,红花各10g,白酒2500ml,密封浸泡15日饮用,日服二次、每次10-20ml。

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痛经引起的腰背痛、小腹冷痛:雪莲5g,枸杞,红花各2g,水煎服,日服二次。

调经补血、滋阴补肾:雪莲、枸杞各5g,红花2g,纱布袋包扎,炖鸡肉食用。也可泡酒,使用方法同1。

六、何首乌

【性味归经】味甘、涩,性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用于血虚,头昏目眩,体倦乏力,萎黄;肝肾精血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高血脂症。

【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糖;减慢心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促进肠管蠕动。

【古籍医书记载】

《本草纲目》:“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

【药方选录】

治贫血:

何首乌15g,熟地黄15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当归6g。每日1剂,水煎服。

治眩晕耳鸣:

首乌30g,山楂30g,陈皮10g。煎汤取汁温服,每日1剂。

治须发早白:

首乌15g,黑芝麻15g,同煲饮服,则有乌须黑发等作用。也可用制首乌、熟地、枸杞子各15g,水煎服。

七、鹿茸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药理作用】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抵抗衰老。

【古籍医书记载】

《本草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中药大辞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子宫虚冷等。”

【药方选录】

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鹿茸(酒浸)、当归(酒浸)等分。为细末,煮乌梅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

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好鹿茸15g,多用50g(去皮,切片),干山药50g(为末)。上以生薄绢裹,用酒浸七日后,饮酒,日600ml为度。酒尽,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之。

八、麝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药理作用】用于闭证神昏,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头痛。

【古籍医书记载】

《本草纲目》:“辛温无毒”,有“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

【药方选录】

治卒中风:青州白丸子,入麝香同研碎为未,生姜自然汁调灌之,如牙紧,可自鼻中灌入。

治中风不醒:麝香6g。研未,入清油100g,和匀灌之。

治痰迷心窍:麝香0.3g,月石、牙皂。明矾、雄精各3g。上共研匀,密贮,每服1.5g。

九、海马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调气活血。

【药理作用】治疗阳痿、遗精遗尿、调气止痛、恶疮。

【古籍医书记载】

《本草纲目》:"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故难产及阳虚多用之,如蛤蚧、郎君子之功也。"

《本草新编》:"海马,亦虾属也,入肾经命门,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更善堕胎,故能催生也。"

【药方选录】

治远年虚实积聚瘕块:

木香50个,海马子一对(雌者黄色,雄者青色),大黄(炒、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白牵牛(炒)各100g,巴豆四十九粒。上六味,以童子小便浸青橘皮软,裹巴豆,以线系定,入小便内再浸七日,职出,麸炒黄,去巴豆,只使青橘皮并余药粗捣筛。每服7g,水一盏,煎三、五沸,去滓,临睡温服。

十、燕窝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入肺经、脾经。

【功效】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药理作用】治疗肺病、胃病、病后体虚、美白养颜、抗癌。

【古籍医书记载】

《本草备要》:“燕窝甘淡平,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为调理虚劳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而不能肃清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

《本经逢原》:“燕窝,甘平无毒,能金水相生,肾气上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安,食品中之最驯良者。”

【药方选录】

益脾和胃,润燥去枯:

牛乳燕窝汤,燕窝6g,牛奶500g ,隔水炖煮之后,一同服用。

补益脾胃,用于干呕欲吐,饮食不进:

人参燕窝汤 ,白燕窝6g,人参3g ,将材料放于瓷杯中,隔水炖煮。

滋阴润肺,适用于老人肺虚燥热、咳嗽痰喘等:

秋梨燕窝,秋白梨2个,燕窝5g,冰糖10g,将秋梨切掉柄端,挖出核心,将燕窝和冰糖同放于梨中,用柄盖好,以竹签插定,略加水蒸熟食。每日早晨食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大抗衰老中药简单吃
中华九大仙草
春季滋养肌肤的美容甜品
中医古籍 古代医书药方 欢迎阅读
清朝中医古籍手抄本《神效医书药方》
人参、冬虫草、灵芝、雪莲等名贵中药,究竟里面含有什么特殊物质?真有特别功效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