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这场大战之后,就知道李世民为什么瞧不起司马懿了?

贞观二十三年(648年),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编撰完成,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为《晋书》四个重要传记写了史论。但在为《晋书·宣帝(司马懿)纪》写的史论中,唐太宗李世民却狠狠吐槽了司马懿。

比如对于司马懿受到称赞的军事才能,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为:“良将之道,失在斯乎”,即认为与诸葛亮交战时的司马懿不是优秀的军事家。而如果了解两场大战的话,就知道李世民瞧不起司马懿的原因了。

众所周知,司马懿阻退诸葛亮北伐的战法是对峙防守,凭借曹魏对蜀汉的国力和地理优势耗走诸葛亮。而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用固守来消耗对手也是秦王李世民擅长的战法,代表就是与宋金刚的柏壁之战。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派遣大将宋金刚进攻唐朝的“龙兴之地”河东。由于李渊最初的选帅犯了严重错误,河东大半被刘武周占领,整个唐朝被逼入绝境。无奈之下,李渊只得用计激李世民主动请战。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利用黄河封冻之机快速渡河,在柏壁与宋金刚率领的刘武周主力遭遇。当时李世民的兵力少于宋金刚,唐朝更是因为之前屡战屡败而失去了主动权,士气锐气大幅低落。

于是李世民一方面用主力与宋金刚率领的敌军主力对峙了几个月,争取时间恢复士气。另一方面用少数兵马在其他分战场上慢慢夺回主动权并袭扰宋金刚的补给线,逐渐掐住宋金刚的脖子而将其逼入劣势。

实在无法坚持的宋金刚最后决定撤兵,而李世民接下来完美地展现了“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对撤退中的宋金刚展开死亡追击。只用了不到十天就将差点将大唐逼入绝境的刘武周、宋金刚集团彻底消灭了。

从柏壁之战可以看出,李世民以固守达到消耗对手的目标后要立刻给予对手致命打击,不死不休,这才是良将应该做到的。而在诸葛亮薨逝和蜀汉全军撤退的情况下,司马懿竟然还“闭军固垒,莫敢争锋”。

正因如此,李世民认为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作战时几乎没有堪称良将的表现,纯粹是依靠国力而已。虽然司马懿达到了抵挡诸葛亮北伐的战略目标,但战场上的表现实在不符合李世民心中的良将标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世民怎么评价司马懿?生性怯懦,并非良将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瞧不起司马懿,说诸葛亮远道而来,兵力又远远不如魏
是褒是贬?看看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评价司马懿的
李世民是如何评价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唐太宗更欣赏谁
司马懿用这8个字击败诸葛亮,李世民用这8个字横扫千军,开创唐朝
《隋唐演义》中的龙套,威震唐高祖、血战唐太宗的枭雄宋金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