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102字,却意出言外,蕴含深刻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也漫无边际,却皆有根基,更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曾评价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下面介绍庄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102字,却意出言外,蕴含深刻。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濮水在今河南省境内,庄子经常在这里一边钓鱼,一边思考问题。楚威王十分佩服庄子的学识和才干,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建功立业,于是就派遣两位使者去邀请他到楚国,并许诺各种优厚的条件。

二位使者接到命令,便在楚王面前信誓旦旦地发誓,一定会不费吹灰之力,让庄子心甘情愿地为大王效劳。

其实这两位使者虽然听说过庄子这个人,却并未见过他。但是他们觉得楚王身份高贵,能被楚王赏识,而且可以获得重赏,没有谁会拒绝这种诱惑。于是使者一路哼着小调,心情放松地向河南出发。

路上自然少不得经常打听,有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庄周这个人,有人却对他略知一二。使者费了一番周折,总算见到了这位真神,心里却窝了一肚子火,真想见面后立刻就把他绑走交差。可是庄子见到来使,却纹丝不动,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鱼竿。

使者强忍怒气,向他说明来意。庄子这才起身作揖,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临死时已有三千岁了,大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并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请问,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显示尊贵?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两位使者听完庄子的这番话,面面相觑,半天才回过味来,“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放声大笑,“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庄子深得老子的道家思想,心处无为,楚王知其贤,愿将国内之事委托给他。但是庄子知道一旦自己接受使命,必然政务繁多,难以承受忧苦之累,所以庄子便不假思索地回答,体现了他豁达恬淡的胸襟。

两位使者代表了尘世中的平凡人,他们为了名利,甘愿受苦受累。而庄子却仿佛是一位世外隐者,只在意自己的精神体验,绝不愿意对楚王卑躬屈膝,更不想朝露暮雨的劳累。

更何况庄子还知道,“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所以他宁愿在水边悠闲地钓鱼,也绝对不会随使者去楚国。却不知这两位使者回去后,将如何复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辞聘
春秋战国时诸侯最烦的不是唠叨的孔孟,不是苏秦仗义,而是这位爷
庄子:下智背负问题,中智解决问题,上智消除问题
庄子的傲骨,自由是一个人的孤独,送你一碗毒鸡汤
做到“不争”,则万事如意
活在烂泥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