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被证明是错的,才是值得被认真对待的

孩子考试之前,家长对他/她说,要仔细,别马虎。这句话说过多少遍,有用吗?没用,但是不是孩子的问题,那是家长的问题。

一位新销售,满怀崇敬的向一位老销售请教,如何才能做好销售呢?老销售看着他说:“销售,就是要找对人,说对话。”关键的问题是,谁是对的人,啥是对的话?

一位新来的公司领导,上任第二天,对全体员工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最后说,我们的新战略是增加客户。好吧,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话,你无法证明它是错的。

这三个例子有个共性,那就是他们说的全是正确的废话

考试要仔细,没毛病吧?销售就是要找到对的人,然后用对的方式表达,没错吧?企业不增加客户怎么行呢?

都对,但是没用,所以,不值得被认真地对待。

那,什么样的话值得被认真对待?

家长对孩子说,读题的时候,要用手指着题目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两遍;第一遍去理解,第二遍,要把“题眼”画出来。

如果孩子真这么做了,还是把半径当成了直径,那就说明上面的这个方法还是有问题。如果之后,很少再有那种把5当成3的,那就说明这个方法好使。

老销售说,客户中有三类人很重要,一类是“看门人”类的,决定你能不能见到最终决策者;一类是就是“最终决策者”,他同意就行他反对就不行;一类是“采购类”,他决定能在哪里买,找谁买。新销售试了试,在一个销售机会中,如果这三类人都找到了,那么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地增加,这就是真的找对了人。

新领导说,我们的新战略是增加年轻客户,那么,与之相反的,是增加成年客户,这就有办法证明是不是对的。使用了增加年轻客户的战略后,比使用增加成年客户的战略,利润提升了15%,那就证明了这是一个好战略。

聪明如你肯定看出来了,这里的关键是:

你能不能证明这个道理是错的,如果有办法证明,那就值得被认真的对待。

正确的废话的问题就在于,它无法证明是错的。

有人说,学了那么多的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这里可能就有这个问题:学到的道理是真道理,还是正确的废话?

打破正确的废话的方法,就是要用那些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思维,作为自己的思考框架。

上面的表达,更学术一点的说法,叫做可证伪性

01

什么是可证伪性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学术,理解起来很简单:能被证明是错的,就是可证伪

比如,有人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好的,现在我们都知道,这句话是错的。因为有人见过黑色的天鹅。这就叫做可证伪性。

相反的,不可证伪的意思是一个理论或者观点没有可以系统的可验证的方法

比如,有人说我们周围有很多外星人,他们的科技值很高可以变得和我们一模一样,靠我们现在的手段检测不出来。好吧,这就是一个不可证伪的观点。

“卡尔·波普尔”(图片来自网络) “卡尔·波普尔”(图片来自网络)

可证伪性的提出者是一位哲学家,叫做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波普尔在哲学界和科学界赫赫有名,他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提出了这个可证伪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现在衡量科学和非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波普尔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学生,叫做索罗斯。对,就是那个你知道的索罗斯,被称为金融大鳄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波普尔还被黑天鹅一词的发明人塔勒布盛赞,在塔勒布的书中,到处都能找到这位哲学家的思想。

波普尔年轻的时候对精神分析极其感兴趣。但是,在长期的研究中,他逐渐发现,这种一套可以解释任何现象的理论,本质上,什么都解释不了。这种理论,不断地用一个个实证的例子来丰富自己,但是这种例子积累得再多也没有价值,因为你只要想找,你总能找得到。

在1919年,爱因斯坦相对论预言了一个日食的实验,这和他一直研究的精神分析有很大的不同。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推导出了一些现象,如果1919年的这个实验能观测到这些现象,那就能证明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有解释力。如果预言的现象无法被观测到,那就可以证明相对论是错的。

你看,这里有个巨大的差异。精神分析学派到处在找证据说自己是对的;而爱因斯坦呢,主动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可能被推翻的场景,告诉世人如果这样,我就是错的,主动地接受挑战。

基于此,波普尔将科学哲学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提供动力的,就是这个可证伪性

自此,科学有了一个自己的边界。可证伪的学说才能被称之为科学。你提出一个理论,有人通过实验观测进行了验证,结果是你说对了。如果实验发现你的理论和实验观测的结果不符,那你的理论就是错的,就被证伪了。能被证明是错的,就是可证伪。

02

为什么这么难

听起来可证伪性这么美好,那,为什么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才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常态,很少有人用可证伪性作为自己的日常习惯?

这是因为,用可证伪作为自己日常思维的基准,真的很难,难到要和自己的本能作对。

人有一个天性,那就是,会爱上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会让你停滞不前。

人还有一个天性,就是害怕失败。

做探索或者是创新,是和失败打交道的事情。这需要你既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还要有研究失败的能力。这是反人性的,这很难。

趋利避害是我们的天性,但是在探索中的失败,是穿着伪装的利。当我们看到失败或者可能会有失败的时候,就想着要远远地避开,天性使然。创新者必须走上前去,扒开伪装,找到失败的原因,这是“趋利”。跨过这个认知门槛太难了,但是实属必要,带来的价值巨大。

失败就像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既然如此,就能被研究,成果自然可以用来避免失败。有一种失败叫做一意孤行,他们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质疑自己原本的想法,直到撞了南墙。

在探测火星的过程中,有个著名的失败案例,值得好好打磨一番。

事情发生在新千年即将到来的时候,1999年。

NASA发射了为火星量身定制的天气预报卫星。按理来说,这次发射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毕竟轨道卫星这种事情,人们已经做过很多次了。

1957年,苏联就发射成功了第一颗地球轨道卫星。根据UCS卫星数据库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5月1日,目前在轨的登记卫星有5465颗,其中美国就有3433颗【1】。

这可以说明,起码在地球上,这件事已经有点例行公事的意味了。

但是,在这次火星轨道卫星进入轨道的过程中,却坠毁了。地球的气象卫星,进入的轨道是距离地面大约3.5万公里的高度,火星的是150公里。这个差异主要是大气的缘故。因为火星上的大气很稀薄,所以低一点也没有影响。这次入轨的过程,本来应该进入的150公里高度,结果实际进入的却是57公里高度。这个高度上的火星大气就不得不考虑了,大气的摩擦把卫星拽到了地面上,说白了,就是坠毁了。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了?

事后的调查发现,导致这个事故的,是个极其幼稚的错误。火星探测器的制造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使用的计量单位是英制单位,比如英里,磅等等;而NASA的负责操作入轨的团队,使用的是公制单位,也就是米,公斤等等。

这其中的问题普通人就能看出来。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就是没有被发现呢?有一种可能,就是人的想当然的思维。它就是这样的,这还用说吗?这是常识啊,大家都知道啊?更要命的是,这个问题在发生之前,甚至都不会有人意识到这会是一个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做透明度错觉,说的是我以为我知道的,你也知道了。而其实,如果把我知道的叫做一个圆的话,你知道的可能只是这个圆中包含的一个很小的圆。

这里,还有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时,错误还是有机会弥补的。

当观察组发现进入轨道的高度有问题的时候,马上去和操作组沟通了,而且是很多次,但是操作组坚持认为没问题,只是一点很小的误差,对结果没有影响。操作组真的相信是没问题的,他们欺骗了自己,相当地彻底。

人们为什么会坚持错误,这是个看似非常不理性的做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因为人们会爱上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等同起来,反对自己的观点,就像是反对自己,就像是在对自己展开攻击。

于是,你会捍卫这个观点,就像是捍卫自己,就像是在保护自己。感情一旦上了头,那就完全失控了,做决策的,是那个原始的大脑边缘系统。

03

科学家的方法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件事是在不停向前的,那就是科学

但是,有一类人却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还是系统性地做到了。

这类人,就是推动科学的科学家

那,是怎样一种特征,让科学家不同于常人,可以从失败中学习,可以自我推动不断向前?

这个秘诀,就是证伪自己

科学家是追求真理的人,但是也是人,为了不被感情控制,他们发明了三种方法【2】。

第一种,不说“观点”说“假设”。

在科学论文中,科学家们经常会说“本文提出了一个假设”。假设是个中性的词,能让人更理性地对待。就像是不说批评而是说反馈。科学家们用假设这个词,把自己和自己的假设分隔开了,既然是个假设,那么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假设是不是会成立。

第二种,做多个假设。

一次提供多个假设的好处是,就像是选太子,只要是我的儿子,究竟是几阿哥也都行。同时,这也符合事物的本质规律,当信息不充分的时候,不确定性就大,发展的趋势走向就会多种多样。这就像是世界杯开赛之前,让你猜谁会获得冠军;或者是当小组赛结束后再猜,概率是不同的。

第三种,找别人对自己的假设进行独立的验证。

这就是当前科学共同体的好处了。你有个想法,在正式公布之前,可以找同行先看看,是不是周全,是不是哪里有自己想当然的地方了。

这三个方法背后的思想,就是不证实,而去证伪。

这个思想说的是,当你有个想法的时候,不是要证明这个想法是对的,而是要证明这个假设是错的

这就是科学家和老百姓的区别。

这背后是科学定理的本质,那就是科学理论,从逻辑上就是不能被“证明”的,只能被证伪。

把这个思想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帮你更开阔,更周全。

这个思路是:

用假设代替观点,用证伪代替证实。

当信号和噪音很难区别的时候,如果你一心想要找,那就很容易找到可以证明你观点的证据。

1977年8月15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天线电望远镜捕捉到了一个神秘的信号。这个信号非常强烈,持续了72秒,并且看起来像是来自一个特定的星际方向。天文学家们对这个信号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其命名为“WOW!信号”,因为这个信号在记录纸上的旁边写了一个“WOW!”字样。

许多人认为这个信号可能来自外星文明的信息传递,因此激起了对外星生命存在的热切讨论。然而,自那时以来,尽管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次尝试,但从未再次接收到类似的信号。这种情况导致了很多猜测和争论:一些人坚信这个信号是外星生命的证据;而另一些人认为这可能只是地球上的信号反射或其他自然现象产生的偶然信号。

你会爱上你自己的东西,你干的事情,你的想法,只要你持有一段时间。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你是在不断地证明这个东西、这件事和这个想法对你是多么的好。而实际上的效用,你并不关心。科学家则恰恰相反,他们在不断地证伪,把自己的想法,项目,产品拿出来检验,直到挑不出毛病来。

吴军说,你不能拿一个无法证伪的事情当做真理【3】,这是一种对待道理的最底层的态度。

如何比较一个理论和另一个理论哪个更高级?评判的标准是研究方法。要看这两个理论的研究过程是不是科学的。

有一条检验它是不是科学的简单方式就是可证伪性。如果某个理论说的内容是无法证伪的,另一个是可证伪的,那么后者就比前者更高级。可证伪的理论更值得被信任,更值得去实践和应用。

不可证伪意味着这个理论或者观点不值得被严肃地对待。找不到一个方法证明它是错的,那就说明我们无法用它来进行对世界的预测,说白了,它没啥用。

可证伪的理论,不一定就是“伪”。它是有途径可以被证明是错的,但是不代表它就是错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这个理论就是可证伪的。比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或者太空中用羽毛和铁球做个实验看看是不是同时下落就好了。这是一个可以证明这个理论的途径。

可证伪的本质是有可能是错的,这是一种对待世界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理论才值得我们认真的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为什么重要?
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摘自《心理学的邀请》)
科学能够证明一切吗?
[小红猪]对伪心理学说不之如何捕捉头脑中的小精灵(中)
自然天文学杂志新观点:宇宙可能是无限循环的,是否起点即终点
意识真的存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