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儿艺60周年|一起追忆我们熟悉的童年“声影”

昨天,也就是7月2日,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迎来建院60周年纪念日。当日,辽宁儿童艺术剧院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邀请那些曾经为辽宁儿童艺术事业作出贡献的老艺术家们回到剧院,参观剧院新址、剧院新落成的院史馆,并且以“童心童话、艺行甲子”为主题进行线上线下研讨。嘉宾们一起观看了新近复排的辽宁儿艺经典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

一晃,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辽儿艺”)已经整整六十岁了,一个甲子,让人感念感叹。

++++++++++

昨天,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院史馆的“儿艺60年” 主题展览开幕。该展览展示了辽宁儿艺建院以来200余件珍贵史料,其中包括手绘服装、道具图纸、手写剧本,还有经典剧目的服装道具。在活动现场,老艺术家们深情注视着一件件珍贵的展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剧院的光荣与梦想。他们驻足凝视着话剧《李尔王》主人公穿过的大红丝绒斗篷、儿童剧《西游后记》中孙悟空穿过的金色盔甲以及辽宁儿艺当年演出时印制的五颜六色的节目单……每一件展品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那些经典作品的手稿、舞美设计图纸、道具、服装、剧照等无一不体现着60年来每个平凡岗位上的辽宁儿艺人孜孜不倦的耕耘。

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成立于1960年7月2日,是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之后成立的我国第三个专业儿童剧院。在全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流淌着延安鲁艺的热血,其前身是冀察热辽联大鲁艺分院的少年儿童艺术剧院。建院以来,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儿童剧、歌舞剧、音乐会等大型剧(节)目百余台,演出累计2万余场,惠及观众1600余万人,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屡获国家级艺术奖项,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儿童剧演员及配音演员。

在昨天的活动中,剧院邀请老艺术家回到剧院座谈研讨,现场以面对面采访和连线的形式,邀请嘉宾在现场以及在“云端”互动,老艺术家、嘉宾同行与年轻演员共同追忆辽宁儿艺60年的艺术历程。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重聚,40余位老艺术家终于回到辽宁儿艺。由于疫情,此次回到剧院的老艺术家均在沈阳本地生活,外地的老艺术家们则通过视频的方式表达了对剧院的深厚感情与热忱期待。老艺术家们此次回到剧院感慨万千,98岁的老导演王文清表示,感谢辽宁儿艺给予他的一切,在辽宁儿艺的工作经历非常难忘,祝愿辽宁儿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看着这些老前辈们,想起他们在我们童年给我奉献的那些美妙之音,衷心祝福他们幸福长寿

++++++++++

当然,对于70后和80后(当然,也可以包括部分90后)来说,辽儿艺乃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而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她在70后80后的心中的美好,其实与舞台剧(儿童剧)基本上没有半毛钱关系。我相信,这也是许多辽儿艺老师们谈及此事时,也会有一种“别样的有趣”之感。

自左至右:现任院长书记、配音演员佟春光同志、原院长书记李树仁(邓常兰老师的先生)、老导演王文清先生(98岁)、邓常兰女士(“小叶子”的配音演员)、梅言平女士(院歌舞剧团演员)。

后排左一是刘燕老师,1985年,她曾为央视引进的日本电视剧《犬笛》配音,一晃整整三十五年了。。。


很多朋友把辽宁人艺(亦简称“辽艺”)、辽儿艺(亦简称“儿艺”)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渊源分不清;很多朋友更搞不清引进、译制、配音源自不同单位的不同定位,这三者其实是不可张冠李戴,混为一谈的;特别是,一些儿时的电视台热播译制作品,究竟是辽儿艺公对公承接的配音项目,还是以辽儿艺的老师们为主,也有其他辽宁地区的很多其他艺术家参与的配音作品,又或者是以其他老师为主,只是有辽儿艺的个别老师参与的配音作品,在八十年代到两千年前后,这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确实不是、也不需要每位怀旧译制片剧的爱好者都得去弄清楚,搞明白的。

但是,既然大家都已经习惯把但凡有辽儿艺老师参与的译制片剧作品称作“辽艺版”,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70后80后对这些老师们、对他们的配音、对他们参与的作品是多么的喜爱。时隔二三十年,这些老师和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代言的声音,仍然为我们所津津乐道,这也证明,好的东西是很难被时光洗涤褪色的。

哪怕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童年的美好能辐射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小,但是,在度过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美好童年的“大龄儿童”心中,这种美好依然是永恒的,值得永远铭记。





这样的字幕,这些熟悉的名字,太多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毕竟,老艺术家们的最高艺术成就还在他们念兹在兹的那个舞台上,在这样一个大庆的日子里,我们就不喧宾夺主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童话往事》卷1卷2修订好,把后续的和辽儿艺老师有关的,比如《忍者神龟终极视觉进化史》《正大剧场30年》等作品做好,这也算作是我们对这些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带给我们快乐的老师们的一点小小回报吧。

(感谢邓常兰老师、水雨弟提供的珍贵资料与素材,



广而告之


1

END

1


【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丛书介绍】

“童话往事”创作团队花费8年多的时间,采访了130余位当年的电视工作者和配音艺术家,期间还前往中国国家音像资料馆、上海音像资料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等全国十多家图书馆,调阅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珍贵视频。书中对1979年至1992年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热播过的主要外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片进行梳理与回顾。内容包括这些动画片在原出品国的制作播出情况,以及引进中国后的译制、播出情况和社会反响、观众回忆等。丛书涉及作品粗略统计约150部。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各省市两级电视台首播的时间顺序为序,每篇介绍一部片子,两卷总计约67万字、500余幅图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大陆引进播出外国动画片的时间路线图。

1、对全书回顾的约150部外国动画片当年的引进人、译制者、配音员等历史亲历者,在每一篇撰文时均以不同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采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动鲜活的采访内容定会令读者感触良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

2、在梳理和回顾每部外国动画片之余,做适当的延伸,通过大量的图表、注释、附章等形式,以及章节概述等,对当时与作品制作、引进、播出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事件、政策法规加以盘点介绍。信息丰富,史料翔实,是从业人员及研究学者理想的参考资料;

3、早年引进的一些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经典之作,由于部分作品较为冷门,作品情况及所属公司情况曾长期为国人或动画业界所忽视,国内鲜有介绍,此次,丛书就其制作发展史、作品特色、品牌营销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均属国内首次。


“影像     情感     童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手拉小手——中国儿艺艺术家与学校师生同台演绎《我想对你说》
儿童演出市场风景正好
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点亮五洲童心
知世界 | 11月-12月观剧指南
你知道吗?这座“孩子们的剧场”有着近百年历史
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暑假上演,戏剧导演给娃一些观剧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