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鉴赏〗宋代诗词赏析:《其他篇》557首<101-120>
宋代诗词赏析:
《其他篇》557首<101-120>
目 录
101方岳——《八六子》
102韩缜——《凤箫吟》
103贺铸——《浣溪沙》
104洪皓——《点绛唇》
105侯蒙——《临江仙》
106侯置——《鹧鸪天》
107胡铨——《好事近》
108黄公度——《菩萨蛮》
109黄公绍——《青玉案》
110黄机——《醉蓬莱》
111卢祖皋——《卜算子》
112陆叡——《甘州/八声甘州》
113吕本中——《采桑子》
114吕本中——《踏莎行》
115吕渭老——《薄幸》
116吕渭老——《好事近》
117秦觏——《黄金缕》
118沈会宗——《菩萨蛮》
119石孝友——《青玉案》
120石孝友——《卜算子》
101方岳——《八六子》
喜椿庭。
近来强健,
团栾雁序欢声。
正柳絮帘栊清昼,
牡丹栏槛新晴,
缓飞翠觥。
阿戎碌碌功名。
但要无灾无难,
何曾著公卿。
且抖擞斑衣,
笑供儿戏,
共将乐事,
细酬佳景,
须知翠袖全盛绿黛,
金章不换蓑青。
松亭。
中间顿个寿星。
作者:
方岳(1199--1262) 字巨山,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
102韩缜——《凤箫吟》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作者:
韩缜(1019-1097) 字玉汝,灵寿(今属河北)人,后迁雍丘(今河南杞县)。庆历二年(1042)进士。英宗朝,官淮南转运使。神宗朝,累知枢密院事。哲宗时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后出知颍昌府,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赠司空、崇国公,谥庄敏。《全宋词》存其词一首,风格婉丽。
103贺铸——《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
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
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作者:
贺铸(1052-1125) 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卫州(今河南汲县)。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善于锤炼字句。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著有《东山寓声乐府》(一名《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注释:
①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②些(suò):句末语气词,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赏析:
这首词全篇写景,却又能寄情于言外。句句绮丽,字字清新,无句不美。上片写室外景色,展现一幅清丽澹雅的图画,使人有超然世外之感。下片写室内情景。玉人捻香归户,低垂帘幕,微感春寒。全词写景潇洒出尘,风格颇与“花间”相近。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此词不作情语,寄情言外。它能给你一种美的享受。是远在那些脂香粉腻的“花间词”之上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词句欲全篇皆妙,极为难得。如贺方回“淡黄杨柳暗鸦”之句,写景可谓造微人妙;若其全篇,则不逮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全篇写景,无句不美。“楼角”一句,写残霞当楼,是黄昏入晚时之景。“淡黄”一句,写新柳栖鸦,于余红初消之中,有淡黄杨柳相映,而淡黄杨柳之中,更有栖鸦相映,境地极美。“玉人”一句,写新月,月下玉人,月下梅花,皆是美境,以境衬人,故月美花美,而人更美。下片,因外间寒生,乃捻花入户,记事生动活泼,如闻如见。“更垂”一句,显出人之华贵矜宠。收句露出寒意,文笔空灵。
104洪皓——《点绛唇》
耐久芳馨,
拟将蜂蜡龙涎亚。
化工裁下。
风韵胜如画。
鼻观先通,
顿减沈檀价。
思量也。
梦游吴野。
凭仗神为马。
作者:
洪皓(1088-1155) 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高宗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不屈,屡以敌情辗转上达,被扣留十五年始还。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在朝大义凛然,忤秦桧,屡遭贬。其词多怀念家、国之作。有《鄱阳集》、《鄱阳词》。
105侯蒙——《临江仙》
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
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霄中。
作者:
侯蒙(1054-1121) 字元功,高密(今属山东)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徽宗时,历官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尚书左丞、中书侍郎、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乐平府,未赴即卒。谥文穆。《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106侯置——《鹧鸪天》
只有梅花是故人。
岁寒情分更相亲。
红鸾跨碧江头路,
紫府分香月下身。
君既去,我离群。
天涯白发怕逢春。
西湖苍莽烟波里,
来岁梅时痛忆君。
作者:
侯置(?-?) 字彦周,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南渡居长沙,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卒于孝宗时,其词风格清婉娴雅。有《孏窟词》。
107胡铨——《好事近》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
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作者:
胡铨(1102-1180) 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高宗建炎二年(1128)进士,授抚州事军判官。绍兴七年(1137)任枢密院编修官。因坚持抗金,上书请斩秦桧等三人,遭秦桧迫害,谪吉阳军。桧死,始得内迁。孝宗时,起为工部员外郎、端明殿学士。能文工词。词作不多,反对和议的愤世之作都笔墨酣畅,意气慷慨。原著《澹庵集》多散佚;今有《澹庵文集》、《澹庵词》。
108黄公度——《菩萨蛮》
眉尖早识愁滋味。
娇羞未解论心事。
试问忆人不。
无言但点头。
嗔人归不早。
故把金杯恼。
醉看舞时腰。
还如旧日娇。
作者: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著有《知稼翁集》、《知稼翁词》。
赏析:
这首词生动地表现了对人的怀念。眉间心上,凝聚着愁情。“无言但点头”、“还
如旧日娇”,把相思相忆时的情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全词含蓄蕴藉,婉丽工巧。
《词林纪事》:洪景卢云,宛转清丽,读者咀嚼于齿颊而不能已。
《词林纪事》:曾丰云,清而不激,和而不流。
薛砺若《宋词通论》:黄公度有两个女侍,一曰倩倩,一曰盼盼。在五羊时尝命出以侑酒。故晚年曾作《菩萨蛮》一阕。其婉丽处颇近永叔、少游矣。
109黄公绍——《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
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
酒无人劝,醉也无人
作者:
黄公绍(?—?) 字直翁,昭武(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约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撰成《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并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古今韵会》原书已不传,时人熊忠以其征引浩繁,另编《古今韵会举要》。其词言浅意深,自然含蕴。有《在轩集》、《强村丛书》;词有《在轩词》。
注释:
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②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③“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
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赏析:
此词抒写游子思乡的情怀。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110黄机——《醉蓬莱》
政槐云浓翠,榴火殷红,暑风凉细。
紫府神仙,向人间游戏。
瑞节珠幢,琼缨宝佩,炯冰壶标致。
经济规模,登庸衣钵,家传如此。
礼乐醇儒,诗书元帅,
尽洗凡踪,平吞馀子。
敬简堂深,且从容一醉。
庆社绵绵,功名衮衮,比衡山湘水。
更把阳和,从头付与,满门桃李。
作者:
黄机(?—?) 字几仲,一云字几叔,东阳(今属浙江)人。尝仕宦州郡。游踪多在吴楚之间,与岳珂酬唱尤多。其词学辛弃疾,沉郁苍凉,又不失清幽风雅。有《竹斋诗余》。
111卢祖皋——《卜算子》
寒谷耿春姿,遥夜乘幽兴。
忆得和香载月归,醉里清魂醒。
霜月解随人,不解将疏影。
想见江南万斛愁,云卧衣裳冷。
作者:
卢祖皋(1170?—1225?) 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嘉定时,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郎、将作少监等,嘉定十六年(1223)官至权直学士院。其词细致淡雅;文句工巧,近姜夔,不及姜词刚劲;华美婉约,学晏几道,不似晏词沉郁。有《蒲江词》
112陆叡——《甘州/八声甘州》
满清平世界庆秋成,看看斗三钱。
论从来活国,论功第一,无过丰年。
办得闲民一饱,馀事笑谈间。
若问平戎策,微妙难传。
玉帝要留公住,把西湖一曲,分入林园。
有茶炉丹灶,更有钓鱼船。
觉秋风、未曾吹著,但砌兰、长倚北堂萱。
千千岁,上天将相,平地神仙。
作者:
陆叡(?—1266) 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今浙江绍兴)入。绍定五年(1232)进士。淳佑中沿江制置使参议。宝佑五年(1257),白礼部员外郎除秘书少监,又除起居舍人。后历官集英殿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淮西总领。《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113吕本中——《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作者:
吕本中(1084-1145) 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有《东莱诗集》、《紫微诗话》、《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辑有《紫微词》。
注释:
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赏析: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114吕本中——《踏莎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
吕本中(1084-1145) 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有《东莱诗集》、《紫微诗话》、《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辑有《紫微词》。
注释: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
赏析:
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
115吕渭老——《薄幸》
青楼春晚。
昼寂寂、梳匀又懒。
乍听得、鸦啼莺弄,
惹起新愁无限。
记年时、偷掷春心,
花间隔雾遥相见。
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
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
携手处、花明月满。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
小窗闲对芭蕉展。
却谁拘管。
尽无言、闲品秦筝,
泪满参差雁。
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作者:
吕渭老(?-?) 一作滨老,字圣求,秀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其早期词作多抒写个人情趣,语言精炼,风格秀婉。后身逢国难,以写忧国词作出名,豪放悲壮,诚挚感人。有《圣求词》。
注释:
①角枕:枕心角饰者。
②贳(shi):赊欠。
赏析:
这首词委婉细腻地抒写了别后相思之情。眼前的景色,勾起往事的回忆。上片写当时相会的情景。春心偷掷,花前相见,赏酒题诗,深院共醉。往事历历,萦绕心头。下片写别后的相思相忆。当时廊下携手,花明月满。如今小窗闷坐,无言泪满。“心与杨花共远”,写出了无限相思与眷恋。余味绵绵,耐人寻思。全词着意描绘暮春景色,实抒离别相思之情。
从眼前写到过去,又从以往回到眼前。含蓄蕴藉,婉丽多姿。
116吕渭老——《好事近》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
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
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作者:
吕渭老(?-?) 一作滨老,字圣求,秀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其早期词作多抒写个人情趣,语言精炼,风格秀婉。后身逢国难,以写忧国词作出名,豪放悲壮,诚挚感人。有《圣求词》。
注释:
①赤栏桥:姜夔《淡黄柳》词序;“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
②惹:即偌,犹言如此。无恙:指旅途平安。 ③著:加上。亲札:亲笔写的信。
④“一咏一觞”句:这里指有谁来同饮酒赋诗。
赏析:
这是南渡后作者写给友人的一首词。词中写自己在风雪中回到南方,长期闲居家乡,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饮酒赋诗,不能为国立功,辜负了平生读书的志气。词虽简短平淡,爱国之情极为深切。
赵师秀《圣求词序》:圣求词婉媚深窈,视美成、耆卿伯仲。
杨慎《词品》:圣求在宋,不甚著名,而词甚工。
117秦觏——《黄金缕》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
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梦里彩云无觅处,
夜凉明月生南浦。
作者:
秦觏,字少章,江苏高邮人。少游之弟。元祐六年进士。调临安主簿。工诗词,颇能继芳其兄,词风相近。无专集流传。
注释:
①檀板:即拍板。
赏析:
这首词把人与物、情与景融为一体。上片写梅雨时节的景色。下片写当年相聚的情景,微含惜别之情。全词轻柔婉约,含蓄蕴藉,抒情细腻,描景清丽。
薛砺若《宋词通论》:少章词颇能继其兄家风,俨然成了一个嫡传的秦派词学。他的《黄金缕》一阕,尤凄艳婉细,传诵人口。
118沈会宗——《菩萨蛮》
落花迤逦层阴少,
青梅竞弄枝头小。
红色雨和烟,行人江那边。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
落日醉醒问,一春无此寒。
作者
沈会宗字文伯。生平不详。工诗词,词集有赵氏《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名《沈文伯词》一卷。
注释:
①迤逦:曲折连绵。
②红色雨和烟:形容落花在夕阳辉映中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落红如雨,青梅似豆。斜阳夕照,遍地芳草。而醉醒之间,“好花都过”,春光已暮。全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写诗人的惜春情怀。清新和婉,平易自然。
119石孝友——《青玉案》
征鸿过尽秋容谢。
卷离恨、还东下。
剪剪霜风落平野。
溪山掩映,水烟摇曳,
几簇渔樵舍。
芙蓉城里人如画。
春伴春游夜转夜。
别後知他如何也。
心随云乱,眼随天断,
泪逐长江泻。
作者:
(生卒不详)字次仲,南昌(江西)人。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以词闻名于世。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著有《金谷遗音》。
注释:
①剪剪:形容风势轻寒。
②芙蓉城:四川成都的别称,以五代时后蜀孟昶在城上种芙蓉花而得名。 赏析:
此为离芙蓉城东下舟中恋念所欢之词。上片写眼前沿江两岸风景,下片怀旧游兴无限怅思。“心随云乱”句,摹“心事如波涛”(李商隐诗句)之状,甚有情味。
120石孝友——《卜算子》
见也如何暮。
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
後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
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
此际难分付。
作者:
(生卒不详)字次仲,南昌(江西)人。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以词闻名于世。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著有《金谷遗音》。
注释:
①难凭据:无把握,无确期。
赏析:
此词以“见”、“别”、“去”、“住”四字为纲领,反复回吟聚短离长、欲留不得的怅惘。前后上下仅更动一两字,拙中见巧,确是言情妙品。可知诗文不必求花描,情之所至,口边语亦自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美7首《卜算子》,苏轼的最孤独,陆游的最经典
中国诗词大会中考到的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南溪诗社||第六期 秋冬&莫愁
元宵节诗词英译赏析《青玉案·元夕》
【乾訸书苑】诗词赏析 卜算子
六首卜算子咏梅,毛主席第一,苏轼第二,郭沫若第三,余者随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