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14輯:山楂等十個品種(91P)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14輯:山楂等十個品種(91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植物名稱目錄
1.山楂
※※※※※※※※※※※※※※※
2.小團扇薺
※※※※※※※※※※※※※※※
3.下田菊
※※※※※※※※※※※※※※※
4.大花紫薇
※※※※※※※※※※※※※※※
5.小天堂鳥花
※※※※※※※※※※※※※※※
6.小實女貞
※※※※※※※※※※※※※※※
7.山漆
※※※※※※※※※※※※※※※
8.乞食碗
※※※※※※※※※※※※※※※
9.大花黃槐
※※※※※※※※※※※※※※※
10.小毛氈苔
※※※※※※※※※※※※※※※
植物資料美圖
1.山楂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楂                                          更多山楂
英文名稱:Chinese Hawthorn
學名: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山里紅
科名:薔薇科 (Rosaceae)山楂屬(Crataegus)
別名:山楂肉、山里紅、紅果、酸楂、赤棗、海紅、山紅果
原產地:中國大陸東北、內蒙、華北、華中,朝鮮半島,西伯利恆
分佈:中國大陸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
用途:1.食用:果實味酸,可做果醬或蜜餞。果乾入藥,有消積化滯、健胃化舒氣和降血壓、血脂的功效。2.幼苗可做山里紅的畛砧木。3.藥用:性味:果實:味酸、甘,性微溫。功能:果實:消導食積,化瘀散滯,補脾胃,活血行氣。主治:消化不良,胃酸缺乏症,腹瀉,痢疾,慢性結腸炎,瘀血痛,月經痛,心絞痛,胃出血,高血壓症。
莖:株高 6 公尺,有刺,稀有無刺者;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
葉:
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 6~10 公分,寬 4~7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通常有 35 對羽狀深裂片,裂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稀疏不規則的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中脈和脈腋處有毛;葉柄長 2~6 公分,有毛或無毛;脫葉不規則半圓形或卵形,緣有粗齒。
花:
繖房花序,多花,總梗及花梗皆有毛;花直徑約 1.5 公分;萼筒鐘狀,外面被白色柔毛;萼片三角狀卵形至披針形,內外皆無毛;花瓣白色;雄蕊 20;花柱 3~5,基部有柔毛。花期 5~6 月。
果實:果實近球形,直徑 1~1.5 公分,深紅色,有淺色斑點,萼片宿存。果期 9~10 月。
特性:
喬木。株高 6 公尺,有刺,稀有無刺者;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 6~10 公分,寬 4~7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通常有 35 對羽狀深裂片,裂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稀疏不規則的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中脈和脈腋處有毛;葉柄長 2~6 公分,有毛或無毛;脫葉不規則半圓形或卵形,緣有粗齒。繖房花序,多花,總梗及花梗皆有毛;花直徑約 1.5 公分;萼筒鐘狀,外面被白色柔毛;萼片三角狀卵形至披針形,內外皆無毛;花瓣白色;雄蕊 20;花柱 3~5,基部有柔毛。果實近球形,直徑 1~1.5 公分,深紅色,有淺色斑點,萼片宿存。花期 5~6 月,果期 9~10 月。
植物圖片
※※※※※※※※※※※※※※※
 
        
    
    
        
2.小團扇薺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團扇薺                             更多小團扇薺
英文名稱:Peppergrass,Virginia  Pepperweed,Poorman's pepper
學名:
Lepidium virginicum Linn.
科名: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獨行菜屬(Lepidium)
別名:獨行菜、北美獨行菜、美洲獨行菜、葶藶子
原產地:北美
分佈:分佈北部低地、沿海,台灣全島平地。常生長在路邊、鐵路邊,荒地及海邊,常見成片生長。
用途:1.食用:全草可作飼料;種子含油,嫩莖葉可供食用。2.藥用:性味:全草:甘、辛、苦、寒、平。效用:全草、種子:下氣行水。治肺癰喘急,痰飲咳嗽,水腫脹滿,蟲積腹脹,小便淋痛。
莖:莖直立,高 30~50 公分,上端分枝,無毛或有細柔毛。
葉:
根生葉多數,平鋪地面,狹橢圓形,羽狀全裂,粗鋸齒緣,長 1.5~5 公分,寬 0.2~1 公分,有光澤,頂端急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漸狹,兩面無毛,開花時枯死;莖上葉倒披針形至線狀長橢圓形,有銳鋸齒,長 2~5 公分,寬 0.2~1 公分,幾無柄。
花:
花綠白色,小型,排成總狀花序,花序可以長達十公分,花萼 4 片,綠色,卵形,花瓣 4 枚,白色,倒披針形,雄蕊 2;花期 3~5月。
果實:果為短角果,扁圓形,先端凹入,徑約 0.3 公分,果梗 0.4~0.6 公分,果邊緣具狹翼。種子扁圓形,紅褐色,邊緣有透明之狹翼,長約 0.15公分,寬約 0.075公分。一端鈍圓,他端漸尖而微凹,種臍位凹入處,表面多顆粒狀細小突起,並有二條縱列淺槽,邊緣有透明之狹翼;果期 4~6 月。
特性: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 30~50 公分,上端分枝,無毛或有細柔毛。根生葉多數,平鋪地面,狹橢圓形,羽狀全裂,粗鋸齒緣,長 1.5~5 公分,寬 0.2~1 公分,有光澤,頂端急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漸狹,兩面無毛,開花時枯死;莖上葉倒披針形至線狀長橢圓形,有銳鋸齒,長 2~5 公分,寬 0.2~1 公分,幾無柄。花綠白色,小型,排成總狀花序,花序可以長達十公分,花萼 4 片,綠色,卵形,花瓣 4 枚,白色,倒披針形,雄蕊 2;花期 3~5月。果為短角果,扁圓形,先端凹入,徑約 0.3 公分,果梗 0.4~0.6 公分,果邊緣具狹翼,果實中有一縱裂,將之分成兩片,每片內含種子 1 粒。種子扁圓形,紅褐色,長約 0.15公分,寬約 0.075公分。一端鈍圓,他端漸尖而微凹,種臍位凹入處,表面多顆粒狀細小突起,並有二條縱列淺槽,邊緣有透明之狹翼;果期 4~6 月。
植物圖片
※※※※※※※※※※※※※※※
3.下田菊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下田菊
英文名稱:Common Adenostemma
學名:
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
Verbesina lavenia L.
科名:
菊科(Compositae.)下田菊屬(Adenostemma )
別名:
麻芝糊、麻糬糊、竹節癀、四葉紫蘇、乳癰藥、汗蘇麻、風氣草、白龍鬚、Razyuai(排灣)
原產地:中國大陸、海南島,印度、澳洲、菲律賓、琉球、日本、韓國等泛亞洲南部地區。
分佈:臺灣全境低海拔山區至中海拔之陰溼地或疏林下。
用途:1.藥用:性味:全草或帶根全草:辛、甘、微寒。效用:全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治風濕關節痛,肺癰,咳嗽痰喘,咽喉腫痛,乳癰,黃疸,癰癤瘡傷,牙痛。
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 30~100 公分,上部被短毛。
葉:
單葉,對生;下部葉小形,中部葉具柄,柄長 1~6 公分;葉片長 5~20 公分,寬 3~12 公分,卵圓形或卵圓狀長橢圓形,葉尖銳至鈍形,葉基圓狀楔形,葉緣粗鋸齒狀,上表面亮綠色,下表面淡綠色,兩面皆疏被毛;上部葉長 0.5~1 公分,線形。
花:
頭狀花序長 0.5~0.7 公分,徑約 1 公分,呈繖房狀排列;總苞片 2 輪,等長,基部合生,先端圓形,反捲;小花皆為筒狀花;花冠筒長 0.25 公分,先端 5 齒裂,被腺毛;花藥藏在冠筒內,鈍形,先端不具附屬物;花柱挺出花冠外,柱頭分枝長約 0.2 公分。
果實:果實為瘦果,長 0.2~0.4 公分,近圓柱形,被腺點;冠毛長 0.3~0.4 公分。
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 30~100 公分,上部多分枝,莖常帶紫色,被細毛。葉對生,柄長 1~6 公分,中部葉最大,葉片廣卵形、圓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5~20 公分,寬 3~12 公分。頭狀花小,梗長 1~3 公分,花徑 0.7~1 公分;總苞半圓形,苞片 2 層,狹橢圓形,長約 0.5 公分,先端鈍圓形;管狀花,長約 0.25 公分,上部鐘形,先端 5 齒裂;花柱伸出而分枝。瘦果橢圓形,長約 0.4 公分,寬約 0.1 公分,全體具腺點或密生小突點;冠毛 4 枚,長約 0.1 公分。花其 8~10 月。果期 10~12 月。下田菊的果實具腺點有黏液,易黏人衣物,有如麻糬之會黏人手,所以臺灣民間多以麻糬糊稱之。
植物圖片
※※※※※※※※※※※※※※※
4.大花紫薇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花紫薇
英文名稱:Queen Crapemyrtle、Queen Lagerstroemia、Pride-of-india
學名:
Lagerstroemia  speciosa  (Linn.)  Pers.
Lagerstroemia flos-reginae Retz.
科名:
千屈菜科(Lytnraceae)  紫薇屬  (Lagerstroemia)
別名:
爆炸樹、大果紫薇、大葉紫薇、洋紫薇、百日紅
原產地:熱帶亞洲、澳洲。
分布:台灣廣被庭園栽培或作行道樹用
用途:
1.園藝景觀植栽用:開花時,花團錦簇,甚為壯觀;秋季滿樹金黃的葉子,。2.作行道樹用。3.藥用:性味:根:苦、澀。效用:根:收斂。治癰瘡腫毒;樹皮、葉:止瀉;種子:麻醉;嫩枝:煆敷在牙疼處治牙疼。
莖:喬木,株高 8~15 公尺,徑 20~50 公分;樹幹通直,樹皮淡茶褐色,光滑,常有片狀剝落;樹枝擴展,直立或斜上昇,略帶有毛茸;枝條初為綠色,次則為灰色,再變為赤褐色。
葉:
葉為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16~25 公分,寬 5~9 公分,先端鈍而有尖突,基部鈍或圓,厚紙質或薄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顏色較淡,中肋及側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葉柄長 1~2 公分;葉脫落時呈紅色或帶紅色色澤。
花:
花大形,多數,豔麗,開放時徑約 6~8 公分,呈頂生的總狀或圓錐花序;花序長 13~30 公分,帶有褐色絨毛;花柄長 1~2 公分,有毛茸;花齶萼壺形,長 1~1.5 公分,先端有裂片 6 枚;花瓣 5~6 枚,紫紅色,卵形,長 3~5 公分,寬 2.5~4 公分,先端鈍,邊緣誠不規則波狀緣,基部爪長 1.5~2.5 公分;雄蕊多數,花絲挺出在外,其中數枚較長,花藥黃色,點狀;子房球形,光滑無毛。
果實:果實為蒴果,成熟時徑 3~3.5 公分,成熟時開裂,帶暗褐色色澤,內藏多數種子,種子有翅。
特性:落葉喬木,株高 8~15 公尺,枝條初為綠色,次則為灰色,再變為赤褐色。葉大,橢圓形,平滑無毛,葉柄短。花呈圓錐花序,花形大,徑約 5~7 公分,六片紫紅色花瓣,邊緣呈不齊波狀。蒴果,種子有翅。栽培大花紫薇,土質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最佳。栽培處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宜。移植最佳時期為早春未萌芽前。大苗定植後最易風倒,應加強支柱。生育期間每隔 3 個月可施用少量腐熟天然肥。冬季落葉後需行剪枝(修剪枯枝及纖細枝條),同時施用腐熟堆肥;植株若欲令其長高,則多剪去側枝;若欲矮化植株,則多剪去徒長枝及主幹,而多留存側枝。
植物圖片
※※※※※※※※※※※※※※※
 
        
    
    
        
5.小天堂鳥花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小天堂鳥花                             更多小天堂鳥花
英文名稱:Parrots Heliconia
學   名:Heliconia psittacorum Linn.
科   名:旅人蕉科(Strelitziaceae)蝎尾蕉屬(Heliconia)或直譯為赫蕉屬
別   稱:鸚鵡蝎尾蕉、鸚黃赫蕉、小天堂鳥蕉、紅鳥蕉、小紅鳥、黃鳥蕉
原產地:巴西
分   布:園藝栽培種。被栽植為園藝美化植栽。
用   途:1.適合庭園叢植、列植美化。2.花材用:小天堂鳥花花色艷麗,為插花高級花材。
莖:地下具有粗壯肉質根,無明顯地上莖,株高 1~1.5 公尺。
葉:葉片從極短的地上莖盤疊合狀對生,兩側排列,有長柄,質地堅硬,中央有縱槽溝,葉片長橢圓形,長 20~35 公分,寬 5~8 公分,革質,側生整齊平行葉脈。
花:花序葉腋抽生,高出葉叢,頂生,花莖直立,花序三角狀,分岐苞 4~5 枚,花形奇特,花 3~5 朵排列成蠍尾狀,亦有 8 朵以上的花枝。花細長,兩性;每一朵花皆有六個雄蕊,其中一個處於退化狀態;花朵雖然具有三片花瓣,但由於外部被三片色彩豔麗且呈長片狀的萼片緊密包覆,因此一般人常會將萼片誤認為其花瓣;在每個子房內分為獨立三室,胚珠則著生其間,此外,花朵尚有蜜室構造以吸引蜂鳥或其他動物前來取食,並藉以授粉或傳播花粉。
果實:花謝後結臼齒狀漿果。每個果實可著生 1-3 個種子,一般赫蕉種子長約 0.6-1 公分且外部包覆堅硬的種皮。
特   性:小天堂鳥蕉為旅人蕉科蝎尾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莖叢生形,地下具有粗壯肉質根,無明顯地上莖,株高 1~1.5 公尺。葉自地下莖抽出,互生,葉基部捲曲,邊緣暗紅色,重重相疊形成假莖。葉片從極短的地上莖盤疊合狀對生,兩側排列,有長柄,質地堅硬,中央有縱槽溝,葉片長橢圓形,長 20~35 公分,寬 5-8 公分,革質,側生整齊平行葉脈。花序自莖中抽出,上有數枚交互排列的花總苞片,如小鳥鳥嘴般;花總苞片橙紅色。此類植物花盛開於春至夏、秋季,頂生,花莖直立,花序三角狀,分岐苞 4~5 枚。花謝後結臼齒狀蒴果。
更多資料:用分株法,全年均可分株育苗,但以春至夏季為佳。栽培土質以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土壤若能經常保持濕潤,生育更旺盛,但排水要良好。生育適溫約 22~300C。
植物圖片
※※※※※※※※※※※※※※※
6.小實女貞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實女貞                                                 更多小實女貞
英文名稱:Little fruit Privet, Chinese ligustrum, Chinese Privet
學名:
Ligustrum sinense Lour.
Ligustrum microcarpum Kanehira & Sasaki
Ligustrum matsudae Kanehira ex Shimizu & Kao
Ligustrum stauntonii A. DC.
科名:木犀科(Oleaceae)女貞屬(Ligustrum )
別名:小蠟樹、山指甲、毛女貞
原產地:中國及台灣,為台灣特有種。
分佈:台灣中部及南部中至高海拔約 1.000~2,000 公尺山地的闊葉林中,開闊地或裸岩上;較為罕見。
用途:1. 庭園樹、綠籬、盆栽。2. 食用:ㄅ.新芽及嫩葉可供食用:新芽及嫩葉略帶苦味,故宜先用沸水燙過或用盬水浸過,再行煮食或炒食。 ㄆ. 種子可供泡茶飲用:將種子炒熟,可泡茶飲用,具有強身效果。3.藥用:性味:葉:苦、微甘、涼。效用:葉:清熱,止瀉。治頭目暈眩,火眼,口疳,無名腫毒,水火燙傷;芽、葉:可代茶用,有消暑功能。
莖:高可達 9 公尺,莖灰白色,光滑,徑 10~25 公分,具多數分枝,小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園藝栽培可呈垂楊狀;多少具毛茸。
葉:
葉對生,長橢圓形至卵形,長 2.5~3 公分,寬 1~1.5 公分,先端短漸尖至鈍或有時為凹頭,基部銳或楔形,半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4~5 枚,較不明顯;葉柄長 0.4~0.5 公分,具柔毛。
花:
花小,多數,白色,微帶香味,開放時徑 0.3~0.4 公分,呈頂生的圓錐花序;花序長  5~10 公分,具毛茸;花柄長約 0.1~0.2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闊杯形,長約 0.12 公分,先端 4 齒裂;裂片三角形,銳尖;花冠筒形,長 0.2~0.3 公分,先端深 4 裂,光滑無毛;裂片披針形,擴展,長 0.4~0.5 公分,光滑無毛;雄蕊 2 枚;子房 2 室,球形,每室具胚珠 2 枚;花柱長約 0.3 公分,不分岐。果實球形,徑約 0.2~0.4 公分,成熟時藍黑色,光滑無毛;果柄長 0.2~0.6 公分,光滑無毛。花期 3~5 月。
果實:果實球形,徑約 0.2~0.4 公分,成熟時藍黑色,光滑無毛;果柄長 0.2~0.6 公分,光滑無毛。
特性: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 9 公尺,徑 10~25 公分,具多數分枝,小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園藝栽培可呈垂楊狀;多少具毛茸。葉對生,長橢圓形至卵形,長 2.5~3 公分,寬 1~1.5 公分,先端短漸尖至鈍或有時為凹頭,基部銳或楔形,半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4~5 枚,較不明顯;葉柄長 0.4~0.5 公分,具柔毛。花小,多數,白色,微帶香味,開放時徑 0.3~0.4 公分,呈頂生的圓錐花序;花序長  5~10 公分,具毛茸;花柄長約 0.1~0.2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闊杯形,長約 0.12 公分,先端 4 齒裂;裂片三角形,銳尖;花冠筒形,長 0.2~0.3 公分,先端深 4 裂,光滑無毛;裂片披針形,擴展,長 0.4~0.5 公分,光滑無毛;雄蕊 2 枚;子房 2 室,球形,每室具胚珠 2 枚;花柱長約 0.3 公分,不分岐。果實球形,徑約 0.2~0.4 公分,成熟時藍黑色,光滑無毛;果柄長 0.2~0.6 公分,光滑無毛。
植物圖片
※※※※※※※※※※※※※※※
7.山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山漆                                             紅葉                      山漆-花實
英文名稱:Wax Tree
學名:
Rhus succedanca Linn.
科名:漆樹科(Anacardiaceae)漆樹屬(Rhus)
別名:木蠟樹、山賊仔、臭毛漆樹。
原產地:大陸、印度、爪哇及日本。
分佈: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
用途:1. 工業及日常用品用:樹汁製漆,果皮中有蠟質可提煉供製蠟燭。種子可榨油供點燈及工業上之用。2. 藥用:可治肺結核,注意皮膚過敏者請勿靠近。
莖:小枝有黃褐色柔毛,老皮有瘤狀斑點。
葉:
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或叢生於枝條頂端,嫩葉為淡紅色,小葉呈長橢圓披針形,側小葉幾乎接近對生,葉長約 6~12 公分,小葉全緣,葉端尖。而臭辣樹葉對生。
花:
花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腋生,花黃白色。
果實:核果扁平腎臟形,外果皮薄,中果皮有樹脂。
特性:
落葉喬木,小枝有黃褐色柔毛。奇數羽狀複葉,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腋生,果實懸垂像整串的龍眼。陽性樹,冬季落葉前葉片變紅,為紅葉植物之一。山漆的變葉期為十二月到隔年的一月,顏色為黃色或紅色,要看日夜溫差而定,溫差大則變為紅色。在筆墨尚未發明時,聰明的老祖先已將竹片的先端打碎,沾上漆樹之汁液來寫字。山漆果實的中果皮有蠟質可製蠟燭及肥皂;樹液可作為油漆之原料,故很早就被引用為經濟樹種,果實內含有豐富單寧(Tannin),可入藥。果實為眾多的鳥類所喜愛,亦為良好的誘鳥植物。
植物圖片
※※※※※※※※※※※※※※※
 
        
    
    
        
8.乞食碗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乞食碗                                                更多乞食碗
英文名稱:Nepal Pennywort
學名:
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
科名:繖形科(Umbelliferae)天胡荽屬(Hydrocotyle)
別名:含殼錢草、紅骨含殼草、紅骨蚶殼仔草、金錢薄荷、變地錦、紅馬蹄草、大馬蹄草、銅錢草、變地忽、一串錢、Pakkaitu(泰雅)
原產地:泛布熱帶至溫帶地區,中國、東非、澳洲、喜馬拉雅山、印度、馬來西亞、印尼、緬甸、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及夏威夷
分佈:全島海拔 3,000 公尺以下之山野之路旁,樹蔭下,陰濕地群生。
用途:1. 食用:採全草,除去老莖及老葉後洗淨,直接炒食或以開水燙熟後,再加各種調味料攪拌食用。或以鹽漬成小菜食用。 2. 藥用:性味:全草:辛、微苦、涼。效用:全草:活血止血,清肺熱,散血熱。治跌打損傷,感冒,咳嗽痰血,痢疾,泄瀉,痛經,月經不調;外敷腫毒,痔瘡及外傷出血,骨折脫臼。
莖:多年生草本,莖匍匐蔓生,節上生不定根或分生短枝而直立,漸成長達 5~30 公分,質柔軟,被疏細毛。
葉:
葉互生,節上生出,柄長 2~10 公分,纖細,被短柔毛;,葉片近圓形或腎狀圓形,長 1~4 公分,寬 2~6 公分,掌狀 5~7 淺裂,裂片先端鈍,復為鈍鋸齒緣,基部深凹心形,掌狀脈,兩面被紫色硬毛;托葉圓心形,膜質。
花:
小繖形花序,腋生,單出或成叢,總花梗長 0.5~2 公分,小花綠白色或淡黃白色;萼片小,花瓣 5 枚,卵形,先端銳;雄蕊 5 枚;子房下位,2 室,每室具胚珠 1 枚,柱頭 2 枚。花期夏、秋間。
果實:雙懸果,單一或成聚,近圓形,兩側稍扁形。
特性:
多年生草本,莖平臥,節上長根,上揚枝條長 5~30 公分,被疏毛。葉為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2~10 公分,纖細,被短柔毛;葉片長 1.5~5 公分,寬 2~7 公分,圓腎形,5~7 淺裂,裂片鈍鋸齒緣,脈上被毛;托葉心形,徑約 0.3 公分,膜質。花序為繖形花序,單出或數枚束生,花梗長短不一;花瓣 5 片;雄蕊 5 枚;子房下位。果實為離果,扁球形。花期全年。乞食碗的葉緣有不規則缺裂,加上基部深裂,有如乞丐乞食用的破碗,因此被稱為。乞食碗
植物圖片
※※※※※※※※※※※※※※※
9.大花黃槐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大花黃槐
英文名稱:Large-flower Glossyshower Senna
學名:
Senna x floribunda (Cav.) Irwin & Barneby
Cassia floribunda Cav.
科名:豆科(Leguminosea)決明屬(Cassia)
別名:繁花決明、多花黃槐、多花槐
原產地:阿根廷
分佈:栽培種,繁花決明的生性強健,現已馴化於野地。
用途:1.食用: 種子炒熟可為咖啡代用品。2.庭園植栽用:樹姿潔淨,開花颯爽明媚,適合庭植美化。3.藥用:種子可治療眼疾、牙痛、胃痛、肝炎、便秘和熱眼(由風吹和天氣炎熱所造成的病症,眼睛紅腫、刺痛、流眼淚、發熱頭痛。)等,也可作驅蟲劑。
莖:灌木或小喬木,株高 1.5~4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直立或水平伸展,光滑無毛,中空,內常有膜質得橫膈。
葉:
葉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 3~5 對,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4~11 公分,寬 2~3.5 公分,先端長漸尖或銳尖,邊緣不帶橘黃色,光滑無毛,背面粉白色;每對小葉或大多數小葉間皆有腺體;腺體圓柱形或紡錘形。
花:
花鮮黃色,4~10 枚呈頂生或枝條先端葉腋生長的總狀花序,花序長 4~10 公分,光滑無毛,花梗長 0.8~2.5 公分,花萼綠色,光滑無毛或略有毛茸,花瓣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1.5 公分~2 公分,先端鈍,完全雄蕊 7 枚,3~5 月間開花。
果實:果實為莢果,長筒形,肥碩如豆,長 6~10 公分,成熟時變為褐色,沿著腹面縫線開裂。
特性: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株高 1.5~4 公尺。葉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 3~4 對,長卵形,先端尖,葉柄不似黃槐具有腺體。花腋生,為總狀花序,花冠鮮黃色,完全雄蕊 7 枚,3~5 月間開花。褐色莢果長筒形,肥碩如豆,長 6~10 公分,熟時開裂。
植物圖片
※※※※※※※※※※※※※※※
10.小毛氈苔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小毛氈苔                                                    更多小毛氈苔
英文名稱:Spathulate Sundew
學名:
Drosera spathulata Lab.
科名:
茅膏菜科(Droseraceae)茅膏菜屬(Drosera)
別名:
金接梅、匙葉茅膏菜、地氈草、錦地羅、石牡丹、落地金錢,日露草
原產地:毛氈苔產於熱、溫帶,半數約生長在澳洲,台灣一共出產四種,以小毛氈苔為多,喜歡生長在潮溼山壁上。
分佈: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山區,如內湖、觀音山、七星山、竹北溼地等,生長在潮濕的山壁,常與苔蘚類混生。
用途:1.觀賞用:造形特殊,可作為小盆景觀賞用。2.藥用:性味:全草:淡、寒。效用:全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化痰消積。治感冒,咳嗽,口渴,吐血,咯血,疔瘡。
莖:草本,莖不明顯且很短,上叢生葉子;根細而短,根系不發達,支根較少,不會入土太深。
葉:
葉基生,通常互生,有時輪生,倒披針狀匙形,葉片向四方水平展開,如蓮座排列,葉芽最初盤旋狀捲曲,可防止水分蒸散,葉基具白色撕裂狀苞片,葉片上面有會分泌黏稠液體的腺毛。
花:
夏季至秋季時開粉紅色或白色花,花莖細長,頂端捲曲,總狀花序上的花瓣由上往下依序一次開 1~3 朵,萼片及花瓣各為 5 片,雌雄同株;苞片針形,萼 5 裂,具腺毛;5 枚花瓣呈白或紫紅色,倒卵形;雄蕊 5 枚,雌蕊柱頭 2~6 分歧,玫瑰紅;花柱 3。
果實:蒴果長約 0.15 公分,種子黑色、細小,形狀多變。
特性:
小毛氈苔是台灣產毛膏菜科茅膏菜屬的草本食蟲植物。葉緣及葉面都長滿了細密的腺毛,細毛會分泌黏液捕捉小蟲,再以消化液將小蟲分解獲得氮素。夏至秋季開紫紅色小花,花莖細長,花會長的很高,這是為了要防止小蟲在採花蜜時,不小心被小毛氈苔黏到。小毛氈苔能行無性生殖,在葉緣長出小苗,利用葉片來繁殖。
植物圖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植物圖文大觀】
夏天的小野花
花卉欣赏 ﹙四﹚
中草药图片大全
夏天的小野花 二
败酱与少蕊败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