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ay2回顾 | 第二届心理咨询师执业论坛 #深耕专业 点亮生命

主题:“见习观摩”:见助人之事,习助人之心

专家:

史杰(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教程编委,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晶(心理咨询师、督导师、原点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


见习是新手咨询师执业之前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多咨询师存有困惑的部分。在第二届心理咨询师执业论坛直播间,史杰老师和张晶老师从宏观视角和一线经验切入,就见习的概念、意义、标准等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见习就是看、观摩,是咨询师把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提升对咨询感性认识的过程。两位老师一致认为,这是心理咨询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跨越的学习内容。但遗憾的是,过去心理咨询培训见习和实习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甚至是缺失标准的,在客观上也阻挡了心理咨询师张开嘴、迈开腿,真正走向执业之路。

对于机构和心理咨询师该如何践行实习,两位老师也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首先,见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系统的计划;还需要咨询师不怕犯错,取长补短;同时对于带教老师的水平和功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最后,两位老师还强调了见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伦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道路是漫长且需要丰富经历的,见习实习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让我们一同期待见习实习制度和标准的完善,帮助咨询师有更系统、更专业地成长。

主题:系统化学习是高效执业的必经之路:我在1879中的体验与思考
参与人:

徐西森(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咨商心理学会理事长)

吴小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和企业培训工作12年)

在第二届心理咨询师执业论坛直播间,1879学员吴小伟老师分享了她转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历程,这一路踩过很多坑,这些坑对吴老师来讲既是经验教训,也是资源,她建议新手想入行最好从系统性学习开始。徐西森老师则是科班出身,一路读到博士,学习心理学帮助徐老师实现了自我疗愈。

徐老师提到,走上咨询师道路之前,我们需要先收集好信息、全盘了解心理咨询需要做什么,最好能够获得系统化学习,碎片化式的学习很容易让我们原地打转,迟迟难以入行。随后,徐老师分享了台湾地区心理咨询师的系统化培养方案,1879项目正是根据这一体系设计而成。

吴老师提到系统化学习从专业理论和技能、个人内在成长和督导见习帮助她成长为专业咨询师,系统性学习下,她逐渐摆脱了自己的匮乏感和情感卷入,去看到生命成长的历程。吴老师也认同徐西森老师提到的系统化学习的关键是教学、实习和考核,从“知道”到“做到”,这是学习的内在要求。

徐老师还认为重要的是咨询专业知识、咨询专业能力的提升、咨询专业反思的深化。

吴小伟老师从过去经验出发,提议新人学习时要慢下来,静下来,要理解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此外要意识到,对来访者的关怀比流派和技术更重要。

最后,徐西森老师提到想要成为精熟且有效能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持续扩宽和加深个人心理咨询实务与能力,需要继续系统性学习相关咨询理论与心理学知识,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与丰富的人文素养,还需要持续反思自我、关怀他人和接受督导。

主题:如何成长为一名专业督导师

专家:徐西森(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咨商心理学会理事长)

徐西森老师首先向我们分享了心理咨询师的职涯发展,鼓励大家,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尽头不仅仅是资深心理咨询师,资深督导师,甚至成为机构负责人都可以是职业成长的重要一环。台湾地区已经推出了督导师的培训和认证,展示了成为专业督导师的路径。

 “经验不够,督导来救”。督导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大部分咨询师在咨询历程化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个案概念化不够精熟、或者出现了咨询师自己的个人议题、职业倦怠等困扰时,都会寻求督导。此外,没有困扰的咨询师也需要督导,即便是大师,在面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精进接案处理能力上的需求时,也会去寻找督导。

因此,心理督导师是个很重要的角色,而这个职业也是有广泛的市场需求的。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考虑成为一名督导呢?徐西森老师表示,当我们接个案已经驾轻就熟时,接受了相关培训,也梳理过自己的咨询历程和经验,并且想往督导方向发展,有了相关愿望和动力时,就具备了成为督导师的基本条件。

主  题:咨询师职业倦怠

分享人:林俊德(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博士,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

职业倦怠在各行各业中都会有,在心理咨询行业中也不例外。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博士、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林俊德老师莅临心理咨询师执业论坛直播间,就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林老师首先分析了心理咨询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其他行业相比,心理咨询是对人的工作,来访者会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价值观,不会按照心理咨询师的脚本来进行调整和改变,所以这份工作会更难把握,更可能受挫和产生负面情绪。

那么咨询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呢?林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指标:是否有失眠、难以集中精力、对工作失去热情、习惯性疲倦等情绪耗竭的表现;是否感觉到自己的同理心有所下降,经常以消极、冷漠、嘲讽等负面态度对待身边的人等;是否有对工作失去兴趣、觉得工作毫无意义、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产生消极评价等成就感降低的表现。

如果有了以上的表现,就可能是出现了职业倦怠,那么就需要评估职业倦怠是经常产生还是偶尔才有,如果是前者,咨询师就要重新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咨询行业。如果是偶尔为之,咨询师可以通过寻求督导、寻求同侪支持、并做一些可能增加心理能量的事,帮助自己调整好状态,克服职业倦怠。

老师也建议,咨询工作结束后,咨询师要学会把工作放下,暂时抽离,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咨询师本身不是神,在咨询中被来访者打动或者激怒,流露出情绪波动也很正常,重要的是,一是是否能在咨询中真正真诚,二是能不能及时把这些瞬间转化为对咨询本身有帮助的资源。

主  题:伦理杂谈——咨询师执业中的自我保护

分享人:

刘军(北京安定医院主治医师,注册督导师)

张永然(法学博士、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余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第二届心理咨询师执业论坛,刘军老师围绕“咨询师执业中的自我保护”这个话题展开了分享。他先介绍了咨询伦理的意义,助人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有技术、有知识还不够,还要保证正确的方向,这是成为专业人士的必备条件。咨询伦理保障了助人工作的方向和效果,防止权力滥用。

张永然老师表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违反咨询伦理会影响到来访者的福祉,严重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接下来,刘军老师和余芬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帮助大家来理解咨询伦理的重要性,以保密为例,保密原则是咨询伦理的关键议题之一,与法律上的隐私权相呼应。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心理咨询起效的重要保障,而咨询关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这都离不开对保密原则的遵守。

张永然老师补充道,不遵守保密原则会伤害来访者,会动摇公众对整个咨询行业的信任,但保密原则也是有条件的,当生命权受到威胁的时候,就需要打破保密原则。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与伦理有关的问题非常考验咨询师的智慧、经验和阅历。

余芬老师表示,自己做青少年咨询时,会面临伦理困境,很多家长们都想知道孩子在咨询中的表现,但透露给家长会影响到保密原则,刘老师认为处理这类事件应该遵循善行和无伤害、诚信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五大原则。余老师还经常被线上咨询所面临的伦理隐患所困扰,刘军老师认为线上咨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咨询效果也受制于某些不足,比如安全隐私方面,和其他不确定性等。做线上咨询时,咨询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先与来访者在知情同意方面达成共识。张永然老师认为要做好线上咨询,就需要有诚信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可以为线上咨询提供底线保障。

张老师则给心理咨询师提出几点法律方面的建议: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法律意识,了解必备的法律法规,关注新政策的发布。咨询师要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就需要了解自己作为服务者的责任和义务,对民法典所规定的隐私权有足够了解。最后,咨询师要高度重视特殊群体(例如未成年人、老年人)的权益。

主  题:打破僵局,咨询机构获客的N个黄金法则

分享人:

李东风(心理咨询师,和计划·心灵工坊负责人)

郑姣(成功之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白银亮(郑州奇才心理创始人)

对于咨询机构来说,获客是永远的难点和痛点。大会第二天,围绕这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几位老师展开了真诚的分享和讨论。

白银亮老师提到,心理咨询师开设咨询机构需要两条腿走路——专业和运营,运营的核心是营销,营销的核心是引流。咨询师要有流量思维,先用免费活动把流量吸引过来,然后再好好维护潜在成交客户,还需要有产品思维,学会服务客户。

李东风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在获客方面的经验。第一,某团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运营平台需要设计足够过的活动,有足够丰富的经验;第二,从他做了很多次沙龙的经验来说,发现沙龙很难直接转化个案,因为沙龙和咨询的需求很不匹配,但是沙龙可以让参加沙龙的人邀请朋友亲戚来咨询;第三,直播对获客也有一定帮助,即使直播内容很简单,长期开播也会有利于建立信任,对引流有帮助。

李老师也谈到了获客的两大误区,第一,除非自身有特别的内容优势,否则不要盲目做IP;第二,不要以为咨询中心只能做咨询,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你需要用足够多的产品线去覆盖他们的需求。

场别:会场一
主  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破”与“立”

参与人:
黄政昌(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
周建军(全国品格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学校管理者 )
斛藤(心理咨询师,高中心理老师)
敦晓雯(中学心理教师,学生活动指导教师)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着家庭、国家、社会的未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一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黄政昌老师,和学校管理者周建军老师,中学心理教师斛藤老师和敦晓雯老师进行了一场多方会谈,深入讨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破”与“立”。
四位老师首先为我们展示了学校心理健康老师的主要工作内容,除了设计和完成心理健康课程,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定期开展团体活动外,评估和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家长合作、促进家校共育,也是心理老师工作的一部分。黄政昌老师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机制和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模式,为大家带来了新的工作思路。
同时,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教学与心理咨询的双重工作任务,部分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重视,双重关系导致的学生信任问题等,这些都给工作造成了一些困扰。
最后,老师们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是急救药,而要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和学科教学中,改变学校的教育生态,能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价值感、安全感、幸福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主  题:青春期少年与父母的心理碰撞与成长陪伴
专  家:黄政昌(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

青少年时期是“麻烦”的一个阶段,青少年的个案往往也是最难的个案,他们往往是非自愿个案,咨询还要先从父母入手。黄政昌老师提到父母和孩子修复关系是重要的前提,建立关系后,心理咨询师就能有机会提供有效帮助。咨询师要有系统观,要学会和同僚、社工等群体合作,这样才能使干预更加有效。
黄老师提到做青少年咨询时,要去尊重他们的观念,要和青少年去讨论,不能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以暴制暴,这会带来更严重的反弹。如果想要成为青少年领域的咨询师,就要去了解青少年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了解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策略,以及青少年咨询的必备技术,还要学会用系统化概念来评估青少年个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辨别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中的洋垃圾?!
真相—心理咨询师行业内幕
心理咨询师百万她取顶尖400 10万人次咨询疗愈心灵
药物 法律 案例写作 伦理
心理咨询师可草根出生,但不可草根心态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