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座右铭”原来是酒具


  刘绍义

  “座右铭”是刻在座位右边用来鞭策自己的铭文,或者是指写在座位旁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但在很早以前,“座右铭”却是一种被人们称为歌器的酒具。

  “座右铭”源自仰韶文化的一种带双系圆锥状的盛水陶器,古人用它从深井中打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陶器就演变成了一种带双耳的青铜容器,这种容器非常特殊,它空着的时候就呈倾斜状,装上适当的水就自然转到正位,一旦装满水,就会倾覆,水全都洒出来,滴水不留。有点类似现在的“公平杯”、“不满杯”等。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常常把它放在座位右边,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给他建庙时,在庙堂之上也置放了这种器物,以示纪念。

  有一天,孔子率弟子到齐桓公庙里朝拜,见到了这种器皿,不知道是何物,问了庙里管香火的人后,才知这就是歌器。孔子虽然没有见过歌器,但知道歌器的名字和来历,便当场给弟子讲了当年齐桓公置歌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并告诉弟子,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骄傲自满必然会招来损失。

  孔子回去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位右侧以警戒自己。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歌器,做得也非常成功。

  后来,这种歌器就失传了,人们改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座右,再后来就直接把文字刻在自己的座位右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还有白居易《<右铭>序》:“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这些名副其实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常常用到。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都曾经作为“座右铭”来激励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贴]孔子与“座右铭”
最早“座右铭”是种酒具
座右铭的来由
座右铭古今谈
“座右铭”之由来
座右铭大全——有关于学习、个人励志、人生感悟经典的座右铭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