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退休待遇
陈 好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回权利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在宋、元、明、清时期,延续以往的一些办法,并分别实行了一些新的安置措施。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句。
汉、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实行七十而退休的规定,到了明清两朝则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到达退休年龄之前也可以提前退休,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意即若身染疾病或者受伤者,虽未到退休年龄也可以退休请俸;明朝亦有规定,老疾不能任事者可随时办理退休,软弱无效能的官吏可随时勒令退休。
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问题。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从称谓上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敲锣打鼓,送归老家。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则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宰相宋璟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明朝初期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叶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清朝基本按照明朝的退休制度执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代官员在职及退休后待遇
告老还乡、致仕、古代的退休制度
古代官僚制度“告老还乡”的真谛
漫谈古代退休制度
明清时期官员退休制度十分完善,不但能保障晚年生活还能服务社会
古代官吏退休后,都怎么养老?从退休制度入手,剖析古代养老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