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聚丙烯捕捉闪电

科学与艺术

用聚丙烯捕捉闪电

雪杉非狐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06日   12 版)
闪电的形成 希克曼等人借用500万伏的高频高压粒子加速器为聚丙烯塑料块加电压,使聚丙烯塑料块内部积聚的电荷达到100万-250万伏。然后,用锤子轻敲钉子接触塑料块,不到1微秒的放电时间内,电子在塑料块中飞速向钉子移动,放出的热量熔化塑料,留下永久的闪电轨迹。
在内部已形成闪电轨迹的塑料块附近设置深色背景和适当的光源,就能重现闪电的光芒。
“电击化石”(Shockfossil) 由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托德·约翰逊创作,通过事先在有机玻璃板内雕刻一条狭窄路径,大量电子瞬间涌入“捷径”后,密集热量形成的形状便永久留在了玻璃板上。他使用多个聚丙烯塑料块配合各色照明光源,得到了更加绚烂的图样。

    闪电虽然让人心惊胆战,但那稍纵即逝的线条却令人着迷。闪电击中的地面会留下“李庭博图”(Lichtenberg Figures,1777年由德国物理学家 Georg Chrisoph Lichtenberg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与闪电在空中的轨迹十分类似。高电压在绝缘材料内放电时也会产生“李庭博图”,美国退休电气工程师伯特·希克曼(Bert Hickman)和物理学家托德·约翰逊(Todd Johnson)等人就用这个原理用聚丙烯塑料成功捕获了闪电,并制作出星星、橡树、太极等夺目的造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聚丙烯捕捉闪电 | 文艺科学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唯一能放进微波炉的塑料——聚丙烯
物理学家打台球,牛B哄哄带闪电了!
带饭一族必看 你不得不知道的微波炉热饭常识!
塑料瓶不适宜装醋
《物理学的未来》:300位物理学家描绘未来百年人类命运的轨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