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期辍学也是“闷死”男童的凶手
长期辍学也是“闷死”男童的凶手
  • 2012年1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成绩不好,不想读书”不能成为拒绝教育的借口,孩子辍学一事,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责无旁贷。义务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个体的自愿选择,而是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几天前在寒冷中死于街头垃圾箱内的五个贵州毕节男孩,身份终于被确认,多位当地民政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因为这件事被停职处理。这五个年仅十岁左右的男孩中,有四位是辍学儿童,令人诧异的是,尽管老师也曾屡次动员孩子去上学,但均被以“成绩不好,不想读书”为由拒绝。几个孩子长期辍学,是这一事件中值得关注的大问题,也是悲剧得以酿成的一个重要背景。(本报今日A16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成绩不好,不想读书”都不能成为拒绝义务教育的借口,孩子辍学一事,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责无旁贷。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保障这几个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让他们按时入学完成义务教育,也是家长们不能推卸的义务。“成绩不好,不想读书”仅仅是几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判断,如果管理部门和家长们藉此就放任他们辍学,那么严肃的法律法规,岂不如同“儿戏”一般?
  遗憾的是,类似的状况决非孤证。据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韩清林透露,近四年来全国小学辍学率大幅度回升,2011年辍学生已经达到88.3万人,与1999年前后的辍学水平大体相当。与此同时,国家对教育投入却是逐年增长的,义务教育也早已进入了“免费时代”,在办学条件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为何还有这么多孩子辍学,谁该为此担责?孩子辍学的原因可能很复杂,表面上可能是孩子厌学等原因起决定作用,但不能把辍学的板子打到孩子身上,而应该打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身上。孩子惨死在垃圾箱里可能有偶然性,但如果没有长期辍学这个事实,发生这种惨祸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希望通过这一事件,引起我们对辍学现象的高度关注,真正强化地方政府和家长对义务教育的责任,通过严厉的问责,把孩子辍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义务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个体的自愿选择,而是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适龄儿童辍学率回升,意味着可能产生近百万新文盲,这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如果听之任之,那无异于自毁长城,毁掉了这些孩子和家庭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严肃处理了多名责任人,但毕节官方仍然将这起事件定性为“意外事故”,确实,事故本身有某种偶然性,但偶然的背后是必然——对孩子长期失学听之任之,最终酿成恶果。从这个角度说,五个孩子闷死垃圾箱的惨祸,确为责任事故,这个责任,首先就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责任。
  这再次提醒我们,搞好义务教育绝非简单地加大投入,更需明确相关部门和家长们的责任,将法规的效力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在事后深表痛心亡羊补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毕节五个孩子闷死垃圾箱前最后的存照被奇迹般找到|家有宝贝
贵州5名流浪男童疑因垃圾箱中避寒被闷死
贵州毕节5名流浪男童躲垃圾箱避寒被闷死
贵州毕节多名官员因五男童闷死事件被处理
美丽中国"容不得孩子受伤害
4岁男童幼儿园上吊身亡,却排除他杀,凶手竟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