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务印书馆:百年老店的涅槃重生
商务印书馆:百年老店的涅槃重生

    百年老店探索数字化出版路径

    □□  本报记者 刘妮丽                    张晓东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堪与北京大学媲美的文化重镇。“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是商务印书馆的立馆宗旨,在商务印书馆创立之初就已提出,在100多年的发展中这个文化担当始终不变,这8个字已经转化为一代代商务印书馆人的工作基因。如今,伴随着高新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这家百年老店开始探索新的出版路径。未来,商务印书馆的品牌之路,尤其是在数字化上该如何重生?

    百年文化摇篮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现代出版开始的地方。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在中国出版史乃至文化史上创造了诸多第一:出版第一部语法学学术专著——《马氏文通》;出版第一部中英文对照排版印刷的英语教科书——《华英初阶》;出版内陆第一部英汉字典——《商务书馆华英字典》;第一个使用纸型印书;第一个作为文化企业引进外资;生产制造我国第一部汉字打字机等。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文化的摇篮,在其发展历史上培育出一代代优秀文化工作者。这里的员工有张云集、王云武、沈建军、吴玉之;这里的作者有严复、郭沫若、巴金、老舍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商务印书馆”5个大字。现在,商务年出图书800种左右,其中新书350种左右,重印书450种左右。据近几年开卷图书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外语文辞书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05年全年出版码洋5.4亿元,利润超过5000万元。各项指标在全国综合性出版社中均位居前列。2011年全年出版码洋和利润在全国综合性出版社中位居前列。

    商务出版社100多年来累计出版图书近5万种,持续长销的品种比例达10%。从2007年来看,4000余种动销品种中,新书占10%,再版图书占9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超过10%;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的品牌图书,其产品生命周期达几十年之久。

    商务印书馆近两年主要做的就是文化整合。商务印书馆提出“文化民生——从《新华字典》开始”,可见,做出版最终就是在做文化。

    数字化探索

    2002年底,商务印书馆提出了“四化二网”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即办公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资源数字化、商务电子化,外部互联网站建设和内部局域网建,致力于打造一个在全国出版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的数字化业务与管理平台,建设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搭建整体统一的数字内容出版、管理和营销平台,开展电子书、在线数据库、数字期刊、按需印刷、在线教育、网络出版、手机搜索等各类数字出版、多媒体出版、移动出版业务和数字内容分销业务。综合开发利用商务历史和现代出版资源,整合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英语世界》网络学习平台、《东方杂志》数据库、《汉语世界》网站等已建、在建和将建的数字出版平台,搭建统一的商务印书馆知识搜索平台。建立商务印书馆数字服务平台,提供相关网站支持平台。

    从2002年起,商务印书馆成立了北京商易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易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勇成了老店数字出版的“掌舵人”。商务印书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出版理念:品牌、分类、主导。当亚马逊kindle、汉王电纸书、北大方正文房、方正Apabi电子书图书馆,从终端到内容形成生气盎然的电子书市场时,商务印书馆也投身到了电子书中,但刘成勇说:“电子书虽然名声好听,但出版社与数字出版商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如方正Apabi公司一年能挣1亿元,而我们作为内容提供商赚到的数字仅是2万至3万元,投入大却换不回直接的经济效益。”

    内容为王

    商务印书馆把有着百年历史的资源重新开发,并以数字化形式给读者呈现出来,这正是数据库成为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化的成功关键。

    商务印书馆通过对历史资源的数字化,建立了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历史资源互联网售卖、手机出版、按需印刷等多媒介营销模式。在业界仍困扰在网上书店与电子书如何能更快形成盈利模式时,商务印书馆却赚到了在数字出版上的“第一桶金”。2007年,商务印书馆把刚刚以1904年创刊的《东方杂志》做成数据库时,定价8万元的这套数据库仅在一个月内就卖出4套。目前商务印书馆的产业链由著作权人、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提供商、网络传播者及读者构成。在数字出版条件下,内容资源仍然是出版机构最好的资产。

    商务印书馆被称为“工具书王国”,《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都拥有众多读者。商务印书馆可以提供总计1000种工具书,手机用户如果能实现在线查找收取,将会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中国有6亿手机网民,即使以500万使用用户购买计算,一年收取50元,一年就可获利5000万元。对于手机工具书的销售模式,刘成勇已经有了广阔的经营思路。“工具书与手机的合作可以采用软件下载、飞信、手机嵌入等。”如今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东方杂志》数据库等名声在外,它们的成功实托“祖产”殷实之福,又赖定位明确之功。

    其实商务印书馆并非最先启动工具书在线业务的出版机构,但商务版的工具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优势可以延伸到数字出版领域,从而为读者提供规范与权威的信息检索。同时,在资源加工上,商务印书馆有着技术厂商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商务印书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将会形成品牌效益,从而抢占市场。

    对于这家百年企业,其创新精神在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注解。对于未来的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之路,刘成勇希望能多尝试一些新的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丨进击的商务印书馆
于殿利:自觉融合——百年商务的观念转变与实践突破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纸质工具书掀起红色数字风暴
热点解析 | 数字复合出版技术与数字复合出版工程
辞书怎样走好数字化新路
揭密 | 这家120岁的出版社 出版了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 你肯定看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