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调研”回归正位

  任炳

  调查研究,一直被我们视为神圣的工作,先辈伟人们对此留下不少经典言论,诸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以及“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基本功”,等等。这些思想至今仍然散发着真理的光芒,成了我们的座右铭。然而近些年来,虽然调查研究还在被不停地倡导,但它实质上已被淡化了、虚化了、泛化了、模式化了、扰民化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所谓“调研”,有的已经变味了。

  何谓淡化?就是重视程度大大减弱,实质性调研逐步减少。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往上跑”比“向下看”更有“实惠”,开会、发文件比深入基层更有“效率”。因此,对于费时吃力的调查研究工作是表面上倡导,实际上尽可能简化、弱化。于是乎,现在很少碰到过去常见的地区、部门主要领导蹲点调查,由他们带一两个助手走村串乡,少则数天、多则数月的调查研究也似乎绝迹了,代之而起的是走形式、走过场的所谓“调研”“蓬勃”发展了。

  何谓虚化?就是只图虚名,不求实效,不愿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不主动积极地迈开双腿深入群众。能和群众推心置腹,使之讲真话讲实话,敢提尖锐的批评意见,并在不同意见之间能展开争论的、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更是不多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到事先安排好的地方走一走,念一念秘书先行写好的讲话稿,下边再把准备好的汇报稿讲一讲。至于能否了解到真实情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天知道!

  何谓泛化?就是把了解情况的常态性视察、听取意见的一般性座谈,把对困难群众的关怀性探视,以及给予一线工作人员鼓励性慰问等,都说成是“调研”。说的绝对一点,就是把离开办公室的一切公务活动,都尽可能挂上“调研”这块亮丽的牌子,在报纸上鼓吹一下,电视上显露一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说已经深入基层了,接触群众了,听取意见了,研究问题了,解决矛盾了。

  何谓模式化?就是领导“调研”程序化,形成了“人人一样,上行下效”的模式。最常见的程序是:充分准备、选点定位、严密保卫、座谈开会、家庭安慰。具体来讲就是,行前要“通报”所到之处,要派人先行采点择路,要组织好随行队伍,要准备好讲话稿和发言稿,要协调好就餐菜谱、休息宾馆。“调研”过程中,还必须安排能展示领导人“亲民”和“爱心”的活动。领导人深入基层,特别是直接进入平民家庭,在最初几次也是让人很感动的,可是一旦模式化了,特别是上行下效了,就变成上面精心安排、看重宣传效果,下面弄虚作假、追求领导满意的形式主义。为什么有些领导人在“调研”途中,突然决定改变目的地,或者在住地微服私行?就是想摆脱这种固定套路,了解点真实的社情民意。

  何谓扰民化?就是领导人一动,前呼后拥,层层陪同,“大将出朝,地动山摇”。有的封路堵口,加剧了交通拥堵;有的上下动员,突击整顿街容村貌和社会秩序;有的组织群众迎送,打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安排吃住娱乐和安全保卫工作,更是劳民伤财,把一件常态性的、为民利民的调查研究工作,变为民怨时起,助长形式主义之风的活动。

  有人说,这样的“调研”已经脱离了正轨,沾染了腐味,不无道理。因为,形式上的亮丽被放在首位,“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被忽视,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则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然而,事物的发展一旦走向极端,就会产生变革。调查研究脱轨、错位,也必然产生呼唤其回归正位的声音。前不久中共中央发出了改变作风的8条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要改进调查研究”。政治局委员“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8条规定”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群众的热情欢迎,就是明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研还是“作秀”?领导去哪儿、听谁说竟都有“脚本”
随笔||少点作秀好不好
大兴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让华而不实的“浅”调研走开
调研贵在实
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