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祖母的红糖稞
祖母的红糖稞
林筱瑾
  林筱瑾

  因祖父早逝,祖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带着姑姑和父亲离开家乡福建到上海谋生,擅长闽菜的她,很快就在同乡的圈内小有名气,靠辛勤劳作独自养大两个孩子。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也有缘娶到同宗同族的母亲,只因祖母不擅沪语,福州话就保留成为家中的第一语言。

  当年祖母总能以普通的食材翻花样做出精美的菜肴,在配给供应的六七十年代,饭桌上不时能看到家中自制的油酥肉松、扁肉燕、鱼圆、红糟米酒……她给予的家乡美食的记忆贯穿着我整个童年时光。最难忘的当数红糖稞。

  印象中,福州每每寄来灶糖灶饼包裹之时,祖母就开始在晒台搭出的厨房里忙起做过年吃的红糖稞了。当路边的梧桐树结出毛栗子、秋风刮得树叶沙沙作响的时候,祖母带回园丁剪枝后的树杈在晒台上风干备用,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水泥纸筋灰,将锈了底的搪瓷面盆捣鼓一番,变戏法般垒出一个柴禾炉灶。

  腊月到了,凭证供应的年货一一购置齐备,其中有做稞的红枣、花生、糯米、核桃。随后,祖母搬出藏在板桌下的石磨,糯米放进锅内浸上三天两夜后,被一勺一勺小心地舀进洞里,转动木把手,汩汩的白色米浆顺着石磨边缘如瀑布般淌下,汇进沟槽流入槽口绑紧的米袋,不一会就将浸在水中的白米袋胀得鼓鼓囊囊。寒风中磨子里发出的嗡嗡清响听来像迎接除夕到来的欢唱,我用冻红的手抢过木柄像模像样地帮祖母磨上几把……

  稍后,米浆加入家乡特产红糖板和水拌成浅咖色浓浆,散发着清香被倒入垫满粽叶的蒸笼。之前手工打造的面盆底柴禾灶登场了!引火、吹拨、火苗就在柴禾间蹿了上来。只见祖母熟练地添柴、拨灰、加水,复杂的过程一气呵成。一会儿,枣香的蒸汽弥漫在弄堂上空,经个把小时的大火蒸煮,糖稞就做好了,不费一分煤气全天然的制作!过节前好客的祖母带我走街串巷捎给亲友们新出炉的甜点品尝。听着他们用熟悉的乡音拉家常叙旧,对故土的神往油然升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丝好美味(散文)
大地上的柴火
街头有香香的烤玉米
开门头件事
散文||美丽老家
集成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