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抢跑”与厌学
“抢跑”与厌学
康 定
  康 定

  今年新春开学,市教委颁布小学“零起点”教学新政,不许在教学上“抢跑”,纠正应试教育偏差抓到了要害,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抢跑”的危害,在于容易造成孩子厌学,一旦幼小的孩子开始厌学,要纠正不知要花多少力气,很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想想吧,如果一个小孩摇摇晃晃刚学会走路,你在他肩膀上压一根扁担,他是不是马上被压趴下了?说不定他以后就不敢迈开步子,更谈不上快快跑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要和他的心智发育阶段相适应,没到那个阶段就加重负担,他会学得很累,很容易失败,更会受到“我很笨”的不良心理暗示。孩子的学习如果长期缺乏愉悦感和成就感,只有疲倦感,厌学情绪就会产生。迷恋“抢跑”,就是让孩子背着超过他心智的负重去跑。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子,会被一根轻轻的扁担压趴下,但小孩长成小伙子后,挑起扁担就能健步如飞!没到那个阶段,孩子学得很累,等到了这个年龄段,他很快就能领悟,也许能顿悟,突然就豁然开朗了。所以,“抢跑”对孩子来说,是有害无益的。

  “抢跑”的心理,和“抢黄灯”相类似,就是怕吃亏。别人家的孩子“抢跑”,我的孩子不是吃亏了吗?不吃亏的。“抢黄灯”容易出车祸, “抢跑”容易厌学。“抢跑”好比是负重跑,跑一时行,跑一世,可能吗?一旦孩子因压力太大而厌学,那才亏大了。学习要想有所成就,只能是终身学习,这是长跑,比的是后劲,谁的后劲足,谁就能最终领先出成果。怎么能让孩子后劲足呢?,要让他充满兴趣,让他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幸福感,不能是疲倦感对立感。在一定的心智发育年龄,让学习保持一定的合适度,不给孩子超出年龄的难度和压力,孩子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学习过程中的艰苦就变成了甜蜜,孩子就会以苦为乐,甘之如饴,就永远不会厌学了,肯定能有所成就。所以,学习的难度只能是随着孩子心智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加大,学龄前儿童,最好的学习就是玩耍,是在玩耍中学习的。搭积木的小手,肌肉都没长好,一定要他去抓笔杆,姿势一定是错的,上学以后还得老师去纠正。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的是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特别杰出的领军人才,“抢跑”恐怕也是原因之一,“抢跑”会造成厌学,会造成后劲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特别是美国,小学里学得很轻松,中学稍稍难一点,到了大学,孩子长大了,心智年龄成熟了,学习压力就大大地增加,学习就变成非常繁重,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读完老师指定的书,是很累很累的,恐怕要流一身汗才行,但大学生已是成年人,能够承受较大压力了,也到了渴望出成绩的年龄了,他经得起这种苦。而我们的教育呢,反着来,幼儿园读小学一年级的课,小学高年级读中学的课,高三是最苦的,要准备高考,没完没了地做练习题,大学的课都要“抢跑”着去学,孩子们自嘲是“判了一年有期徒刑”“过着不是人过的日子”。而一旦考进大学,尤其是大学一年级,“抢跑”变成“不跑”,读书之轻松,就像是在过退休生活一般,学什么?学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这倒是幼儿园应该学的。

  我们的教育,能这样吗?要改变,其实也不难,只要不“抢跑”就行,让孩子在合适的心智年龄,学合适的内容,做合适的事,这叫尊重教育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教十年幼师:我不会让孩子3岁去幼儿园,3方面分析很有道理
开学 | 晚一点上学是给孩子最好的准备,尤其是男生,9月份以后的别着急
“夫妻之间,年龄相差多少岁最合适?”过来人说出了大实话!
幼教小学化之谬
学习好的孩子要比聪明的孩子更有后劲!
宝宝上学时间划线有变化,七八月出生的孩子有福气?不见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