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动小亭
流绪
风动小亭
孟德明

  一度,我对于亭的印记,总被明代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镀染着。那时,就觉得亭子最宜建在花园的。几根木柱,画栋雕檐,端坐间,看花惹蝶舞,迂回的小径没入青草深处。就如杜丽娘游园所见,是莺声啼遍,牡丹开尽,遍山红了杜鹃。再有,就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了。汤老先辈写得很是婉约,寥寥几笔就让人沉醉其中。但亭子周边是缺不了柳的,春天袅袅地吹来,就见万千柳条摇漾得细细的线样了。“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出的不仅是齐整的叶片,还有柳的枝条,有的齐刷刷高举着,有的柔媚垂下着,每棵树都保持着同一姿态。有了纤纤柳丝的点缀,整个亭子也才有了生机。春天的巧手打扮得天地如此妩媚,而靠近的人又是青春年少,不惹得春心萌动才是怪事。

  慢慢地,就感觉这样的境界好是好,却只在书本中给人营造着梦想,总如一团云雾氤氲着,有暖意而近不得身。与现实毕竟有了点距离。

  那次,是个艳阳春色天,我们几个被春色招引着,相约走进了大山。这是一座峭石林立的山,我们在峡谷中穿行,一会儿凉风吹拂,一会儿又是热汗蒸腾。远处刚刚发芽的草木抹出淡淡的绿意。爬山是需要脚力的,尽管我们彼此鼓励着,兴致不减,还是有些气喘吁吁了。就在我们犹豫是走下去,还是停下歇会儿时,在眼前的山路边,出现了一个小亭。我们赶紧走了过去,停顿好,坐下,立马感觉到少有的怡然。僵持的腿肚子立马松弛,浑身的酸软得到舒展。一阵阵小风吹来,从耳际,从发梢,从脸庞轻轻拂过,如女人的手,那般温情熨帖。细看这亭子,在装修上该是最简易的,四根廊柱立起,上面撑起翼展的亭,但我们却感觉无比的惬意。就想,还是这样的亭来得实用,亭子不就是供人歇息的吗?

  回来查阅,果然得到了证据。这个亭子的“亭”字真好。形而上地,我说好,既是读音,也指字形。其中“T”多像矗立的亭柱。《说文解字》上说:亭,民所安定也。元代陶宗仪的《释名·释宫室》说得更为明晓: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想想我们的祖先真是智慧,“停”字本是个动词,加上个“子”,就产生了一个概念化的名词。

  说到“停”向“亭”的转化,还有个故事。据说,宋朝大将狄青当年为开拓南方疆土,曾强迫山东的百姓随军南下直到南宁府,充当拓荒的移民。那时南宁府很小,城外更是一片荒凉,极少人烟。艰辛的跋涉后,宋军来到一个亭子,狄青发现这里依山傍水,与南宁府只有一江之隔,水陆交通方便,便叫中军传令“停止前进”,随后,就让这些山东来的老百姓安顿下来。以后,他们落地生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生活下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拓开了一片家园。那时这里还没有地名,人们便把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起名为“停子”。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评价亭子:“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

  风动小亭。亭巧借景物又浑然融入景中,绝不因为自己的存在打扰自然的秩序。我倒觉得亭子的含义颇同于茶意,为什么茶楼都叫“轩”,在我以为叫“亭”该更合适。一天的劳作之余,找个茶楼,停下脚,散散心,若再相约三两志趣相投的好友,漫无边际地聊,海阔天空地想,该多么惬意。就想,如果哪天我开个茶楼,一准叫作“亭”。

  亭子作为建筑该是多么蕴藉,简捷又不简单,在与自然勾连中,遮风挡雨,又近在眼前,使人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妙处。清代剧作家李渔曾经在一个亭子前留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真是道出了亭所赋予的哲理。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生路,许多人都在忙忙碌碌的低头跋涉中,不看路,不问前方,错过了过程中的大好景致。到头来,留下的是莫多的遗憾惋惜,那才是人生的悲情。停下来,找一休憩处,不要心灵赶不上匆忙的脚步,要既安顿身体,又使心灵驻足。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愿有一方小亭,为你遮风避雨
校 园 一 角——陈永萱
倪瓒的世界,没有人烟。
疫期杂记--8 变废为宝 创造快乐
人生如寄,有亭小憩
云似昨,水如归,夜阑柱杖小亭西。(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