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社交”应用何以走红

不能评论转发,粉丝数量设限?

“反社交”应用何以走红(附照片)


如何将网络社交模拟甚至拉回现实社交的语境,困扰当下许多社交应用开发者。不少社交应用以设置好友上限,圈定好友亲疏程度等方法,控制网络社交的病毒式传播,让网络社交成为一种“聚焦”。但是,也有人指出,真正的社交需要身体和心灵的同时移动,宅在网络上的社交终究无法模拟并取代现实。
  本报记者 王磊
  不能评论或转发,不能关注或被关注,只能保存或删除,习惯了网络社交希望每天粉丝多一点、评论转发多一点的人们,看到这样的应用会作何感想?一款打出“反社交”旗号的照片分享应用,目前在欧洲十分流行,“发出一张照片-等15秒-收到一张照片”是这款应用几乎全部的功能,刻意延长的响应时间,几乎没有互动的操作体验,反而让这款应用成为科技潮人的新宠。
  各种各样以“减少粉丝数”“限定发言范围”“弱化互动”为卖点的“反社交”应用,眼下正在悄然崛起。既有评论说“火得莫名其妙”,也有人认为这是网络社交无处不在的渗透,给人带来社交压力的反弹——技术突破了空间限制,却制造了情感隔膜。反社交应用反的只是毒式网络社交,渴望的恰恰是正常社交的回归。
  
“反社交”与网络社交主流相反
  数十万欧洲用户,眼下正拿着手机通过一款应用程序随手拍随手发照片,并等待随机“飘来”的照片,却完全不知道到底是谁拍的照片,甚至也看不懂照片拍的是什么。不久前,英国的移动应用开发商以“反社交”为名,推出了该照片分享应用程序。这款名为Rando的应用,在短短2个月内,被下载超过23万次,上线分享的照片超过500万张,每天平均分享20万张。“看不懂这个软件的乐趣在哪里。”是不少海外应用评论对Rando的评价,因为无论从技术还是应用层面考量,Rando几乎都没有成功的可能。
  “反社交”的Rando界面十分简单,用户下载应用后,可以拍一张照片并上传,随后这张照片就会像漂流瓶一样被软件随机推送给另一位拍照上传的用户,而在15秒之后,发出照片的用户也会收到一张随机送回的照片。没有拍摄者,也不能转发照片,收到照片之后要么存下来要么删除,唯一能知道的信息是照片来自哪里。
  有评论称该应用如此无聊,就像在海边捡贝壳丢贝壳一样,除了浪费时间,其他一无所获。但是Rando却培育了大批忠实用户,并且整天开着这款应用拍来拍去,然后等上15秒,换来另一张很可能不知所云的照片。
  有互联网评论文章称,Rando之所以大红大紫或许正因为它标榜“反社交”。所谓“反社交”就是和当下朋友粉丝越多、评论越多的网络社交主流相反,主推禁止评论、禁止赞或弹、禁止在好友间分享、禁止分享到其他社交网络、甚至禁止好友存在……“反社交”之所以吸引人则是因为互联网将社交无限扩大,导致太多人为了社交“疲于奔命”。不久前,来自美国的一项互联网调查显示,美国青少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交困扰,导致产生厌烦情绪,直接影响到在Facebook上的停留时间。不少人甚至觉得,天天维护Facebook页面就是一种负担。网络社交建立之初,由技术带给人们的种种快感,渐渐因为见多不怪变得无聊。社交网站上的信息越发变得琐碎嘈杂,是否有必要继续网络社交,成为不少人开始思考的问题。
  
技术社交让人“疲于奔命”
  几年前,曾有位名人纠结于是该在新浪还是腾讯注册微博,最后他选择了腾讯,理由是粉丝多可以满足虚荣心。粉丝数量一直是社交网站标榜自身价值的重要指标,不过,粉丝越多真的越好吗?目前,包括国内社交网站在内的不少社交应用,都有推送“潜在朋友”的功能,通过交叉比对关注对象、个人介绍、谈话主题、好友圈,应用会推荐一批志趣相投、经历相仿的用户,这些人中有的可能真是失散多年的老同学、老朋友,也可能只是误打误撞谁都不是的家伙。
  美国互联网评论员李·西格尔就曾发文批评社交网站一心扩大用户朋友圈的野心。他认为社交网站不停发送“加我好友吧”的邀请,会给用户造成心理恐慌,是一种真正的“反社交”体验。“当我意识到回应我邀请的人中,没有一个是我有心邀请的人时,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李·西格尔在文中称,某款社交应用告诉他,系统已经自动给974个潜在联系人发出了邀请,“这意味着这款应用给我接触过的每一个人或组织都发出了数字邀请。”收到邀请的人包括律师、保姆、牙医,也有前女友、前女友的前男友、不再是编辑的编辑、不再是老板的老板,甚至还有已经去世的人。而在几天后的他参加的一个文学聚会上,一大群与会者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收到了他的邀请,并且注明“业务关系、专业联系”。更糟糕的是,有两个现实生活中的宿敌也收到了李·西格尔的邀请,当四目对视时,西格尔说读到的表情不知道是希望和解还是更大的蔑视。
  “我几乎记不得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之间的摩擦,但是互联网却提醒了他们,这里有个宿敌。”李·西格尔认为,社交网站没有“过去”和“死亡”的概念,哪怕你想息事宁人,虚拟空间也会用无形的记忆载体,顽固地和现实流逝对抗。
  “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一个没有遗忘的时代。”《大数据》作者维克托也曾预警社交网站很可能对现实社交和生活造成威胁,“记忆和遗忘的平衡被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打破,而互联网恰恰会记住许多人们不想记住的东西。Facebook每秒都会收到超过1000条请求,一代人甚至整个社会开始通过网络记忆标榜自己的存在感。没有遗忘或许会让很多人噤若寒蝉,或成为数字化记忆突然袭击的受害者。”而好友粉丝越多,被转发的几率越高,你的伤心和隐私也将越难被遗忘。
  
模仿现实社交遭遇困难重重
  该如何修正网络社交带来的弊端?那些漂流瓶般发送照片的“反社交”软件,在业界眼中不过只是刻意标榜的实验品,它们并不具备真正的社交功能,也并非真正的社交应用,真正将社交应用拉回传统社交语境的,反而是一些诸如Path的社交应用,他们以设置好友上限,圈定好友亲疏程度,控制网络社交的病毒式传播,让网络社交成为一种“聚焦”而非“失焦”。
  Path在创立之初,就打出非Facebook或Twitter模式,声称要为用户建立属于自己的“私人网络”。所谓“私人”首要因素便是一反网络广播式的以把粉丝数量当做炫耀,而是设定用户最多只能添加50个朋友。在一开始的宣传中,Path时常引用牛津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罗宾·邓巴的理论,认为人们能够应付的现实社会关系最大极限为150人,所以Path想做的只是和现实并列的朋友圈平行空间,而非肆无忌惮的可以对公众发牢骚、随意搞怪的另一个“虚拟人生”。Path的广告语十分煽情:“因为你的私人网络朋友仅限于你的50个最亲密的,可以信任的朋友和家人,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刻安心地贴出照片,无论其内容有多私密。在Path上,你可以做你自己。”
  不少互联网分析认为,没有“关注”和“朋友”系统的Path式的“小圈子社交应用”,往往基于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私密性比较其他想交友就交友的社交应用更强。如果用中国用户熟悉的体验类比,Facebook就像微博,而Path更像微信,后者反对的并非社交,而是陌生人的随意“社交”。你的言论你的照片你和朋友的对话,你生活轨迹的一切,被这些小圈子社交应用圈定在一定范围内,用户可以更精确地和自己的朋友交流,而非时刻举着喇叭对着人群喊话秀照片。
  不过,小圈子社交应用的“封闭”属性也成为其商业开发的绊脚石。还是以Path为例,在前三个月的快速增长期之后,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商业融资都开始放缓,有评论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恰恰是强调更亲密社交的“封闭”体验害了Path:“好友人数的上限,以及亲密好友的社交,使得用户不会无休止地将通讯录中的好友拉入这个平台,Path本身也因此失去了获得大量传播的机会。”一篇财经评论这样分析Path的困局。
  Path随后将原来50人的好友限制扩大到了150人,冲到所谓“社会关系最大极限”,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用户和资本的关注,同时通过“偷窥”用户信息计算用户之间的亲密程度,并尝试好友推送。此举遭到绝大部分用户的反对,称如此一来就是另一个Facebook或Twitter。一篇评论甚至冷嘲热讽:难道更多人开始喜欢将自己在不同社交网络上的活动汇集到一个平台做个备份?
  
回归社交需要“身动”、“心动”
  有必要考虑一下什么才是真正想要的社交关系,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拟空间。
  一方面,宅在网络的社交理念,让人们淹没在看似数以千万计的好友之中,但是这些粉丝好友却往往只是一个个代号,一对众的社交网络交流方式,让好友成为并不确定的听众,很多时候,网络社交已经成为新的个体日记。新媒体学者魏武挥告诉记者,互联网社交针对个体,需要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更新”机制,去接纳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的人们。不能让网络社交成为“无止境的积累”。同样,英国社会学者保罗·杜吉德也曾对媒体坦言,成为日记本的社交网络,很容易“让人们迷失在记忆细节之中”。而这种积累和概括,恰恰和现实社交背道而驰,后者不像前者那样强调“往事”,而是希望个体能够不被往事束缚,能更坚定地活在当下,并调整行为融入未来社会。
  另一方面,在不少社会学者眼中,“宅”在家里的网络社交模式,充其量只能模拟出社交的形式,并不能真正带来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的满足。首当其冲的就是眼下各种数字化节日祝福,在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数字春节、数字端午等应用插件,也不断遭遇冲淡传统社交体验,淡化人文关系的争议。社会学观点认为,技术能模拟“仪式感”,却不能用形式感满足情感沟通的节日内核,现实好友不是虚拟粉丝,有时间应该多见见面多说说话。学者批评,很多人错将虚拟的“见面”,当做交流的全部。社交成为应用插件,键盘鼠标的啪啪声,无法取代现实交流中的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甚至哪怕只是一群人凑在一起的嘈杂喧哗。“比如拜年需要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仪式感’并非一句问候语,而是小到一家人吃团圆饭,大到一个国家集体看春晚的心态和氛围。”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晓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字技术突破了空间限制,却制造了情感隔膜,“反社交”应用的走红,是意识到这种隔膜后的一种情绪反弹。真正回归社交,需要用户回归现实,不仅心动更要身动。
  
相关链接 弹性社交可近可远、亲疏通吃
  实例:Color图片分享软件Rando图片分享软件位置分享社交软件
  理念:没有好友圈,无法评论,随机查看周围不确定人群的照片
  弹性社交利用地理位置、图片,特定事件、标签等,将关注同一事件、处于同一场景,以及基于同一需求点的人通过群组的方式划分,进而实现社区的构建。“弹性”逻辑中人与人的真实关系可强可弱——既不是Facebook、QQ那样的双向确认关系,也不是类似Twitter的单向广播式关系。因此,弹性社交主打的是既能与认识的人一起使用,同时也允许把完全陌生的人分在同一个群组的“通吃”。
  Color是这一概念的首创。它以地理位置为中心,依据真实关系的亲疏远近,自动划分、建立相关群组;它还会判断用户对哪些其他用户感兴趣,随着时间这些情况又有哪些变化,当你对某个用户失去兴趣,好久没有互动后,他的头像就会变暗,不再明显。作为一个社会化的图片分享平台,Color强调不公开用户关系,用户无需添加好友或彼此关注,只需发布照片即可。它会将你在某一地点拍的照片分享给周围100英尺内的所有Color用户,同时你也可以浏览附近用户拍摄的照片。
  自上市以来,Color并没能获得用户的认可,不过它确实是概念上的突破,基于内容更丰富的照片,自动建立对应现实关系的社交网络,尝试从根本上解决虚拟与现实的对应关系。
  可以冠以弹性社交概念的应用,大致分成位置社交(微信和陌陌)、商务社交(幸会和在这儿IM)、兴趣社交(计划FM)等。就“弹性”而言,这些应用的“弹性”功能不强、限制过多、操作繁琐,内容和形式不够鲜活,再多的社交信息也难免干巴巴,难以满足用户内心焦急的社交欲望。
  
私密社交纵向深挖、专做“小团体”
  实例:Path社交软件Nextdoor社交软件Pair社交软件
  理念:限定好友人数,圈定好友范围,不求粉丝数量巨大求好友质量
  在社交网络里,主张与更多的人连接起来,因而衡量一个用户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人的关系网大小,但这张网中的大部分好友只是泛泛之交的网友,只有少部分甚至极少部分真正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
  Path限定一个社交圈内至多50个人(Path2为150人),用户则在这个小团体中分享自己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此,保证了每一个用户记录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大大提高社交网络的活跃度、粘性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同时不可不提的是,收到邀请的用户很难拒绝,因为被邀请进入一个仅有50人的小圈子就意味着一份信任和肯定。
  定位为邻居私密社交网络的Nextdoor,则为帮助小区居民拉近彼此,增进彼此交流,尤其是关于自家安全的话题交流。相比于娱乐化,它更贴近实用主,可以发送和接收紧急警报。在它的信息流里,可以看到关于哪家有旧家具、家庭用品及衣物出售的消息,甚至有时还会发布关于提供孩童看护和房屋出租一类的广告。
  新秀Pair则只针对情侣、密友推出。用户群组上限2人,即仅限一对一交流,除了发送文字、视频、地理位置信息、照片以及现场画出来的涂鸦外,还能设置共同日程,记录各种纪念日。为了能增加双方之间的亲密关系,Pair有两大特色发明——Thumbkiss,用手指在屏幕上“接吻”;“想你”快捷键,点击它就会传给对方一句话“Thinkingofyou”(想你)。不可不谓“异地恋的福音”。 戚佩佩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业化社交网络的兴起 | 36氪
不只是交友:社交网站如何超越Facebook
这个比微信更早做「朋友圈」功能的 App,在自己的骄傲中死去了
PIC那些事儿 | 互联网的那点事
浅谈“移动端图片分享” – 腾讯CDC
微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