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派《文昭关》

谭派《文昭关》


  □张强
  程长庚将《文昭关》带到了北京,大概唱得很红。他的三个弟子汪桂芬、谭鑫培、孙菊仙,都有这出,但是公认汪桂芬唱得最好。很多研究者认为,汪桂芬的这出戏最能代表程长庚的特色,而谭鑫培的演法也基本相同。
  但是,这个看法却和另外一个说法存在矛盾。据说,谭鑫培虽然也承认汪桂芬的《文昭关》很好,但认为他和大老板(程长庚)的演法还是有出入的。比如伍员一出场的【西皮散板】,大老板是唱“勒马停蹄威风勇,只见道旁一老翁”,但汪桂芬却唱“伍员马上怒气冲,逃出龙潭虎穴中”。谭鑫培则始终坚持用大老板的词。这一点,在言菊朋的唱法里得到印证,言的词是“勒马停蹄威风勇,道旁站的一老翁”。言菊朋以“旧谭派领袖”号召,他的老戏确实得谭派真传,这个唱法肯定是有渊源的。
  这样看来,汪桂芬的唱法确与程长庚有所出入,而与谭鑫培的演法也并不相同。但是,汪桂芬的《文昭关》实在太好了,大家争相效仿,也就逐渐把老唱法遗忘了。我们现在看到,上世纪初谭派名票孟朴斋的物克多唱片《文昭关》,基本是汪桂芬的路数。不久,很多谭派名家想到恢复谭派的演法,但是年月一逝,几乎没人能够知道谭鑫培《文昭关》的真正面目了。言菊朋想刻意地去做这件事,但连他也并不完全知道。他或许知道一半的唱法,另一半就靠自己的琢磨了。他1928年在胜利公司灌了一张《文昭关》的唱片,是剧中的核心唱段【二黄慢板】。细听这张唱片,谭派的味道并不浓,倒是给人一种感觉,是言菊朋在熟悉了汪派的唱法之后力图挣脱其牢笼,结果是既非谭也非汪。大概观众听腻了汪派的单一风格,对言菊朋的这个努力很赏识,当时就有“汪谭之间,有君一席”的盛誉。但是,这显然不是谭派,也许可以看作言派的一个滥觞。要知道,1928年时言菊朋虽已三十八岁,但下海不过五年,仍在以谭派标榜,还没想到自己的独创呢。余叔岩并不唱这一出。于是,谭派《文昭关》的唱法,也就在似存似亡之间了。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杨宝森跟自己的姑夫王瑶卿学了《文昭关》等伍子胥戏的剧目,开始演出全部《伍子胥》,再次唱红了《文昭关》。由于杨宝森是谭余派的传人,大家很容易认为,他的《文昭关》是谭派的格局。其实,杨宝森这出戏完全是汪派的腔,王瑶卿的弟弟王凤卿是著名的汪派传人,他教给杨宝森的就是汪派的唱法。如果我们细心对比杨宝森和汪派的《文昭关》,就会发现格局、唱词是基本相同的。不过,他对汪派的唱法以自己的理解和谭余派的原则进行了处理,就形成汪腔谭(余)唱的杨派《文昭关》了。比起言菊朋来,杨宝森距离汪派的唱法更近一些,自己的发挥要少,但是演出的效果却好得多。所以,从杨宝森唱红《文昭关》起,直到今天,这出戏居然就成了杨派的一种风格。不仅谭派的唱法被杨派所遮蔽,当年红遍全国的汪派唱法也竟然被取而代之了。
  尽管陈大濩曾经试图以余派风格唱出和杨派不同的《文昭关》,但是他也没有考虑到老派《文昭关》究竟该是怎样的面貌,只是把余派的风格渗透到汪派的格局里,也终于没有跳出汪桂芬的牢笼。
  应该这样说,在汪桂芬之前的老派《文昭关》唱法基本失传了,而谭鑫培按照老路演唱的《文昭关》也似被历史淘汰了。近百年来,一些谭派名家试图唱出的谭派《文昭关》,都只是在汪派基础上的自我创造,根本没有所谓的真正的谭派《文昭关》。但是,刘曾复先生得到王荣山的一个《文昭关》老唱法,和汪派完全不同。开始的两句【西皮散板】正是谭鑫培坚持唱的“勒马停蹄威风勇,只见道旁一老翁”,而全剧与汉剧的老本唱词也是一致的。虽然我们无法断定这个唱法,就是已经失传的老派《文昭关》,却无须怀疑它确有渊源。
  刘曾复先生传下的这个《文昭关》唱法,除了开始的两句和汪派不同而和谭派相同之外,还有其他较大的不同。其【二黄慢板】的唱词是:
  【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攒。想当年在朝为官宦,朝臣待漏五更寒。恨平王无道纲常乱,父纳了子的媳理不端。我父谏奏反遭斩,一家满门被刀餐。匹马单人弃楚藩,行至在昭关又有阻拦。到如今踟蹰在荒村馆,冷冷清清向谁言。思来想去我的肝肠断,今夜未过又盼明天。
  第二段【二黄原板】基本相同,但是第三段的差异就太大了,辙口也从言前辙变为衣齐辙:
  【二黄原板】鸡不鸣犬不吠月淡星稀,孤雁飞惊动了杜鹃鸟啼。黑暗暗背地里祝告天地,二爹娘在天灵细听端倪。保佑儿早到吴国地,借大兵杀平王灭却那费无忌。那时节方消儿心中恶气,大鹏展翅任空飞。叹爹娘叹得儿咽喉哽气,咽喉哽气,【散板】今夜晚寂寞更长偏遇着不鸣金鸡。
  其演唱的风格,也和汪派的黄钟大吕不同,而显得苍劲委婉,很有韵味。这大概因为王荣山的戏路和谭派接近,在一个和汪桂芬不同的本子中,很容易表现出一些谭派的原则和风格。当然,衣齐辙的唱词也比言前辙容易唱得有韵味,这一点奚啸伯就很有心得。还有最后的【西皮快二六】,伍员是先谢皇甫讷再谢东皋公,唱词也不同:
  【西皮快二六】伍员在头上换儒巾,乔装改扮往东行。临潼会曾举鼎,我在万马营中显异能。时来双挂盟辅印,运退深山草不生。多亏了东皋公行恻隐,请来了溧阳山前皇甫官人。我三人同把巧计定,皇甫官人假扮俺伍员去闯关门。【摇板】皇甫兄请上受一礼,【快板】多谢你施下这全恩。焚香顶礼不为敬,来生犬马当报恩。【摇板】东皋公请上礼恭敬,【快板】你是我伍员的活命恩人。但愿过得昭关境,一重恩报九重恩。伍员心中千般恨,【摇板】大胆且向虎山行。
  “多亏了东皋公行恻隐”四句的唱法尤其别致,显得玲珑剔透,谭派的味道很足。
  我们已经无法追究这个本子究竟是不是程长庚的老词,这个唱法究竟是不是谭鑫培的唱法,至少在目前,是没有任何实证材料的。但是,在诸位谭派名家苦思冥想地要唱出谭派风格《文昭关》的努力中,刘曾复先生的这个唱法的确可以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对这份资料多加玩味,是否可以重新唱出一个谭派《文昭关》,改变汪派、杨派牢笼一切的局面?我们现在希望繁荣京剧,是不是可以从已经失传的老戏中多进行些挖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的流派
京剧代表性作品——《文昭关》
京剧宗师——汪桂芬与汪派
“神伶”汪桂芬(上)
//@用户Tssgd:程长庚不是京剧大师...
悼念吴小如教授的去世,记录他在绝版赏析中的发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