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三经”<BR/>到“十四经”
从“三经”到“十四经”
古傲生
汉语名词很有意思,譬如有关经的专有名词,我们就能从“三经”数到“十四经”。
三经,一般是指儒家的三部经书。有说三经指《易经》、《诗经》、《春秋》,也有说指《诗经》、《书经(尚书)》、《周礼》。还有人认为三经指的不是经书,而是指《诗经》里的赋、比、兴或风、雅、颂。
四经,准确来讲是黄帝四经。1973年它在长沙马王堆出土,包含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五经,这个大家一般都知道,是儒家《诗经》、《书经》、《礼经》、《易经》和《春秋》五部经典的合称。五经还是中医名词,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六经,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乐经》,由于它已失传,所以一般都称五经。有趣的是,六经也是中医名词,医圣张仲景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七经,说法不一,是在五经、六经基础上,增加《论语》、《公羊》,或把《礼经》拆分为《仪礼》、《周礼》和《礼记》。道家和佛家的净土宗也有七经之说。
八经,指八种永恒不变的礼法,出自《管子·五辅》:“所谓八经者何?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九经,说法很多。像隋唐时以《三礼》、《三传》(《左传》、《公羊》、《谷梁》),加《易经》、《书经》、《诗经》为九经。宋以后理学盛行,四书中的《论语》、《庄子》以及《孝经》成为九经里的一种。《中庸》中也有九经之说,指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十经,照《宋书》的说法,是在《三礼》、《三传》等九经基础上,把《论语》和《孝经》合为一经,共十经。
十一经,跟儒家经典无关,是《管子》里的一篇文章。
十二经,一般指十经加《尔雅》,再把《论语》和《孝经》单列一经,合为十二经。有说指《春秋》,因其记载了鲁国十二公的史事。中医里也有十二经,是把六经细分化。
十三经,在儒家十二经基础上加《孟子》。十三经的说法自南宋以后盛行。
十四经,宋代以十三经外再加《大戴礼记》为十四经。十四经也是中医名词,指十二经加任、督两脉。
从这些“经”里,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看点一:儒家的经典是从少到多,一点点丰富起来的。
看点二:经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名词。
看点三:《管子》对经很重视,提出了八经,还有一篇文章叫《十一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知识:儒学十三经指哪些
儒家经典
儒家十三经指哪些?
三字经 译文和启示(二)
儒家是什么?
“经书和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