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粗茶淡饭
粗茶淡饭
  • 2014年0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许志杰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时候也不是“拿来”就行,如“食不厌精”就与“粗茶淡饭”有些不合。到底是“食不厌精”好,还是“粗茶淡饭”更好,让人犯糊涂。当然,放到不同的场景之下,每句话都会有不同的含义。在谈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时候,就应该“食不厌精”,而老百姓的餐桌上当然还是“粗茶淡饭”。这样说来两者也就不矛盾了,甚至还是互补,该精的时候就精,该粗的时候就粗,以粗为主。
  现今中国的民间社会,一个是娱乐,被人号称娱乐时代,用赵本山的话形容便是“让老百姓笑不行啊”。谁敢说让老百姓笑不行?于是,搞笑迅速成为了主角。再一个就是养生健身,广场舞大行其道自不必说,各色养生会所遍布大街小巷。虽然矛盾重重,有人把藏獒放进广场冲击跳舞的人群,有的养生不养人。但是,总的讲效果是好的,据说到今年年底,仅山东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将达到1700万,这个数字惊人啊。都说山东人吃饭粗,不讲究,却应了“粗茶淡饭”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养生还真的不能过于讲究。
  那么,什么是粗茶,什么才算淡饭呢?
  我感觉淡饭还是好理解的,不追求大鱼大肉,不追求过分的刺激食味,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烹饪上。就像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那样,到做饭的时间了,到自家的菜地里,拔几棵鲜菜,用井水一冲,切吧切吧就下锅了。就像海上打鱼的渔民,把一条鲜活的鲅鱼剁成几块,清水一煮就开吃了。有一个曾经很火的电视纪录片,把中国人的吃渲染得万分奇特,其实,那不是中国人的正常饮食文化,而是一种标榜,一种超乎寻常的故弄玄虚。作为故事是可以讲下去的,生活却还是要归于平淡,况且,其中的很多食料和吃法是不健康的。老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不长病,瓜果梨桃拿到手里一撮,或者在衣服上一蹭就开吃了。那些长寿的老人虽然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的喜欢吃一点肥肉,有的则对甜食情有独钟,但总的来说是随心所欲,不在吃的问题上刻意要求什么。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平淡,吃的也是平淡无奇。
  粗茶呢,可以从我们的制茶演变过程去说这事。著名的三国时代之前,喝茶形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不再是直接煮茶树叶子喝,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晒干就储存起来,而是开始制作茶饼。新鲜的茶树叶子被晒干后,再稍加软化团成茶饼,置放到阴凉的地方,利于长期储存。这应该是今天普洱茶饼的雏形。到了大唐帝国时期,茶文化被推广,制茶也有了一些规矩,团茶出现了。陆羽在《茶经》中记述,团茶增加了蒸和焙的工序,去掉了茶叶的生腥和生草味。同在唐朝,炒青茶出现了,这是现在绿茶最早的形制。书中多有“茶兴于唐,盛于宋”,所以宋代的茶叶基本是延续唐制,稍加改造为龙凤团饼茶。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是叫花子出身的乞丐,办事简单利索。他十分不解把茶叶团成饼的做法,增加程序,直接喝散茶就行了。为此朱元璋专门下诏废团茶,改贡散茶。接着有人拍马屁说喝散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之后就是我们今天喝茶时普遍沿用的“泡茶”的出现。这样一来,喝茶简单多了,把茶叶放到碗、杯、壶中,用沸水一冲得了,普及喝茶之事成为可能。大老粗朱元璋下令“废团改散”,粗茶应运而生。老朱也算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了。
  当然,这只是粗茶淡饭的第一层含义。人是铁,饭是钢,茶中自有“内蕴之神”,平淡的精神之韵,才是“粗茶淡饭”的“元神”。在我老家的村里,有一些精神十分矍铄的老人,八十开外依然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不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生活粗粗拉拉,日子过得可是有滋有味。有位86岁的老奶奶,自己照顾着身体不好的老爷爷,还种了三亩地,从不用孩子们帮忙。农忙时干完地里的活,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吃着火腿肠喝一瓶啤酒,然后再烧火做饭,饭后喝一杯浓浓的花茶。有一次我回家,看见老奶奶骑着三轮车拉着老爷爷去打针,就给她照了一张“工作照”。给老人送照片时,老人坚持给我钱,说“你也不易,洗照片也要花钱”,感动得我热泪盈眶。肉食者谋,粗茶淡饭者——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味中国
吴江三道茶
鸭翅加它一起煮,绝对鲜香,有一种你最熟悉的味道
散茶的出现
糖尿病老人不妨多喝六级茶
品读百味人生之——漫谈关于“品茶”这件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