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州方言中的舶来品

泰州方言中的舶来品

洋火

    言随文传,语随世变。泰州方言也不例外。从清末到民国,随着外族的入侵和技术文化渗透,中华民族接受西方的舶来品越来越多,它们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把黄头发、蓝眼睛的西方人叫做“洋人”,所以我们把从他们那儿引进的所作所为都常常会冠以“洋”字。因此好多舶来品名称前加一个“洋”字也就不奇怪了。那么就从衣食住行先开始道来。

    衣着方面因为完全颠覆了我们泰州奉行的汉服,把打领带、束腰束袖、裤子前方开衩的服饰叫“西装或洋装”,直到现在我们对那些服饰时髦、发型前卫的人评说为“他(她)很洋!”与洋装配套的拐杖叫“斯的克”,洗衣服的肥皂叫“洋碱”,洗衣粉叫“洋碱粉”等。

    食的方面很有意思,把煮食物的铝锅叫“洋锅子”,面粉叫“洋面”(所以泰州百年老厂泰来面粉厂人人叫它洋面厂),番茄称“洋柿子”,马铃薯叫“洋山芋”,点火做饭的火柴叫“洋火”等等。

    住房名称就更直接了,西式建筑叫“洋房、小洋楼”,房屋墙上的钉子称做“洋钉”,水泥叫“洋灰”。

    行的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称“钢丝车”,摩托车称“噗噗车”,还有人叫它“毛特卡”。

    俱往矣!年轻的泰州俊男美女们对前面提及的名称,可能听不懂甚至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泰州的老同志听了却颇为亲切,还可能报以一笑。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流逝,泰州话中对舶来品的称谓有些已经淘汰了,但是有些方言在老人群中尚在使用,那就让岁月来慢慢筛选它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钱就是妈(泰州方言小品)你听得懂吗?
爆笑东台,海安,如皋,泰州方言!
扬州和泰州,这两个曾经亲如兄弟的城市,如今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泰州赋》
对不起,泰州!
别找了,泰州消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