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第十七招 灵动:让叙述生出一些波澜

 【制标设的】

    学习在叙述中运用起伏跌宕手法,掌握一些促生文章波澜的技巧


    【趣味引入】

传说清代才子纪晓岚回乡探亲,乡邻中有家做小生意的怀揣惴惴之心请求其写副对联。不料纪晓岚二话没说,提笔挥洒: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先斩后奏。乾隆皇帝得人密报,立召才子回京责问。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承认这事属实。然后解释说,这家有三兄弟,老大开炮仗店,是为惊天动地门户;老二是集市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的地叫,是为数一数二人家;老三是卖烧鸡的,确实是先斩后奏。一番解释,说得乾隆忍不住笑了。小小一件事,几次生波澜,便有了吸引人的美学力量。

这样设波生澜的叙事,就使小小的故事有了灵动之气,横生了故事情趣。




    【问题讨论】

1.从上述例子中能够感悟一些写文章生出波澜的密招吗?

1)故设谜幛写乡邻请字,先着一怀揣惴惴之心”作状语,是为故设谜幛。为何要请纪晓岚写对联?根据后面的纪晓岚问也不问,挥笔就写,可见他们本就熟悉,甚至以前关系就比较密切,是儿时玩友也未可知。但为何又“惴惴”?试想,才子现今可是大红大紫,谁能料到他不是“人一阔脸就变”?但如果真的被拒绝了,那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也就不是充满智慧的纪晓岚了。真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在写故事时不妨仿照这种方法,故意设置一点谜幛,让读者感到扑朔迷离,看不出究竟,以形成波澜。

2)有意隐蔽。乡邻请字之前有一些事情没有交代,纪晓岚不问就写的背景情节也没有交代,谁告密,怎样告密,也没有交代,隐在背后的情节似乎比写出来的还多,但根据写出来的又能推出被隐藏的情节,这就形成了故事的波澜。而被写出来的情节又是潜在着能够使读者推出未写出的情节的。这就使语言具有了很好的艺术张力。在叙事时,如果不加取舍地一一说来,很可能是平铺直叙,没有艺术魅力,而故意隐蔽一些情节,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则能使文章陡生灵动之气。

3)措置情节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是按照时间顺序推进的,而写文章叙述这件事,则不一定要刻板地按照事情的原样来安排顺序。如果,把纪晓岚面对皇帝说的那些理由在前面就交代了,在后面皇帝责问时,就只能写一句“纪晓岚把他之所以要那样写的理由说了一番”,这样写,清楚倒是清楚了,但却失去了波澜,美感力量大打折扣。调动情节为形成叙事的波澜服务,可以前后倒置,切分取用,在整体上又有暗含的线索,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功底。


2.叙述文章能生出波澜,还有哪些诀窍呢?

    1悬念法。悬念,也叫扣子关子也就是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把文章读下去,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一碗阳春面》开篇写大年三十深夜十二点,母子三人来到北海亭面馆吃面。这么晚了才来,而且是三人吃一碗,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再写一年后母子二吃阳春面,又生一些波澜,再写又一年后三吃阳春面,阳春面变成了两碗,这又是为什么?读者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文章到此时才通过三人的对话交代了他们所遭遇的厄运。接着,又写母子三人十年没有来吃面,设下新的悬念:他们为什么没来?他们的命运怎样了?直到篇末,读者紧悬的一颗心才放下,为主人公战胜厄运而欢欣。由于悬念扣人心弦,全文显得曲折有致。


2误会法。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如《红楼梦》写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吉凶结果如何,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但刚巧发现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黛玉叩门,刚与碧痕拌了嘴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心里正有火气,况且她对宝钗的来访也觉心中不快,于是听到有人敲门便不予理睬。黛玉再次敲门,晴雯在屋里发话: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本就多愁善感,此时误会产生。接着,她又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越发气恼,越发悲戚。整个情节,误会连着误会,波澜赶着波澜,引人着急,引人入胜。


3巧合法。几件事情不期而遇”,引发许多悬念,生出诸多精彩。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作品,经常会有巧合,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开始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这是巧合,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又是巧合,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再写巧合。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巧合连连,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4抑扬法。为了赞扬而先贬抑,为了批评而先赞赏,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均为制造波澜的好办法。如唐弢的《琐忆》,回忆鲁迅,先使用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再逐一解除先前的这种误解,推翻了听来的别人的议论。表现鲁迅对青年的平易近人,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等,那确实是很有脾气、也很爱骂人的。文章前抑后扬呼应,形成了叙事波澜,既写出了对鲁迅的真实崇敬之情,也暗示清楚,社会上对鲁迅有些误解的原因,更加显出鲁迅的人格高尚。


5虚实法。写眼前所在的事物叫实写,间接写不在眼前的事物叫虚写。为了把人物或事件写清楚,显示出意义,常常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开头不直接去写藤野,而是旁笔异出,对清国留学逛公园、学跳舞进行冷嘲热讽,批评他们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由此来表现自己对东京的失望。以此显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藤野的崇敬。便是以实带虚的写法。孙犁的《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的刻画,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有情趣。


6相错法。在记叙时,时而顺序,指明事件的发展方向,时而插叙,交代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使文章有进有退,有起有落,有逆有转,变幻多姿,活泼有致。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开头倒叙,概述苏教授在招生考试中发现一件奇怪的事:陈伊玲初试时成绩优异,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接下来补叙这件奇怪的事情的原委。再用插叙,叙述苏教授从陈伊玲的弟弟口中了解到他姐姐由于抢险救火、整夜不眠而影响了嗓子的真相。这里的插叙与前面的倒叙、补叙结合起来,在结构上形成摇曳多姿的态势。


7张弛法。叙述故事情节时,时而节奏快,气氛紧张,时而语气舒缓,气氛轻松。或张或弛,使文章跌宕生姿。如孙犁的《荷花淀》,前面部分写水乡,风景异常恬静美好,给人一种和平的感觉,这是弛。接着作者转过笔锋,描写水上一场激烈的游击战,使浓烈的战争气氛弥漫其间,这是张。一张一弛,文章就有波澜了。


8离合法。在记叙事件的时候,处理场面和情节,不必处处死扣主旨,可以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避单调呆板,生文章波澜。如季羡林的《马缨花》,文章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回忆过去所住的大院,对这院子的人事沧桑、遗存古迹等等描写得十分具体细微,然后再写马缨花的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原来这是把马缨花的对比,完成对马缨花的全面的描绘和赞美。原来,前面部分写马缨花的的广阔社会背景,是为了衬出。影中的马缨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马缨花则更可爱。这离合相生


9蓄放法。像水库蓄水一样,把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潜藏起来,从旁侧积情蓄势,积蓄到一定程度,突然间将隐含于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发出来,如水库之开闸放水,形成一泻千里之势,造成强烈的动人效果。如毕淑敏的《儿子的创意》,先以特有的清新、细腻的文笔,叙述儿子参加一个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的故事。儿子一心一意想拿金牌,妈妈气急败坏地阻止非难。儿子严肃认真,把参加课外活动看成是培养自己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妈妈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孩子重视课本。到最后,儿子拿到金牌,妈妈问他为什么想得金牌到日本去时,儿子的回答却是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原来儿子的一心一意严肃认真竟是为了一台游戏机!这就是运用了蓄放的手法。如果说全文的母子之争是一种积情蓄势,那么结尾的陡然一转,则是开闸放水了。




    【例文欣赏】

你到底贪不贫

郝  歌

    这天,戴理副市长热情接待了一位民工模样的老朋友,名叫梁宝胜。

    20年前,戴理高考后等待录取通知书期间,到深圳打工,结识了工友梁宝胜。

    梁宝胜处处“罩”着戴理。聊天中,梁宝胜说:“当初中考我的分数刚刚达到名校一中的录取线。就在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县招考办忽然出台了一个加分政策。有个本来分数没有达线的考生把我挤下去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考生的父母都是当官的,加分政策就是为他出台的。我失去了读一中的机会,来深圳打工。我这辈子是完了。你要争取当个好官。”戴理点点头。

    不久,戴理拿到通知,去北京一所著名大学读书。梁宝胜坚持给了戴理一个大红包,那是他一个月的收入。梁宝胜说:“以后做个好官,收拾那帮贪官污吏。”戴理到北京后给梁宝胜写信,信却被退了回来,说是查无此人。两人失去联系,一别就是20年。

    如今再见面,梁宝胜被查出患了心脏病,需要做手术,但他无力承担十几万元的费用……在戴理的安排下,梁宝胜很快住进了本市最好的医院。手术前的晚上,梁宝胜见左右没人,说:“我早知道你在这里当官,但没找你。现在来找你,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戴理,你没有忘记我俩当初的情谊。我这手术做下来,要多少钱?”戴理说:“七八万吧。你别考虑钱的事情,只管安心治病。”梁宝胜愣了一会儿,问:“兄弟,这些钱是你自己掏腰包吗?”戴理一怔。

    他还记得当初梁宝胜对贪官污吏咬牙切齿的样子,于是说:“兄弟我不贪,这笔钱当然是我出!”粱宝胜沉默了,心事重重。

    第二天一早,梁宝胜不见了!病床上留了一张字条,戴理展开一看,是梁宝胜留给他的:我不能花你的钱,你要养家糊口。戴理大惊失色:这家伙居然有这种想法!

    戴理随即打了几个电话。很快,警察带着从长途车站“截获”的梁宝胜来到医院。警察走后,梁宝胜对戴理说:“你一个月工资最多一万块吧。如果我—下子花了你大半年的工资,你老婆孩子吃什么?你又不是贪官,钱来得不容易啊。你要是像贪官一样,钱来得快,我用钱倒也心安理得。”


    戴理大惊,像看着陌生人一样看着梁宝胜,说:“其实这点钱对我来说,随便找个借口都能报销的。即便不报销,也是毛毛雨。”“你早说啊!”梁宝胜喜形于色,“我就说嘛,兄弟你都当上副市长了,还搞不到钱?这就好,我这就去做手术!”

    梁宝胜被推进了手术室。戴理坐在手术室外,身边围满了大大小小的领导。

    他真的不明白,当初那个痛恨贪官的梁宝胜,现在为什么能坦然地接受朋友的“贪污”?其实,这笔钱真的是戴理自己出的,他真的不贪。

                 (载《微型小说月报》2014年10月上)


    欣赏: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却被作者叙述得暗扣出处、波澜横生。副市长接待“民工”有何故事,原来是打工时的朋友。20年不见,梁宝胜“早知道”戴理做官,为何不见?戴理听了梁的话为何一怔?戴理吃惊老梁竟“有这种想法”,是什么想法?老梁为何听说戴理有办法报销就欣然接受手术?代理是贪官吗?直到最后,包袱才一层层展开完毕,暗示出一个关于腐败的复杂话题,引人思考。


【投身实践】

请运用叙事波澜法,以“春风骀荡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记叙文“兴波”的九大技法
你的作文,拨动我的心弦
【分享】再上马鬃梁子,又见马缨花
马缨花
如何设置记叙文的情节波澜?
历年高考题现代文答题方式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