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规中的自由与规则


校规中的自由与规则

冯军福

  日前召开的清华大学2017年全校教职工大会传出消息,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新生入学后将进行游泳测试,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

  严格来说,清华的这一条校规似乎上升不到公共话题层面。但在本人看来,校规中潜藏的自由与规则的博弈却是学校管理中的共性话题。不会游泳可能就拿不到毕业证,这条新校规让人眼前一亮,却也让不少人吐槽。叫好者认为,技多不压身,将游泳作为必修课来考核,这一硬性规定必将有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增加自身生存技能;反对者质疑,重视体育锻炼无可厚非,但应该给学生以自主权,一刀切的做法未免有些矫枉过正。况且,民间早有说法: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如果会游泳尚且不能作为一种救生本领,那将其与毕业证挂钩,意义又何在呢?

  不可否认,对于那些不爱运动,更不喜欢游泳的清华学生来说,被逼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因为一门游泳课不及格而拿不到毕业证,这多少有点强人所难。但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被“不会游泳就不能毕业”的字眼吓到,从职权、动机及实施方法来看,这一校规也并非一时拍脑袋决策。首先,制定各自校规是高校办学独立性的表现;其次,遇到溺水事件时,会游泳显然能提高存活几率;再者,“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规定也符合实际操作,只要好好练,凭清华学生的聪明才智,顺利通过考试并非多大难事。

  长期以来,在学校管理中,自由与规则的平衡一直是个两难问题。校规管得太严、管得太宽,很容易被人诟病为“扼杀学生天性”“不利个性发展”;但如果不管不顾,缺乏规则约束,又容易让学生变得自由散漫。自由与规则的边界如果搞不清楚,学校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现在一些学校不愿也不敢管学生,美其名曰“崇尚自由”,可能让学生在懒散的道路上走向堕落。就拿体育课来说,经常遭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而另外一些学校则是乱管乱规,诸如“男女保持44厘米以上距离”等奇葩校规,高校开设爬树课、种田课、恋爱课等奇葩选修课等,校规沦为“笑规”,公选课成了“奇葩课”。

  与之相比,“游泳成为必修课”的校规反而在网上赢得赞誉一片,原因就在于学校明白:放不是放任,管不是管死。学校如果能够在思想、精神方面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而在行为规范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精细化、人性化的指导,那衡量自由和规则的标尺也就更容易被找到。


来源:光明时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大学2017新规:2017级本科新生不会游泳不能拿毕业证
不会游泳不能从清华毕业,算不算好校规?
把准清华大学重拾“游泳校规”的风向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清华新生测泳技合格率91.5%
大学校规宽严之辩
关注 | 上清华不会游泳不能毕业?首次新生游泳测试结果来了 居然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