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市广播拒用方言寻人,何必这么生硬?

超市广播拒用方言寻人,何必这么生硬?

杨朝清

  河南郑州一市民带着老人孩子去超市购物,老人带着孩子玩耍与其走散失联;因老人未带手机,也记不住家人电话,一下子急坏了这位市民。跑遍了超市没有找到老人,无奈求助超市广播寻人。但当家人希望能用老人比较熟悉的河南话广播寻人时,超市负责广播的工作人员却坚决只用普通话。(5月17日《大河报》)

  寻找走失的老人具有“等不及”“伤不起”的焦急与迫切,却遭遇了超市广播拒用方言寻人的“闭门羹”。当利益诉求和情感需要得不到尊重与回应,消费者难免会产生情绪问题——缺乏同理心,没有“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旨在便民、利民的超市广播缺乏使用价值,让消费者产生失落感与挫败感。

  按照超市的规定,广播寻人必须用普通话。在社会流动松软、轻灵、千姿百态的当下,超市里既有一些熟悉本地方言的消费者,也有不少从外地来到郑州打拼的消费者对河南话并不熟悉。超市寻人广播使用普通话是为了提高传播效率,却不能将方言“打入另册”。

  超市寻人广播提倡普通话并没有原罪,却不能缺乏“异质思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许多人都学会了普通话,然而,对于一些老人而言,学习普通话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等一等这些“慢了一拍”的老人们,在超市寻人广播中既使用普通话,也为突发情况、特殊情况下使用方言提供一席之地——语言是一种符号互动的工具,如果普通话不能被那些只会使用方言的老人们识别、读取、获取信息,超市广播寻人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在广州、上海等地,广播语言既使用普通话也使用当地方言,兼顾不同人的需要。说到底,受众并非一个同质性的整体,而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普通话的推广与使用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方言也同样需要传承与保护。那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并不契合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的和合多元思维。

  世界那么大,何必这么狭隘;姿势那么多,何必这么生硬?面对超市不够合理、不够完善的规则,工作人员是将规则当成万能的“挡箭牌”,还是“日拱一卒”、多一些细节推动?不同的选择,也折射出一个超市的“价值底色”。一个真正将消费者需要放在心里的超市,很少会拒绝消费者用方言广播寻人的正当诉求。

  一个超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往往体现在为顾客想了多少、做了多少;那种不能及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的超市即使看上去很“高大上”,也依然会影响消费者对它的信任与认同。只有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在身段上更柔软一些,消费者的“燃眉之急”才会有更加体贴、更加温暖的打开方式。

来源:中青时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周口方言与河南南阳方言唠嗑那个更接近普通话?您听的懂吗?
你在收听沪语广播吗?
河南爷爷教孙子看图识字 正宗方言笑翻网友
河南武陟:大封派出所民警寻人获赞誉
2004年高考中的笑话
第二章 字的五行的确定(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