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卫灵公问陈于孔子(15-1)

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即以修身开始,然后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一直希望通过推行恢复古代礼制来实现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俎(zǔ)豆:礼器,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这里指礼仪之事。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队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曾听说过;军队方面的事,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孔子反对打仗,主张仁政,并从教育入手,大力推行圣人之治。孔子到卫国时,弟子冉有看到卫国人口众多,就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国家已经人口众多,应该怎么做?孔子说“富之”,要让他们富裕,实现经济繁荣;冉有再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礼记·学记》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要通过教育,让民众知礼、守礼。
子贡有一次“问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首先要足食,经济要繁荣;其次是足兵,国家兵力要强大;第三是民信之,老百姓对执政者、为政者要有信心。子贡接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如果失去民心,失去百姓的信任,国家就很难长治久安。要做到“民信之”,就要“为政以德”。孔子希望卫灵公要先推行礼仪,而且要从自身做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到卫国后,很想帮助卫灵公恢复礼制、推行仁政,可是卫灵公只重视用兵,不重视礼制。尽管卫灵公对孔子和善相待,孔子也不留恋这种“礼遇”,所以离开卫国继续周游列国,正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具体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春秋》是我建立的模范王国
孔子违礼
中华美德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24)
《论语》谭(三十五)
​治国还以礼作先——《论语》悟读【37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