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大德不逾闲(19-11)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修养,但并不苛求。儒家认为,作为有君子品格的人,应当重视伦理大道,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逾:逾越,违背
闲:门阑门框或门栅栏,引申为界限。
【译文】
子夏说:“重大道德原则不能逾越界限,小的生活细节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闲”指门阑,有防守之意。“不踰闲”就是不超越门阑,能守住门阑,不失守、守得住。“出入可也”,允许有出入、有变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儒家认为,看人、用人要看大节,不要拘泥于小节,不必求全责备。如父慈子孝、君仁臣忠都是伦理大道,一定要守得住。一旦失守,德行就缺失,这种人就不能任用。当然,不是说细节不重要,只是多数小节对大德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能做到既注重大德,又兼顾小节,则是最佳选择。如果二无法兼顾,那就应该选择不拘小节,维护大德。
淳于髡曾两次与孟子就“礼”与“仁”进行辩论,被后世传为佳话。其中一次辩论记录于《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在齐国游历时,淳于髡慕名前去拜访。淳于髡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是不是一种礼仪呢?孟子说是礼仪。淳于髨接着问,如果你的嫂嫂溺水了,你就在旁边,要不要伸出手去救她呢?因为按照礼的要求,男女之间不能接触,没法去救。孟子回答说,如果看见嫂嫂溺水了不去救,那就是豺狼,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男女授受不亲固然是“礼”,但嫂溺援之以手是“权”。淳于髨继续问,整个天下都溺水了,您怎么不去救呢?孟子回答说,天下人都溺水了,那要用“道”去救;嫂子溺水了,便用“手”去救。难道要用“手”去救天下吗?
淳于髡与孟子的辩论主题是“救天下”,“救嫂”但回归“男女授受不亲”与“嫂溺援之以手”来看,就涉及到大德与小德的关系。按照当时观念,“男女授受不亲”是一种礼、一种德,救人于水火也是一种德。二德如果只能选择其一,必定违背另外一德人命大于天,与救人性命相比“男女授受不亲”只是“小德”。如果定要坚持“男女授受不亲”是“大德”,那么在救人性命这个“小德上,伸手还是不伸手,必须作出权衡、取舍,是允许所出入变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话“男女授受不亲”下一句是什么
当借嫂子溺水刁难礼制的淳于髡,遇到以教化天下明志大义的孟夫子
嫂溺,援之以手
第十七章 救人的道路
男女授受不亲是“千古谬论”?后一句话可以很好证明
孟子·离娄上17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