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关雎》乐而不淫(3-20)

      孔子重视“礼”,其根本目的在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人并非绝对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之中,应该受到“礼”的约束。人只有在合适的节制中展现自身美德,体现社会品质。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关睢()》,《诗经》首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淫,过分、过度。

      伤,悲伤,哀痛过度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哀愁而不悲伤。” 

      《关雎》为《诗经》首篇,出自于《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的内容为文王思得淑女以为后妃。钱穆先生进一步解释说,“此诗咏一君子,思得淑女为配。当其求而未得,至于辗转反侧,寤寐思之,此必有一段哀思;及其求之既得,而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此是一番快乐之情。”

      上古诗三千,孔子删定三百零五篇。为何将《关雎》列为第一篇?为何特别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原来孔子是借诗阐释儒家崇高的人生理想,儒家对于人生、对于婚姻的理解深蕴其中。

      古有“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且以忠、孝、悌、忍、善为准则。夫妇为五伦之一,而一切人伦始于夫妇。《易经·序卦》曰:“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毛诗序》曰:“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也,是《关雎》之义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诗喻示女子贤惠有德,正是君子所追求的目标。凡能正确处理夫妻关系、持守家庭美德者,则会循道守礼。此诗放在首篇,正是希望以此“风天下而正夫妇”。如果每对夫妇都以此“修身”,就可以更好地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孔子强调“思无邪”“兴诗立礼”,重点之一都是强调规范和节制,而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者则是强调感情的适度表达。《礼记》曰:“敖(傲)不可长,欲不可从(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诗中得之“乐”、不得之“哀”均节制有度、守礼有德的隐义,表明情感达到“中和”的最高境界,既合礼记的规定,又合乎孔子倡导的中庸思想。

      君子“寤寐求之”还不仅仅局限于指代夫妻、家庭关系,“辗转反侧”也不仅仅是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么直白,而是暗指悟道、求道的路径和方法,所求、所采、所友、所芼(mào择)、所乐者,乃是指悟求正道的心路历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者,就是指哀窈窕、思贤才之道。君子若如此,贤才当聚之,治国安天下,中兴可指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20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诗经*关雎》教师教案
《论语讲义》——八佾第三(5)
【古风】窈窕淑女,君子何逑?
一种说法|马叔礼:孔子为何把一首爱情诗放在《诗经》首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