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眼看易之02:如何读书,实在不易

朋友新开了一处书院,专为周边的孩子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而备,其内部陈设虽然简朴却很有格调。几位从事教育的大咖相聚在书院,自然免不了谈及书院的作用,当然也会谈到如何教孩子们读书,如何引导家长们教自己的孩子读书。

读书不是简单的识字。人生读书识字始,识字只是读书的工具。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闻道。《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闻道之于人是何等重要。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本书的理解会有不同,所悟之道和所采取的行动都会因人而异。老子《道德经》第41章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士闻道,会努力不懈地去实践;中士闻道,有些将信将疑,所以行动会迟疑不决;下士闻道,则嘲笑这个“道”,对他人所悟之道不以为然。这正是三种闻道之士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

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对于同一本书的理解也会不同,所悟之道和所采取的行动会因阅历的增加而不断深化。清代名士心斋居士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少年世事懵懂,心智尚未通达,少年时读书就像在门缝里看月亮,看见的只是天空中的月亮,难以尽观世态风华。中年阅历增加,视野较为广阔,中年时读书犹如在庭中赏月,胸中自有尺度,对待问题能够看得深广,但视野仍然局限于庭院之中,未及墙外大千世界。老年阅历渐丰,洞察世事深切,老年时读书有如将月在掌中细细把玩,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书中有我、书外亦有我,无时不呈现出一种淡定、陶醉与安详。三种境界,都由年龄所定。万事皆有规律,不必在年幼时就苦逼孩子什么东西都要读通悟透,这个时期着重是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地读书,至于领悟之类的高要求,就留给时间,留给他以后的岁月吧。

不过,家长自身则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既要带领孩子一起找到读书的乐趣,更要努力培养自己读书的境界。北宋教育家程子就把读《论语》之人分为四类。有读了全然无事者,犹如东风射马耳;有读了后其中一两句而喜者;有读了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第一类是读后没什么感觉和反映,和没读一样;第二类是对其中一二句觉得很欢喜,从中受到启发,如果还能终身奉行,就会受用不尽;第三类是读后特别喜好,就会永远读下去,作为一种追求坚持到底;第四类是读后手舞足蹈、满心欢喜,那就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了。如果家长能够养成读书的自觉,并逐渐达到较高的境界,子女读书的习惯和领悟的能力又会差到哪里去呢?

大易之道,在于天意难违,更在于天意莫违;既注重顺其自然,更强调天道酬勤。这就是读书的规律,这也就是书院应该传承的“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到作文就头疼?教孩子从阅读中找方法
好书推荐:剪开疑惑,感受成长的力量《少年问答》荐读
怎样让学生真正过好暑假
要孩子学习古诗词,家长先要做些什么
家长对待孩子5境界
做家长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