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子与人歌而善(7-32)

孔子精通“六艺”,特别爱好音乐,曾“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生活之中充满音乐与快乐,其生活的情境在此章得到生动展现。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
歌而善:而,假设之词,如果。善,唱得好。
反:再唱一次。
和:跟着唱。
而后:而,连词,承接着前面。后,然后。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一起唱。

古时候宴请宾客时,主人往往会与客人之间互相和歌。孔子招待客人时有歌、有和,“和”即跟人家和歌、对歌。“子与人歌而善”,就是孔子与客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如果客人唱的歌很“善”,孔子一定会请客人再唱一次,然后自己再“和之”。“善”即好,首先必定是内容“善”即思无邪,这是善的根本,如果所唱的内容会引发邪念、产生邪思,那就是“不善”;其次,音韵旋律必定美丽动听。二者齐备,孔子才会请客人“反之”。

孔子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唱歌属于“乐”。孔子不是生而知之者,一切都是后天学来,时时刻刻都注重向他人学习,特别注重在生活中向别人请教,见“善”而必从之。所以,“必使反之”是希望能够更加细致、深入地学习“善”,深刻领会精髓,把握精神实质。当然,孔子很快就学会了,然后跟着客人“和”这个歌,目的是抓住当下的时机,自己再一次深入学习“善”、体悟“善”、践行“善”,同时又以此带动鼓励客人继续坚定“善”、传递“善”、弘扬“善”。

《朱子集注》云:“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从唱歌这件事上足以见到圣人从容的气质风度,对“善”和“善者”内心充满诚敬,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向“善”、学“善”的态度恳切到了极处,其表现如此谦逊而审密,从来不掩盖别人之“善”,真正做到了思无邪,君子之风跃然于眼前。

宴请宾客时和歌,在当时是一件相当平常的小事,但却能以小见大,一滴水中见太阳。圣人集众善于一身,心地纯善,事无论大小、无论时空,“善”均深入其中。事情再小,也有大善,孔子的好学之风、好善之德、谦逊之品值得后世认真体味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7.31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十.孔子是圣人,但首先他是一个平凡的人
做个率真有趣的人——舒生读《论语》第167
至圣先师的孔子到底有多“圣人”之二——孔子自己眼中的夫子
上传 第八章
朗诵: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 写的真好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