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子疾病,子路请祷(7-35)

孔子对鬼神之类的事一直秉持理性态度,既重天命更重人事,对祈祷鬼神保佑等行为,既不反对也不迷信。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有诸:诸,“之于”的合音,有这回事吗?
诔(lěi):祈祷文。
上下:指天地。
神祇(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请求为之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祈祷已经很久了。”

子路对鬼神生死之事比较关心,孔子曾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当孔子患重病的时候,子路请求为先生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直接加以反对,而是委婉地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实际上是一种婉拒。

当孔子问子路“有诸”,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有之”,并引用“诔曰”来阐述证明。有人认为这里的“诔”用错了,应该用“讄”。《说文解字》:“讄,施于生者以求福。诔,施于死者以作谥。”讄是为活人累叙功德以求福免灾,诔是累举死者生前事迹以定其谥号即人死后所给的封号。所以,此处用“讄”较为恰当。但古时书写常有误笔错字的现象,本章理解为通假即可,“诔”通“讄”。

诔文“祷尔于上下神祇”中的“尔”,一般理解为指“你”,即为你来祈祷。有人则认为这里的“尔”应该理解为语气助词,原文去掉“尔”字,“祷于上下神祇”完全能够完整表达意思;而且联系子路当时的实际,对先生不能直接称呼“你”,用“你”显然不太礼貌,不符合礼制。所以,“尔”作为语气助词更为贴切。

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我祈祷已经很久了。这里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孔子拒绝子路再为此祈祷,因为自己很久就在祈祷了,结果还是生了重病。既然祈祷没有效用,那就应该“尽人事以听天命”。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在祈祷,不是等到生病的时候再来祈祷,以此告诉子路平时都要做到言行纯善,不能违背天地神明。

举头三尺有神明。从孔子病情严重时对鬼神祈祷的看法,可以体悟到圣人心境。每个人时刻都要以君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及时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做到慎独慎微、止恶行善,不断增进修养,这才是具有实际意义和效果的祈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82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4章》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是何意?
《论语》智慧:祷尔于上下神祗。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孔子赞成向鬼神祈祷吗(7—34 讲于2021年12月03日)
《论语》姜解之“子疾病,子路请祷”
《论语》感悟【 7·35】----丘祷
求神求人求诸己——《论语》悟读【17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