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法语之言,能无从乎?(9-24)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与人交往中,要实现自我提升,就要把握时机,真心接受那些符合礼法的建议意见,做到言行一致、立说立改;更要善于辨别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绝不要得意忘形。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法语()之言:法,礼法规则。语:告诫。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巽与之言:巽,顺从、恭顺,有谦逊之意。与,称许,赞许。指恭顺赞许的言语。
说(yuè):同“悦”。
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分析、鉴别。
末:没有。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劝告之言,能不听从吗?遵从这些劝告而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之话,能不高兴吗?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才是可贵的。只顾着高兴而不去分析,只表示听从而不加改正,我对这种人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法语之言”是指古圣先贤所说的话,多以经、传传世,都经过了历史和现实检验,完全符合正道,所以一定要听从,并且不能仅停留于口头上“接受”,而是要真正做到“听”而“从”,符合“法语之言”的继续坚持,不符合的立即改正,这才是可贵的行为。如果“从而不改”,便是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则为圣贤经传所不允。

“巽与之言”就是那些恭逊赞许的话,听到这些言语,自然感到和悦开心。“巽”是顺、顺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话一定顺着听者的心理,而不会说对方不愿意听的话。同事之间、同学之间、亲友之间,很多话都是以委婉的方式说出,即便是家人之间说话也不会太过直白。“与”则有委婉之意。“法语之言”大多更显含蓄委婉,在《论语》中就可以看到,孔子通常用举例子、打比方的方式教育弟子,严厉批评的内容很少。即使遇上宰予昼寝,孔子也是用打比方批评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只不过语气稍加严肃一些罢了。

由于是“巽与之言”,其意委婉、恭逊甚至还会有恭维的成分,其中所蕴藏的真实含意就需要加以认真分析、准确把握。比如,对于自己的缺点,同事、朋友不便直接指出,但又出于真心帮助,便会委婉提出建议,甚至在表扬中暗含着善意提醒。每当听到这类言语,千万不能“说而不绎”,而是要反省反思,弄透弦外之音,把握言外之意。如果一味觉得听着顺耳,而被言语表面的内容迷惑而得意忘形,就会错过受教改过的良机。
如果一个人长期“说而不绎”且“从而不改”,那就真的拿他没有办法。这种现象在生活、工作中大有人在。有的人对于某项工作任务,当面爽口答应,背地拖沓推诿,每次提醒批评,都是承诺马上改正、下不为例,如此往复以至无穷。对于这种人,孔子也只能叹息“已矣”——算了吧!但这绝不意味着孔子真正放弃了对这类人的教化,而是深望其“绎”而“改”,这正是孔子的“法语”之言与“巽与”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24-25【辉光日新1499】(法语之言)言语之后
改之为贵|《论语》没有那么难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从交友中提升自己(9—23,讲于2022年3月8日)
【第225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3章》孔子的忠告对我们有何启示?
再读《论语》:子罕第九.24
【论语】为政23:礼法的遗传密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