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你读闽南诗 | 一只虫子和闽南的生育观有什么关系?

0000000000

第15期

诗经·国风·螽斯

朗读:凌波微步

文末有彩蛋喔!

反思

逃避

诗经·国风·螽斯

tsiɔŋ1 sɯ1 u3,sin1 sin1 he2

螽斯羽,诜诜兮。

ᵑgi2 nĩ3 tsɯ3 sun1,tsin5 tsin5 he2

宜尔子孙,振振兮。

tsiɔŋ1 sɯ1 u3,iəŋ1 iəŋ1 he2

螽斯羽,薨薨兮。

ᵑgi2 nĩ3 tsɯ3 sun1,siəŋ2 siəŋ2 he2

宜尔子孙,绳绳兮。

tsiɔŋ1 sɯ1 u3,ʦʰip7 ʦʰip7 he2

螽斯羽,揖揖兮。

ᵑgi2 nĩ3 tsɯ3 sun1,tip8 tip8 he2

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1:“振”字上古为平声,中古平去,《汇音妙悟》记为去声,因此这里选取去声。

注2:绳绳,这里意思是“众多”,有些书认为应该读“黾黾(敏敏)”,但这里“绳”和“薨”押韵,都是古蒸部平声。若改读“黾”,则是真部上声字,与“薨”不能押韵。故“绳”字不改读。

注3:揖揖,意思是“会聚”,一般认为“揖”是假借作“辑”(《毛诗正义》子立反)。今闽南话“辑”读同“缉[ʦʰip7]”,故此处念[ʦʰip7]。

注4:蛰蛰,意思是“和集”,毛诗正义注:“尺十反,徐又直立反(即如字)”。此处按“直立反”来读。

01

这首诗的意思及传达的基本涵义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释义:

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

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先民为祈求多子而唱的民歌,传达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而这种多子多福、世代绵延的生育观又与重男轻女、宗族观念等紧密结合。

02

闽南地区的传统生育观是?

A.重男轻女

C.养儿防老

B.多子多福

D.以上皆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条件和政策变化等客观原因,这些传统观念日渐遭受挑战,只是仍广泛见于弄农村地区,尤其是长辈口耳相传的规训之中。

关于《螽斯》,妇女史上有一则趣闻。东晋名相谢安的夫人刘氏不让谢安纳妾,谢安的侄儿、学生便以《螽斯》示刘氏:“正因为螽斯这种昆虫有不妒忌的美德,所以它们才能多子多孙。“刘氏知道他们意在嘲讽自己,便问这首诗作者何人。他们回答:”周公!“刘氏于是说:”周公是男子,相为尔,若使周姥撰诗,当无此也这句话机智地揭穿了学生以周公权威进行演说的逻辑基础:如果是周婆作诗,则根本不可能鼓励纳妾。但事实上,依据当时礼法,谢安是有权不顾阻拦强行纳妾的,如果刘氏想要维护自身的权益,光靠这点名垂千古的机智显然不够。

话又说回来,这则记载于公元五世纪《妒妇记》的真假难辨的轶事对现下的性别关系和生育观又有何启示呢?一方面,尽管刘氏此答在当时是作为笑谈和讥讽对象被记载,但这个“不守妇道”的形象却挑战了我们对中古女性一概容忍接受、主动拥护性别压迫的主流想象,提示出当时的女性对男性的观点以及传统的礼乐制度可能是别有看法的;另一方面,对我们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能是,这些所谓的传统价值,到底是周公还是周姥所撰?也就是说,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生育观,首先是在男权话语主导下制定的,将女性的诉求和身体自治(body autonomy)排除在外,并且也很可能不符合当下的现实,甚至会对更多的人造成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多子多福”的现代版本是“有子有福”,这个“子”往往是相对于“女”而言的。这种观念的更迭未必意味着社会性别意识的进步,须知多子多福本身就有对干农活的劳动力的需求,而当今养育子女的费用也非往昔可比。然而,尤其在广大农村,我们仍然经常听到对于胎儿性别的选择,以及由于新生儿的性别对母亲加以苛责的案例。即使不计较后代的性别,但至少要“有”:至少要有一个孩子。但归根究底,生孩子的责任与痛苦还是落到女性的头上。

就此我们采访了几个闽南读者,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1 谁是“不下蛋的母鸡”?

1.1   我妈说:“不生孩子女人就没有价值了”/手动狗头

@小鱼,20岁,大学生

1.2   我爸妈结婚后很久没生小孩,我妈一直被亲戚嘲笑是“不下蛋的母鸡”,因此我妈和这些亲戚的关系一直很僵。当时作为一个小孩、男生其实不是很懂,长大后懂得了一些事才醒悟“不下蛋的母鸡”是多么恶毒的一句话,这句话完完全全没有把女性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是用生育能力,是否能给这个宗族传宗接代来定义女性的存在的意义我很替妈妈不值也替千千万万的女性们感到不值,因为她们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看,而是被当成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檨仔乾,21岁,大学生

1.3  我叔叔婶婶都是二婚,我婶婶原本有个女儿,我奶奶非要她再生个儿子,然后我婶婶又生了女儿,奶奶还是非得要儿子。婶婶第三胎好不容易生了儿子,我奶奶第一句话:这么大把年纪才生出个儿子?

@小妖兽,20岁,大学生

1.4  我身边我所了解到的大部份人对生育持有的认识只停留在“到一定年龄就应该成家立业生娃”(我进一步理解为:无论父母自身各方面素质和家庭条件如何,甚至父母自身还不确定自己够不够格当好父母便生育)。我更赞成的生育观是父母自身先自我检讨,认真充分学习好做一名好家长,并且在家庭经济条件稳定充裕的前提下再认真慎重考虑生育。

@w,21岁,大学生

#2 养儿防老,养女不防吗?

2.1   在传统的闽南社会中,重男轻女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家庭老人为了面子“督促”女性生男孩、女孩可少不可多、母凭子贵等。闽南人坚守“人丁兴旺则家族旺”的信条,可能是出于“养儿防老”的考虑,也可能是想收获所谓“多子多福”的亲情温暖。但归根到底,这个信条无疑也是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对女性的绑架。因为隐含的假设是,男性天然优于女性,女性能干的事男性都能干而且能干的更好所以拥有事业是男性的工作权利,女性却被贯以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义务。同时主动承担相应义务的女性,其牺牲精神则被不断赞美和弘扬。女性牺牲的结果最终却会变成“家庭主妇就是没能耐,事事靠男人”,这岂不是非常吊诡。

@阿poh,18岁,准大一

2.2    现在的中老年人还就比较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没生男孩的就拼命生,一定要生个男孩,否则就好像低人一等似的。这可能一方面是面子问题,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攀比,家族里男孩少就矮人一截;另一方面,还有香火问题,男孩才能延续香火,祖宗忌日的时候要烧香。所以,在计生政策比较紧的时候,很多农村家庭会暗中把女孩送给别家,就为了生一个男孩

@流星,45岁,商人

2.3  我身边有好几个二胎生男孩的亲戚,头胎生女孩,家里都是无声无息,第二胎生了男孩之后要么放烟花放了两三天,要么办了周岁宴。还有一个同学,妈妈去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她姐姐,但是她爸爸出轨生了个男孩,她奶奶还把男孩接回家住,而对于我同学和她姐姐则是非常冷漠,甚至不让她们回家住。还有,我朋友女儿刚出生的时候,她婆婆不让给孩子上户口,因为当时没开放二胎,怕以后再生一个男孩要罚钱

@小蔡,19岁,高中生

2.4  小时候我姐姐因为一些原因寄住在我外婆家,当时我表哥摔破碗筷, 我外公说“碎碎发财”,而我姐姐摔破碗筷一整天都没饭吃。以前我外婆夹一小块鱼告诉我姐这是两餐的配菜,而我表哥一餐就可以吃一只鸡腿,当然这是在以前穷的时候。我妈说这个是因为内孙外孙,而不是因为重男轻女,但内外之分本身也是重男轻女啊。

@a,18岁,高中生

2.5  高中好友是家里第四个,前面三个都是姐姐,他说他家里老人叫他妈一定要生个男孩才行。因为"男人才能继承家产,管理家业"

@CO,19岁,高三毕业

这些传统的生育观并不是闽南社会的专利,但我们可以看到,至今仍有许多闽南人深受其害。一个女性可能有着强大的事业能力、交际能力等等,但是只要不能生出一个男孩,她的价值就会被无限贬低;倘若她选择不育,更是会被嘲笑和敌视。生育究竟是一种既定的责任,还是个人的选择?生育究竟是男方的强求,还是双方的协商?这都是我们借《螽斯》试图引起讨论的问题。

但我们不必太过悲观,因为通过讨论同样可以看到,传统的生育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效力,变成爷爷奶奶们口中念叨的神话一般的存在。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以经济导向而非宗族等因素导向来选择生育,所以今天这期栏目,与其说是批判已然式微的现象,不如说是提供一个诉苦的平台与反思的契机:受到这些无意识的、不平等的生育观的伤害的广大女性和青少年,该如何反思这段历史,该如何与仍然坚持这样生育观的长辈沟通,又该持怎样的生育观?以及,作为这样生育观的既得利益者的男孩,是否曾经反思过自身的特权?

我们盼望你借由这个契机,尝试探索自己的家庭或者身边闽南人生育观的变迁,同时你也可以将感受和想法制作为图文或视频发布在“说咱闽南话”App上,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哦!

编辑:聪明小海豹

排版:飞天小黑猪&聪明小海豹

相/关/推/荐

为你读闽南诗 | 我是三分甜的奶茶,也是一地鲜血

为你读闽南诗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做女生和女神不好吗?不好。

0000000000

你想听到我们用闽南语读什么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头胎生了女儿的家庭,二胎大多想要儿子?过来人的答案挺现实
为什么头胎生儿子的家庭,大部分都会放弃生二胎?
重男轻女的女孩有多绝望
生女孩怎么了?你家有皇位要继承?
崩溃了!暴雨中和我妈吵翻!
《我的姐姐》是“我”不对,但你要认错。父母的奇葩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