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研就是教育和命运的一场博弈

最近看了一本书,是黄灯女士用散文和随笔的形式撰写的一部类似口述体的社会学研究著作,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写作的初衷是寄希望于和年轻人一起分享生活的经历

她再广东金融学院教书,教书之余保持着和很多同学的亲切交往。

也正因为如此,试图用生命记忆的方式撰写下毕业之后的学生成长的点滴。

在书中写道

如今的大学生前途命运已经构成了不同的磁场,划分的干净利落,并没有多少例外的机会。国内顶尖大学可以去世界最好的城市发展,重点大学对应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中小城市,学历还在不断的贬值,一个年轻人想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阶层,要面对无数的艰难险阻

也正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自己对教育的观点。

这么多年的教育培训生涯,我对这个观点也深刻赞同

就是作为一个读书人,穷其一生,都在尝试借助教育的资源改变命运的走向。

社会阶层的流动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富二代

坐在我座位附近

突然有一天他和我的同桌交流,非常骄傲的讲你知道吗?我们家有现金70

90年代的中国拥有70万的现金,无疑是一笔巨款。

时光荏苒,20多年过后,不知道这个曾经的富二代现在身处何处,他业已消失在熟悉的朋友圈视野内,再到后来身边这种故事聆听的太多,也变麻木了。

许志远先生拍摄的十三邀》,便深入到黄灯女士曾经教过的学生生活中在彼得的城中村:

刚毕业的大学生和许志远坐在阳台上百无聊赖的谈论自己的生活。

灯光下,两个有代际鸿沟的男人都试图在演示没有共同语言的尴尬。

年轻的二本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的人生道路既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诉求,

也没有让传统的家庭光宗耀祖

我们并不能简单的用功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年轻人的成长。

但那一期节目确实极其压抑,

没有看到主人公脸上洋溢着快乐或是幸福的表情。

这么多年去过很多城市,见过很多学生,

在和平盛世的年代能激发年轻人荷尔蒙,或许只能是对自己命运的征服。

当一个人行走在被混凝土森林包围的城市大道上,

当一个个曾经青春洋溢的少年,被世俗磨平时在回忆自己的人生,

留下的或许只能是曾经读书时立下的鸿鹄之志,和自己在自习教室努力的打拼。

时至今日我依然坚信考研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的过程,

而是一场人生的博弈

用自己的精力、体力和耐力转化为改变命运走向的最大变量。

很多同学问我考研究竟是什么?

我想考研就是借助教育资源实现自己命运自主的一把钥匙

祝福各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年轻人的知识无力感如何消除?--熊丙奇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我的二本学生》值得深思的30句话,揭露多数普通大学生的底色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数混得都很差?理由简单又现实
考上二本大学,农村孩子能改变命运吗?老师的话残忍又现实
大学生没有人生方向,岁月就是蹉跎,努力学习也是浪费时间
爱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