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布答案:爱出冷汗,后背发凉,四逆汤拿下!恭喜三位读者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几天,我给大家伙出了一道中医模拟诊疗题。让人高兴的是,很多朋友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没错,当时医家用的主要方剂,就是四逆汤。

我把医案的来龙去脉,再好好说说吧。

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58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最近这五年来,他经常出汗,汗出怕冷,汗水摸上去发凉,头部和背部出汗特别多。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四肢发凉。后背这一块,在出汗以后,更是凉飕飕的。

如何才能少出汗呢?患者四处求医。类似玉屏风散、桂枝汤什么的,都用过,但效果不好。

后来,他去求治一位医家。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刻诊,见患者脉沉,苔薄白,舌淡。细问得知,除了爱出汗,四肢不温外,还纳差,睡眠质量不佳。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干姜、白术各15克,制附子20克,炙甘草、防风、黄芪各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共分2次服用。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出汗现象消失,其他的一些症候表现,也都大大缓解。接下来,原方不变,再投3剂。患者诸证悉平,完全恢复正常。

最后,医家又用六君子汤化裁善后。患者接受随访两年,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2004年的《新中医》上。

这里的道理,其实很明显。

你看,此人就诊当时,脉沉,舌淡,四肢不温,食欲不振,这显然要考虑阳虚的问题。可以说,他的多汗,就源于阳虚。

这是因为,人体表的卫气,固然有固摄肌表、敛汗防止津液外泄的功能,但是它本质上,属阳气的一种表达形式。如果素体阳虚,则卫气不足。卫气不足,阳气虚弱,所以患者特别爱出汗,汗出则冷,局部发凉,汗水摸上去也凉丝丝。人的后背,有督脉,属阳气之海。人的脑袋,为诸阳之会。所以,当阳气亏虚的时候,以上两处地方的反应最明显,故而出汗最多,感受最凉。

这个时候,简单地用玉屏风散固卫敛汗不可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更是不行。唯一的办法,是温阳。

所以,当时医家选择了温阳的四逆汤,配上玉屏风散:干姜、白术各15克,制附子20克,炙甘草、防风、黄芪各10克。

其中,制附子、炙甘草、干姜。就属于四逆汤。余者,乃玉屏风散。其中,制附子温补脾肾之阳。干姜,善于温补脾阳。两者配合,令阳虚的状态为之改变。温阳的同时,再以玉屏风散补气固表,这个事儿才算彻底解决。

按照这个结果,两天来,有很多朋友都给出了和实战完全一致的答案。文老师在这些读者中,随机抽取3位作为幸运读者,他们分别是:“reluctant勉强的”、“冯天德”、“陈佳霖”(截图如下)。请三位读者朋友,在本文的留言区留言,写下您的电子信箱。文老师有难得中医学习资料(电子版)给您发送。

当然,这几天,也有朋友说到了理中汤、附子理中汤、附子汤等等温阳之品。可以说,大家思路都对。尤其是附子理中汤,如果真用下去,很可能同样有效,甚至可能效果更好。但是,医家当时还是选择了四逆汤,这就是不同的人,在当时的选择不同罢了。这并不能抹杀读者朋友辨证论治的能力。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文中炮附子有毒,必须先煎40分钟以上才能安全服用。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布答案:只有前胸出汗,血府逐瘀汤拿下!恭喜三位读者
患者几年虚汗冷汗
患者虚汗、冷汗,明明是因为一次感冒而引起...
出虚汗竟是疾病前兆?!这样的汗一定要注意!
6个好习惯养阳气,缓解阳虚体质
请你开方:此人爱出冷汗,后背发凉,你开什么方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