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少年游戏成瘾的临床

青少年游戏成瘾的临床

张涛

我们常说游戏人生,然而,随着电子游戏全面充斥到各个屏幕空间,青少年网瘾现象却已经根深蒂固,甚至4岁的儿童就开始触及ipad、手机上的娱乐游戏了。

如果我们希望从动力学的角度思考这一事件,那么,就必须区分出游戏和人生。危险的游戏:色情或者赌博等我们在这里并没有去讨论。那么。在一般的意义上,电子游戏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类是动作游戏,要求快速反应,跨越时空的同步操作。它又分为格斗游戏,平台游戏还有射击游戏,其他对比竞技游戏:如跳舞。跳舞伊欧西、格斗游戏和射击游戏是身体的神奇技能或者依赖武器、权力、子弹的技能为基础来攻克目标,完成任务,当然射击游戏还有独特的第一人称视角,目光与人物重叠导致带入性更强,同步操作更有带入的满足感。

平台游戏则是不断跨越平台,从一个障碍去到新的障碍,以便突破陷进。

我们从这一类游戏就能看到,想象的技能如何构成这类游戏的满足感。

第二类是冒险游戏,玩家在虚构的故事背景里面,我们可以借用雅客布逊的话语交流理论说这是幻想人物的对话背景。这里需要回应请求、与其他人物(虚拟的或者其他队友)进行沟通。这类也可以分为潜入的游戏或者生存游戏。

这两种模式并不矛盾或者排斥,潜入主要透过密道迷宫等来完成,这是困难度所在,而生存游戏则是放入恐怖电影的角色,怪物、僵尸、猛兽等等。

这一部分虽然陷入对话中,然而主要是合力完成一定的任务。甚至它可以和第一类游戏合并增加有趣性,例如生存游戏和射击类游戏合并为今天的吃鸡游戏模式。

第三类是角色扮演游戏:这个游戏开始雅各布逊理论中交流的其他元素参与进来,一个社会中具有的符号身份构成基本背景:在体育游戏中,玩家就是足球、网球等角色;车辆游戏中,我们是飞机、战斗机、火车、汽车、飞车的驾驶员,在管理游戏中,玩家必须如同管理城市那样去建造生活空间的各个方面,考虑经济、衣食、住房、医疗、娱乐还有宗教等等,我们被赋予城市主人的角色,最后。战略游戏则是管理一个区域或者军队,比如著名的红色警戒、魔兽争霸,或者外交贸易以及建立城池的游戏。

为什么我们说最后两类需要雅各布逊的交流理论呢?因为和队友的分工协作工作变得重要,甚至还发展出陪玩的软性情色的在线活动。

何谓游戏网瘾

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恋物客体,也可能成为恐惧客体,或者成瘾客体,因此,游戏只是一个媒介,它借用互联网还有便捷的屏幕工具的推广,而变得容易接触,然而,成瘾本身还需要条件。除了可以和他人交流外——大家可以看粉丝的追星成瘾获得的团体心理效用,瘾字本身是隐性的疾病,就是说和显性的躯体疾病不同,是隐性的非躯体的疾病,它如同疾病消耗我们和家庭。然而,网络游戏导致的便捷还有其他因素:匿名性,让伪装变得容易;网络游戏花费低,便捷,容易访问,因此与外界隔绝,时间和身份也都可以暂时改变,游戏产业的鼓励还会产生和游戏同伴的竞争、赌博、竞赛等等活动,构成现实性的替补。这替代了个体在现实世界的挫败,只要努力就容易克服上面各类游戏设置的困难,而且困难本身没有太大损失,这让不爱交际,孤僻的个体更容易获得支持,但也因此,导致了网络交友风险。不过,交友软件带来的事物,我们不在这里讨论。这些和直播网购、电商欺客现象都是资本流动和电子智能设备共同联姻的结果。在后现代人被孤立和个体化,远离故乡、父母、旧友的生活的流动性密切联系着。

弗洛伊德以来,我们已经知道,强迫性格或者自恋性格的个体更容易沉迷这种孤立后给与虚拟满足的网络游戏,在拉康的第一个研讨班中,拉康给出了光学图示来说明儿童被父母话语异化过程中,自我的形象还有符号的身份的关系,见下图:

在这个图中,精神的冲动不断在大他者的镜子(话语)还有自己的身体形象为基础,形成右边的理想形象。这样,在游戏的空间中,理想形象透过克服游戏设置的困难来获得满足,成瘾的个体,这个理想形象和游戏形象混同,而与现实身份剥离开来。强迫症的个体有自我封锁,打怪升级的攻击性理想在这里得到了实现,暴力的元素可以在这里充分实现,却又没有真正伤害他者。自恋性格则透过游戏身份获得现实中难以给与支撑的完美身份。正是在自尊问题上,我们发现游戏身份的重要性,它的成瘾性,然而,这增进的社会隔离会引发持久的抑郁。因此,如何增加青少年同非网瘾的同学、家庭进行现实互动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然而,问题经常是青少年因为考试压力还有父母繁忙,和同学关系问题,甚至透过游戏构成同学关系(尤其在大学更是明显),因此,网瘾的家人或者朋友经常希望让咨询师前往成瘾少年的家里,帮助他,然而,这样的个体经常已经和游戏身份化为一体,靠补贴和外卖生活,再听听音乐,因而,他不可能进入现实中,即便是出门做咨询。

然而,那些希望做出改变的个体,在来到咨询室时,内在动机应该是工作的基本背景,透过这个动机,我们探寻游戏人物,游戏同伴,和整个游戏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关系。在逐步深入之后,仍然会牵涉到固着的几个拐点:人际和家庭的困境,学业理想的崩塌和其他健康活动的困境,恋爱情感困境,这经常包括作息和睡眠的更改,抑郁和焦虑等神经症迹象,当然这些仍旧需要优先安置在治疗关系中看待。成瘾者经常出于他者的动机,因为家长透过奖惩办法来进行,这会让治疗师很容易和家长身份混同,因此中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透过中立性的镜子位置,才能逐渐重建理想自我和外界的关系。

作者简介: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目前为私人执业精神分析家,

pollus@sina.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说“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病了?别慌,游戏你还可以继续玩
世卫组织说“游戏成瘾”也是病!如何诊断?怎么治疗?
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成瘾怎么办?
青少年学生沉湎于电子游戏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分析及对策(好)
手机依赖影响心理健康:效应与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