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9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这一条不容易理解,主要原因在于病情复杂,另外存在倒装句,“白虎汤主之”应该在“谵语遗尿”后面。

病家是三阳合病,也就是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同时出现了,再准确一些说,病家得的是阳性疾病,在表、半表半里、里这三个层次都有了病证。

“身重,难以转侧”这是表证,“口不仁”这是半表半里证,“腹满,面垢,谵语,遗尿”这是里证。

“腹满,谵语”这是典型的阳明病,也就是内里出现了实性瘀滞,瘀滞化热,火热上炎,因此颜面部不清爽,好像有污垢似的,也就是“面垢”;火热迫津外泄,所以“遗尿”;“口不仁”也是火热上攻导致的。

“身重,难以转侧”这表面上看是体表水湿的表现,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体内火热炙盛,迫使津液外泄,但病家没有濈然汗出,也就是津液没有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了体表变成了水湿,所以才会“身重,难以转侧”,治疗上把内热祛除,没有火迫了,这种湿自然就好了。

病家出现“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时,如果有微微出汗,说明还是以体内火热为主,所以“白虎汤主之”,也就是选择白虎汤进行治疗。

这时如果误用发汗法,会损伤津液,同时助长火热,那么病家胡言乱语的情况就会加重,也就是“发汗则谵语”,这一句的后面应该有个“甚”字,也就是“发汗则谵语甚”,因为一开始就有谵语,发汗误治以后,谵语是更严重了。

病家出现“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时,还没有濈然汗出,那说明胃肠道的瘀滞还有完全成实,这时就不能采用攻下的疗法,攻下了会损伤内里之气,出现里虚证,也就是太阴病,所以“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误下以后里虚了,阳气不能到达四末,就会手脚凉,不能固摄津液了,就会出汗,这种汗是虚汗。

这一条不容易理解,因为有三种转折:

第一,虽说是三阳合病,其实是阳明病引起来的;

第二,虽然有腹满、谵语,但还不是典型的阳明腑实,而是阳明的火热为主;

第三,虽说火热炙盛,但还没有蒸迫津液外泄,而是郁于体表变成了水湿。

治疗上把阳明火热清泄即可,因此选择了白虎汤。其实白虎汤也有祛湿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知母……肢体浮肿,下水”,也就是说知母有治疗肢体浮肿、排出水湿的作用。

这一条的“身重,难以转侧”没有采用茯苓、苍术、泽泻等药物治疗,正是体现了“治病求本”一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读伤寒-213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19条
【经典】伤寒论详解217~219
伤寒论学习:219条-222条
伤寒论 第219条诸家解说
中医入门之阳明病(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