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1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这一条是以阳明病为主的三阳合病,因为阳明病火热明显,所以称为“阳明中风”。

“腹都满”、“潮热”、“脉大”——这是阳明病的表现;

“胁下及心痛”、“鼻干”、“时时哕”、“耳前后肿”、“脉弦”、“短气”——这是少阳病的表现;

“不得汗”、“脉浮”——这是太阳病的表现;

因为“不得汗”以及“小便难”,所以体内的水饮排不出去,同时又有明显的火热,因此湿热相合,就出现了黄疸,也就是“一身及目悉黄”;

“久按之气不通”是指长时间按揉以后,依然是胁下、胃脘部疼痛,这是说明气机瘀滞严重,还是少阳病的问题;

“嗜卧”既有少阳瘀滞的原因,还有水湿的影响。

这是各个症状的表面含义,深究的话,都是阳明火热导致的——

火热外散,但没有蒸腾津液散出体外,所以“不得汗”、“小便难”,这就形成了水饮湿气,再与火热相合,从而身体发黄;

体内热盛,但不能外达,所以瘀滞在体内,影响气机,就有了短气、满、痛、肿等症状;

火热伤津,所以“鼻干”。

因此出现“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这些情况,并且是阳明病为主,所以仲师才定义为“阳明中风”,治疗上选择白虎汤即可。服用白虎汤以后,病家也不会豁然而愈,到时还得根据具体的病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较严重的病不会一次就治愈的。

本条跟219条是很类似的,可以相互参照。

后面的文字相对简单一些了——“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一开始没有采用汤药治疗,而是选择了针刺之法,针刺以后疾病痊愈了一些,内里火热没有了,但偏外的疾病还有,接着辨证施治,这时偏于少阳病了,所以就用了小柴胡汤类的方剂,接下来的232条又讲了其他的变证,明天我们接着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伤寒论详解229~232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31、232条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
小柴胡汤治阳明中风的原理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55)搜狗网页
夜读伤寒-23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