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一剂治愈妙案10例

       《长沙方歌括·劝读十则》云:经方效如桴鼓。非若后世以地黄补阴,以人参补阳,以香、砂调气,以归、芍调血,笼统浮泛,待病气衰而自愈也。

       《内经》云:一剂知,二剂已。又云:覆杯而卧。

      《伤寒论》云:一服愈,不必尽剂。

        可知古人用药,除宿病痼病外,其效只在半剂一二剂之间。   

        本文从古今中外名医经方医案中,筛选出“一剂愈病”的经典验案,作为经方“一剂退热”的续篇,以飨读者。  

        1、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陶节庵医案)  

        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紧而数,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  瓘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热毒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血者,麻黄汤主之。盖发其汗则热越而出,血自止也。(《名医类案·伤寒》卷一)  

         2、狂证(张景岳医案)  

         一少年姻妇,以热邪乘胃,依附鬼神,殴詈惊狂,举家恐怖,欲召巫以治,谋之于余。余曰:不必,余能治之。  因令人高声先导,首慑其气,余即整容,随而突入。病者亵衣不恭,瞠视相向。余施怒目胜之,面对良久,见其赧生神怯,忽尔潜遁,余益令人索之,惧不敢出。  乃进以白虎汤一剂,诸邪悉退。此以威仪胜其亵渎,寒凉胜其邪火也。(《类经·论治类》上册十二卷)  

         3、咳嗽发呕,小便不利(郑钦安医案)  

        一人病患咳嗽,发呕欲吐,头眩腹胀,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气机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剂便通,而诸症立失。(《医法圆通·肺病咳嗽》卷一)  

         4、满头剧痛(曹颖甫医案)  

        女儿若华,忽病头痛,干呕,服吴茱萸汤,痛益甚,眠则稍轻,坐则满头剧痛,咳嗽引腹中痛,按之,则益不可忍,身无热,脉微弱,但恶见火光,口中燥,不类阳明腑实证状。盖病不专系肠中,而所重在脑,此张隐庵所谓阳明悍热之气上循入脑之证也。按即西医所谓脑膜炎之类。及其身无热,脉微弱之时,而急下之,所谓釜底抽薪也。若身有大热,脉大而实,然后论治,晚矣。  处方:生川军三钱,芒硝二钱,枳实四钱,厚朴一钱。  佐景按:若华女士服本方后约三小时,即下,所下非燥矢,盖为水浊也,而恙乃悉除,不需再诊。(《经方实验录》上卷)  

        5、久泻(范文甫医案)  

        上海一名贾,年卅余,形气壮实,饮食如常,而苦于泄泻,日五六次,已五月余。遍历名医,投清利、峻攻、固涩、温脾、温肾之剂皆无效果,邀余至上海往诊。余按其脉,右寸独紧,其余皆平,呼吸略气促,便意迫急。余曰:此乃肺移热于大肠之候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有余热则下移大肠,大肠受之,则为暴注下利。前医治病,未求其本,故而不效也。投以麻杏石甘汤,麻黄用9g。药后当夜得微汗。次日余按其脉,右寸转平。告曰:此将愈之兆也。果然,即日泄泻停止。五月之病,安然而愈。(《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  

        6、水肿喘满(张菊人医案)  

        一水肿患者,年五十余,因水浸于肺,喘促不休,喘满并作,苦不能耐。与以小青龙汤加芫花五分,泻水数十遍,次日喘平肿消。(《菊人医话》)  

         7、小儿急惊风(吴佩衡医案)  

        柯某之长子,年一岁半。1922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目上视,指纹赤而浮,唇赤舌淡白,脉来浮缓。  由于风寒阻遏太阳经气运行之机,加以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嫩,不耐风寒,以致猝然抽搐而成急惊风证。此为太阳肌表之证,以仲景桂枝汤主之,使中于太阳肌腠之邪,得微汗而解。桂尖10g,杭芍10g,甘草6g,生姜10g,小枣7枚。加入粳米一小撮同煎,嘱服后温覆而卧,使得微汗。一剂尽,即熟寐,汗出热退,次日霍然。(《吴佩衡医案》)  

        8、脉结代伴下利(章次公医案)

        昔与章次公诊广益医院庖丁某,病下利,脉结代,次公疏炙甘草汤去麻仁方与之。当时郑璞容会计之戚陈某适在旁,见曰:此古方也,安能疗今病?次公忿与之争。仅服一剂,即利止脉和。盖病起已四十余日,庸工延误,遂至于此。此次设无次公之明眼,则病者所受苦痛,不知伊于胡底也。(《经方实验录》)  

        9、不寐心烦(刘渡舟医案)  

        王某,男,28岁。数日来,心中烦郁,懊难眠,低头不语,家人靠近则挥手斥去。舌红脉数,然大便不结。辨为虚烦之证,服栀子豉汤。  当日晚,我刚睡不久,即闻有人叩门甚急,出去看,原来是病人之弟。言其兄服药不久,突然呕吐,满头大汗,一家人惶惑不解,让我速往诊视。到了他家,病人却已熟睡,次日其病即愈。(《伤寒论通俗讲话》)  

         10、脚跟痛(吉益东洞医案)  

        20岁男子,某日足跟忽痛,其痛如锥刺刀刮,手不可近之。众医来诊,未能开出处方。某外科医师认为已化脓,故穿刺之,但未抽出脓而无效。于是,迎东洞先生诊之。腹肌挛急,按之不缓,强度紧张。故作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即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名医经方一剂愈病验案摘录
八大医案让你初通中医
中医不是慢郎中:古今名医一剂退热
1中医绝不是慢郎中——古今明医经方一剂愈病验案①
古今名医妙用大承气汤起沉疴
零基础陪你读历代名医医案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