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锁喉父亲脚踹爷爷!青春期孩子忍忍就好?不,背后有深层问题
作者/诺妈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无意中刷到一个视频,令人无比气愤。

江苏一名疑似初中男生邀了同学来家玩,到深夜孩子仍在嬉戏打闹。父亲怕对方家长担心,于是推门进去提醒。

谁料,这个举动一下子激怒男生,他冲出房门,怒吼着,撕扯父亲衣领,又反手锁喉,将父亲摁倒在地。


小伙伴们见状出门道歉,妈妈也上前劝说,男生却更加愤怒。他一把将同学关进房间,折回身又对着父亲一顿拳打脚踢。

动静引来了隔壁的爷爷,老人开门刚开口劝,男生飞起一脚就踹去,挥着拳头对准了老人。在母亲死命拉扯下,他才作罢,于是重新把愤怒发泄在自己的父亲上。打开一瓶饮料,浇在了父亲头上。


看到孩子失去理智的状态,做妈的唯有惊惶尖叫,不知如何是好。

视频发出,无数网友在底下发表愤慨:这是一个孩子干的事情吗?再这样下去,真要成祸害了啊!

01


青春期的问题,大多发生在童年期

视频中的孩子,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正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阶段,这也是无数家长最感头疼的时候。

孩子个子长高,脾气见涨,家长说不得,劝不进,稍微训斥几句,孩子就“揭竿而起”,你根本无法预料在他们一点就爆的冲动脾气下,会做出怎样不理智的行动。

李玫瑾教授说: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的逆反、对父母的不敬和自作主张,都是青春期的常见现象。

青春期人人都会经历,但为什么有的孩子在青春期小打小闹,过了也就过了,有的孩子却会在青春期闹得天翻地覆,不可收拾?

对此,李玫瑾教授指出问题所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问题都有滞后反应。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以为意,要么宠得不行,要么严厉得不留缝隙。当孩子犯错,家长也通常会用“他只是个孩子”为自己的教育找借口,也为孩子的犯错找理由。

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对父母说“不”,而这个时候,父母才察觉出孩子是真的出了问题,自己却无法管教。这些问题,其实早在孩子童年期就埋下,只不过家长错过了最佳纠正时期。

就像一棵树枝,如果在成长期得不到修剪,那么它就会四面抽枝,无法奋力往上长高。


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他的根在父母,言行出自家庭。

作为家长,如果当你发现孩子问题重重,请不要第一时间就选择否定和指责,而是应该想一想: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了哪里?

别以为青春期的孩子跋扈嚣张,其实他们内心脆弱,他们是最需要被连接的孤岛。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归属感”,孩子在青春期,最需要被价值认同,如果连父母都抗拒孩子,那么只会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02


父母是镜子,孩子是影子

央视曾经拍过一部青春期孩子的纪录片,前后酝酿10年,拍摄和制作花了2年,记录下3个家庭关于爱与教育的故事。

其中,这个叫做泽清的14岁男孩故事,尤令人唏嘘。

泽清初二辍学在家,沉迷上网下军旗。他性格孤僻,性情暴力,常常当着父亲的面拿凳子砸母亲。


按说,这不应该是一个出自高知家庭孩子该有的表现,要知道,泽清的外公外婆都是湖北大学的退休教授,而母亲是医院骨干,父亲也是国企职工。

一个高知家庭怎么会养出一个暴力成性的孩子?

通过记者的不同的采访镜头,从父亲与母亲的相互埋怨指责里,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原因。

丈夫眼里的妻子每天晚归,不着家;妻子对丈夫也看不顺眼,觉得丈夫自己也经常不在家,他要的不过是一个会做饭打扫卫生的保姆阿姨。

夫妻感情不和,常年争吵,一旦遇到问题解决不了,脾气暴躁的母亲就会大打出手。

泽清说,他在家里没有存在感,有时候找父母说话,都会被嫌烦。从小到大,父母除了在他耳边念叨家里穷,如果不好好学习,就赚不到钱,父母基本都不睬他。这导致泽清心理压力很大,后来沉迷在网络军旗,就不愿意上学了。


似乎遗传了妈妈有脾气就动手的习惯,泽清辍学在家后,一不顺心,就会打母亲,不是揪头发,就是拿凳子砸。父亲看在眼里,不动声色,选择冷漠无视。

泽清的心理问题,其实早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出现异样。妈妈回忆,孩子曾经写过很多宣泄情感的日记贴在卧室墙上,他甚至恐吓道:如果你们再不改的话,我会做出一些你们意想不到或者无法挽回的过激行为。

遗憾的是,在那个时候,母亲不在意,父亲不关心。直到现在,孩子与父母完全对立,做家长的才后悔,曾经没有好好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都说“父母是镜子,孩子是影子”。如果父母在镜子那端, 看到一个自己不想看到的孩子影子,是不是除了失望、抱怨,就束手就擒,放弃吗?

问题孩子的极端行为,看起来不可理喻,却其实是在向父母索爱。他们挣扎,是因为,他们仍然相信父母还爱着他。在泽清的潜意识里,他还能感受到父母是想爱他的。遗憾的是,这个家,缺乏爱的流动,彼此都不会去表达。

纪录片里有一个动容的镜头。有个训练营的老师在深入接触泽清后,说:他就像一个小孩子,非常的粘人,也很可爱。


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做“退行”,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会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

在训练营里,泽清找到长期不被满足的爱,他的退行行为,其实是自我修复的过程。

爱要说出来,爱也要被看见,被感受到。当孩子,处在一个能被理解,能够感受到爱的环境后,他的行为有时候会恢复如初,这是孩子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父母需要自我修炼的课程。

03


接招青春期,“沟通”是钥匙

“叛逆”几乎贯穿孩子的整个成长期,孩子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拒绝沟通。

李玫瑾教授指出:亲子矛盾的很多问题出在“沟通”上,家长爱唠叨,孩子越听越叛逆。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变着花样“聊天”,孩子才爱听。

1)认同地聊

这就要求家长先放下对错,和孩子成为“自己人”,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向家长开口。孩子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拒绝沟通。只要孩子愿意说,问题就有解决的方向。

马未都老师也曾分享过自己与儿子间趣事。有一次,儿子小心翼翼与父亲聊起自己喜欢上一个女孩的事,谁料父亲一听,却大大方方告诉儿子:“你太晚了,我比你小的时候就有喜欢的对象。”

结果父子俩如哥们般畅聊,既避免了一场沟通暴力,做家长的又潜移默化把问题说到孩子心坎里去。“认同地聊”是家长靠近孩子的有效方式。

2)选时机聊

李玫瑾教授在女儿青春叛逆期时,选择在不同场合与女儿聊不同问题。散步的时候,去超市采购的时候,都是她与孩子沟通的时机。她说,轻松的氛围容易让孩子放下戒备,更愿意倾听和接纳父母的意见。
当然,有些青春期敏感话题不适合与孩子当面聊,家长可以采取写信的方式,李玫瑾老师就曾给恋爱中的女儿写过信,女儿回复给她“可爱的妈妈”,表达自己满满的感激。

3)幽默地聊

很多问题,说到底都是情绪问题,叛逆期也是如此。一个是情绪紧绷的孩子,一个是紧张焦虑的家长,两个人碰在一起,难免“火山爆发”。

因此,父母学会与孩子幽默地聊,不仅能够化解孩子的情绪,还能令氛围轻松,这个时候,家长再提出建议,孩子就能欣然接受了。

说到底,孩子的叛逆只是间歇性发作,安全度过了,就会正常着陆。但如何减少孩子在成长中付出的叛逆代价,却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重视。

【我是诺妈,成长路上的男宝妈,教育专业,媒体从业,专注孩子成长研究,为父母提供有价值的育儿之道。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玫瑾:孩子的三个叛逆阶段
如何养出一个好孩子?李玫瑾: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值
李玫瑾:当孩子开始顶嘴,父母学会这3句话,孩子将来会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专访:青春期叛逆问题,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李玫瑾教授:青春期叛逆问题,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李玫瑾教授【十五】青春期叛逆问题,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