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诈骗新招︱“电子请柬”别乱点!有人点了一下银行卡扣了两万多

江苏常州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手机自传播”木马病毒案。警方提醒,看到有朋友署名的短信,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这些短信中有链接的,一定不要打开。

△央视新闻视频:《新闻直播间》

点开“电子请柬”手机自动群发短信 5万多市民中招

201512月,不少常州市民都收到一条好友短信,内容是“我给你发了一份请帖,时间地方都在里面,在此恭候光临”,短信中有个链接,最后还有发信息好友本人的署名。受害人一看署名是朋友的名字,便会放松警惕,可一但点开链接,手机立即“中招”!


“我没有任何怀疑,就点开来,然后按照它的操作程序进行下载。”受害人周女士说:“突然间手机就像被人遥控了一样,把这个信息向我的通讯录好友四处传播,我自己都没法控制住。”

短短几天,5万多常州市民因点击了这个短信上当受骗。

诱骗安装木马病毒窃取支付验证码偷钱

常州警方接到群众报案后迅速展开行动。民警发现,犯罪分子在群发短信后,利用短信中的恶意网址诱骗受害人安装手机木马病毒,窃取手机支付验证码,盗取受害人的资金;并在手机系统的后台偷发诈骗短信,如同传染病一样呈几何级迅速而隐蔽地传播。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追踪,警方先后在广东,湖南两地将犯罪嫌疑人王某、谢某抓获。


安全专家指出,骗子通过发送上千条类似电子相册、10086积分兑换等病毒短信,就可以导致5.5万人手机中毒,这种传播非常可怕。他们只要掌握了受害人的隐私信息,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就可以完全代替你去转账。

免费领流量是陷阱输入信息后患多

除此之外,从国庆到元旦期间,所谓免费领取4G流量的优惠活动也火爆朋友圈。仔细深究后就会发现其猫腻。首先,微信内容来自多个账号,认证主体大多是深圳的个体商户;其次,诈骗账号从未发布过任何其它消息,在朋友圈里专门传播所谓的送流量信息。


警方指出,这些所谓送4G流量的活动专门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甚至通过电话、短信、植入木马等诈骗手段直接盗取手机用户的钱财,民众只要在活动页面中输入个人信息就会后患无穷。

切记!避免从不明网站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

警方提示,生活中要避免从不明网站、论坛,或小的商家处直接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开通支付宝、手机银行的用户尤其要注意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通过拦截恶意网址保护自己的手机系统。

猜你喜欢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侯振海

编辑/吕小品

央视新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扩散!国庆收到这种短信千万别点!小心倾家荡产!一定要看!
木马病毒化身电子请柬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某地一女子点开朋友发的婚礼请柬短信,结果悲剧的事情发生了
电子请柬藏木马 女子点击手机短信被盗刷千元
二维码背后的阴谋:千里之外植入木马病毒|二维码|木马病毒
“双十一”网购节 这五大骗局今年最常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