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常住人口实现重大突破!谁的南京?江苏和安徽的!

近日,一组数据引起了大家的极度关注。


NO.1 

第一:南京常住人口超930万,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短暂驻留人口总数超过1200万。

虽不及预期(此前我们在2021年十大预测中的预期是常住人口破千万),但南京的人口数据此前一直被低估基本属实;如果这次人口统计口径全国一致,那我们就静候各市数据出炉然后加以对比吧。如果这次统计的口径还是各市自己定的,那么我们依然认为这个数据应该还是低估了。

第二:省外流入人口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安徽、河南、山东。

大家先别忙喊徽京。

首先,长三角各省份如江苏和浙江,各大城市如上海、杭州和苏州等基本也都是这个构成(此前是,最新数据不详但出入应该不大):安徽人口占据着长三角各重要省市的外部流入人口排行榜首位是大概率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合肥的压力很大,潜力也很大:人口外流是压力,人口回流是潜力。

其次,此次统计的数据并没有说明总的人口构成,南京的人口构成中来自江苏的应该还是最多的。

最后,不清楚所谓的外地人口流入是不是基于籍贯统计的,如果是,已经越来越没有参考性了。为什么没有参考性了呢?因为籍贯指的是爷爷的出生地或者常住地。按照这个定义,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口籍贯差不多都在农村。

以后的户口登记会以常居住地为基准,慢慢就会淡化籍贯的概念了。也就是说:你经常在哪居住,就是哪里人。

第三,外市人口流入前三分别是淮安、扬州和马鞍山。

从这个角度看南京还是苏京,外市人口流入前三中,第一和第二都是江苏城市,前三都是南京都市圈成员。

淮安和扬州出现在前二的位置有点意外,这可能是人才或人口用脚投票的结果吧?大家印象中镇江可能会排在第一,马鞍山可能会排在第二。但如果从人口总量角度来看,淮安和扬州分列一二也不意外。

第四:同样是南京都市圈的安徽城市,马鞍山和滁州人口流入南京数据不同的原因。

马鞍山和滁州发展阶段不同和区位也不同。

马鞍山自身发展较早,且人口集中在江南区域,宁马之间除了经济融合,人口融入南京也很明显;
而滁州后发优势明显,加上地处江北地区且面积较大,人口方面流入南京不是很明显,目前滁州的任务是借助南京发展好自己。

第五:南京都市圈各成员对南京的认可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检验。

文化上相亲,经济上相近,这是南京能够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向市外和省外辐射的主要原因。文化和距离因素带来的百姓的自由流动是无法阻止的,这也决定了南京人口集聚的潜力和能力。

这也是“南京虽不是第五城,但都市圈影响力稳稳第五城”的重要原因。

第六:南京的区位优势是承东启西连接北。

不管是长三角地区的南部发展能级向苏北皖北传递,还是长三角地区的东部发展能级向安徽传递,都需要南京这个加压器,绝不能塌陷。

所以,建立在“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基础上实现大发展不仅是南京的机遇,也是南京的职责!当然,这也并非完全是南京的职责,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整个长三角的职责。


NO.2 

还是那句话:南京的未来在南京都市圈,在江苏,在安徽。

吐槽、爆料、建议、咨询和商务合作,都可以加小编微信哦!

-END-

往期精选

● 四座省会城市首破万亿GDP┃都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方?

● 2021年区划调整拉开帷幕┃“生米煮成熟饭”或成为扩容之道?

● 南京地铁即将开启“斩鸭子”模式?

喜欢就点个“
”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肥、南京相爱相杀,不如携手打造宁庐都市圈,实现共同崛起!
官宣!中国首个跨省都市圈来了
NO.251 安徽大地
芜湖、滁州、马鞍山,北方人迁居长三角的新高性价比选择之城?
安徽省南京市
长三角城市群26城人口对比:7城人口净流入超10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