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墙后的前生今世



红墙后的前生今世




高森的红墙把这块府地从烟火喧嚣的尘世中分割出来,在老百姓眼里显得神秘而又威严。

这里曾经是山西的第一座衙门,1000多年前是晋文公重耳庙,后为北宋朝廷帅府衙门、明清巡抚衙门,后来成为民国督军府、建国后的省政府驻地,其地位相当于北京的故宫,千百年来一直是山西的龙居之地。

如今随着政府首脑机关迁入新址,网上公布消息说,应群众的呼声,这里已被改建成晋商博物院,供大家参观。于是,我从网上预约到票后,便顶着习习寒流早早进入这个府地。

辛亥革命以后,这里是山西都督府。山西督军府是在原清代衙门的基础上,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时,以此作为督军衙门,故名督军府。阎锡山做为山西的土黄帝,一改过去中国千百年来官不修衙僧不建庙的信条,把过去的单层门楼修建成如今这种复式结构,他是把山西当自己的家产操办的。

大门为两层木结构建筑,重檐歇山顶,过去土灰的筒板瓦如今成了琉璃瓦,孔雀蓝琉璃剪边,前檐插廊。一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进门前我在门口右首柱子前端祥了半天,因为这根柱子上在日冦三七年攻陷太原后曾用刀在此刻过一些字迹,以彰显那会儿不可一世的扈气。数十年过去,那些涂鸦早被鲜红的漆色掩没进岁月的长河里去了,但那曾经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历史不应该忘却。

改建后的厅室里陈列了一些晋商时期红极一时的兑票、账薄和银两,以及那时的一些生活器什,票号在当时国内外的分布之广可见一斑,其精髓一是奋发图强,二是诚信。

 邓九刚在其作品中曾谈及一事:当时山西在归绥设的一个票号,有一代县商人在其存了一笔款,好多年过去这款项一直无人问津,后来票号倒闭歇业时专门使人去代县千方百计寻找到其后人将这笔款归还,这种诚信的品质在当今社会仍然弥足珍贵。我想,这也是建这个博物院的初衷吧。

“自省堂”(现梅山会议厅)为中西结合,是砖木石混合的两层楼式建筑,东西各建一个三层角楼,中间为面阔七间,进深一间的走廊。门口走廊墙体上青砖镶嵌出的“中”字一定是出自阎长官的处世之道——凡事不偏不倚。纵观民国时期中国的各地军阀,无论治理一方的施政才能,还是称霸江湖的军事雄略,连同启蒙民智的处世哲学,阎长官都算得一佼佼者,因此才能把山西治理成全国模范省。

自古以来“晋官难当”,纵观走马灯式的治晋官员,张之洞在晋期间洁身自好励精图治,算是个好官。

衙院后面古代为堆煤之地,故曰煤山,阎执政期间进行了扩建,在山顶修建了西式钟楼,并将其改名为“进山”。进山之名,取自论语“进,吾往也”之意,同时也有“改进”山西,使山西“进步”的政治寓意。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解放战役中,进山钟楼也在炮火中伤痕累累。据说当时调运了一千四百门大炮直轰太原。战后,进山得以修复,钟楼顶端加上了时代特征的红五星,名称也借用“煤”“梅”谐音改为“梅山”,山前的“自省堂”改称“梅山会议厅”,可惜如今此处不对外开放,只能远观一会儿,也没看清其顶上的钟表还有没有在运行,只见五星的一角直指苍穹。

院内一棵近千年的古槐在冬末静静伫立在寒风中,见证着这块不大的衙门内千百年来的官场风云和时势变迁,我们翻阅督军府旧址的前世今生,走进历来称雄的山西首脑驻地,品味浩瀚历史长河的人间沧桑,抚摸着历尽风霜的肢杆,她似乎有无数衷肠要对后人倾诉。无论达官还是百姓,在历史的长河里,皆如过往云烟,只是那些人和事的本真值得后来者不停去探究。

疫情期间游人不多,各展厅里有的摆着古代编钟,有的陈列着明代古炮,有的放几辆花轱辘车和一抬大轿,各展厅关联不大。叙说山西近代史,或说对山西建设有成效的的人绕不开阎锡山,他不贪不腐的为官作派,到了晚年还能淡泊功利潜心研究哲学的态度,阎长官的生平更贴近历史。只有尊重历史,还原本真才能警示后人,以砺前行。

今天省衙门,明日荒山里;昨日思治国安邦之策,明天为柴米油盐奔波,红墙里的前世今生也在红墙外演绎莫测,人生莫不如此。







END

超过3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督府沿伸为博物院
山西督军府旧址
1晋商 山西督军府 国8
世界级古建雪藏太原闹市,他的风骨必将傲视天下
曾经的阎锡山督军府,从来没游客进去过,第一次神秘对外开放
山西太原山西督军府旧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