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车的故事

在我的记忆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车,它们曾给予我生活的乐趣与艰辛,也见证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孩提时代,伴我一起快乐成长的是“溜冰车”。找两块尺半见方的硬木板,叠在一起,用钉子卯好,刨得光滑平整,下面钉两根铁条,均匀固定在木板两边,人坐上去安稳妥当,一个“冰车”就大功告成了。再寻两根一尺左右的钢筋,下端磨得尖尖的,能扎定坚冰,上面安一个木头把子,两个“冰锥”也完工了。冰车派上用场是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之时,家乡的小河结了厚厚的冰,放学后,伙伴们跑着取来各自的溜冰车,一字排开放在冰上,一屁股坐上去,攥两把冰锥,使劲扎向冰层,冰车哧溜向前冲去。天很冷,冰很厚,人很欢。冰锥扎得越快,冰车跑得越欢,有时候,用力过猛,冰车失去平衡,人会一下子从冰车上跌坐在冰面上,顾不得疼痛,马上又坐上来,重整旗鼓;有时候,后面的冰车故意向前面一撞,前车就会人仰马翻,碰翻的人一骨碌爬起来继续前进,伙伴们没有怨言、没有争吵;有的是纯真,有的是快乐。我们坐在冰车上唱着、闹着、疯着,欢声笑语在宁静的小河上传得很远很远……

         上小学时,在假节日,我最喜欢去舅姥爷家做客。原因之一就是去坐舅姥爷家的“马车”。舅老爷家在农村,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那时,舅姥爷养着一匹健壮的马,驾着那种简单的平板车,便是“马车”。我印象最深的是,金秋十月,稻谷飘香,舅姥爷会驾着马车,带上我们去田间拉运庄稼。庄稼整齐地装在马车上,装了一层又一层,加了一摞又一摞,我和弟弟看着车上越来越高的庄稼垛,心里默默念叨马车快快装好,我们好坐在马车的庄稼垛上,美美享受那种晃悠悠的坐车感觉。马车安顿妥当,我和二弟坐在高高的车上,舅姥爷“驾”一声吆喝,马儿奋起四蹄,拉着我们向家走去。那时,乡村的路坎坷不平、坑坑洼洼,马车走起来颠簸不已,每一次晃动都使我们神情紧张,生怕一不小心从车顶掉下去;每一次晃动都使我们内心增加了刺激和兴奋。这样的感受,时至今日,记忆犹新。

         与马车有关,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我们大队有几辆四马拉的马车,平时用来给生产队拉货送物。其中一辆是由“老王”叔叔驾驭的。其实,“老王”叔叔并不“老”。因肤色黝黑、办事老成,人们亲切地称呼他“老王”。在我的记忆中,老王叔叔四十来岁,生的瘦小精干,对人和气礼貌,为人老实忠厚,干活认真负责。一次,老王叔叔一人驾车去给大队拉粮食,走到半路,忽然马儿受惊,拉着车狂奔起来,任凭老王叔叔怎么用力吆喝,马儿也不肯停下来。情况十分危急,此时,老王叔叔完全可以从车上跳下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然而,为了保护马儿不受损伤,马车不受损坏,粮食不受损失,老王叔叔始终紧紧拽住缰绳,想让马儿停下来,可是,受到惊吓的马儿仍旧一路飞奔,结果,老王叔叔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精疲力竭地从飞奔的马车上掉下来,重重的车身压过了他的身体,马儿停住了,马车保全了,粮食保住了,而老王叔叔却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父辈们说起此事,我都会泪眼婆娑,静静地沉默很久;在时隔40年后的今天,谁能说老王叔叔不是真正的英雄?

          在我上初中时,因我家离学校较远,父亲省吃俭用,给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虽然车子不是全新的,骑上去也不怎么舒服,但我仍是爱不释手。每天早晨,我骑着心爱的车子上学堂;每晚,繁星闪烁,我驾着心爱的车子回家忙。有几次,我和伙伴们在星期天骑着车子到离家60里的砂河去玩耍。早晨出发,下午返回。现在想想,六十里的路程在当时可不是一个短距离。我们凭着热情和勇气,完成了现在看似冒险的事情。就是这俩自行车伴我度过了三个寒来暑往,伴我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

         读高中时,响应党的富民政策,父亲和叔叔搞起了服装生意。从北京、太原购进服装,在当地低价销售,从中获取微薄的利润。一来,方便了家乡百姓的购物;二来,弥补一点儿家庭收入。可谓两全其美。但做生意非常辛苦,父亲坐火车去进货,回来时,叔叔骑车去车站接货。开始时,自行车太老太旧,载不动货物,每次都得费好大的力气才能把货运回来。后来,父亲托太原的亲戚专门为载货从省城买了一辆加重自行车。何为“加重”,就是一般车子只有一根横梁,而这辆车子有两根粗壮的横梁,大大提高了车子的稳定性;还有,一般车子只有一个简单狭窄的载货架,而这辆车子的载货架非常坚实宽大,大大增加了这辆车的载重量。在假期的晚上,我和二弟有时候和叔叔一起,去车站接回父亲进来的服装。在漆黑的晚上,父亲和叔叔轮流骑着“加重自行车”,载着沉重的货物,走在颠簸不平的马路上,我们跟在车后,一路“护送”,直到安全到家。伴随着这辆特别的自行车,我们体会了晚上骑车的“浪漫”,也品味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大学毕业后,我回家乡参加了工作。几个月后,我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这车子骑起来舒服轻便,是我生活的得力助手。一次,去医院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不幸,车子被小偷偷了,我很沮丧,觉得非常可惜,一来,车子是用自己辛勤工作所得挣来的,且“价格不菲”,二来,和车子相处久了,“日久生情”,车子丢了,就像丢了老朋友一样,整天无精打采。心想,我要把车子找回来。于是,丢车后几天,我借了一辆车子,每天下班在街上转悠,希望可以有所发现。说来也巧,几日后,当我又在马路上徘徊端详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骑的车子和我丢失的一样,我马上尾随此人而去,正好,骑车人的路线是我回家的方向,当他走到我家门口时,我突然加速,在前面拦住了他,询问车子的来历,一开始,他还极力编造谎言,我急中生智,让他拿出购车发票时,他哑口无言了,这时,我家里的人也闻讯赶来了,那人做贼心虚,低头不语。父亲说既然车子已经找到了,就不要多计较了,放那人走时,告诉他以后不要再干这偷鸡摸狗的事情了,要靠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地做人。车子失而复得,我倍加珍惜这辆车,一直骑到我成家立业。

        在工作期间,我有幸接触到了“人力三轮车”。这车看似简单,有三个轮子又比较平稳。实则不然,车子骑起来,方向不好把握。控制不住的话,车子不会前进,只会原地打转。我刚骑它时,根本无法控制,只在原地盘旋,慢慢地,才掌握了骑车的技巧,骑着它四平八稳地拉一些生活用品。学会骑“三轮车”,这也是一项生活技能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大陆,掀起了购买摩托车的热潮。于是,城市农村、大街小巷,到处充满了摩托车的身影。金城铃木、五羊本田、嘉陵100、幸福125,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购买摩托车成了一种时尚。我也省吃俭用,积攒几年,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我驾着它上班下班,驾着它接送孩子;我驾着它走亲访友,驾着它外出度假。摩托车,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幸福,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祖国的变化。

         摩托车风靡一时之后,电动车闪亮登场。比起摩托车,电动车价格便宜,节能环保。唯一不足的是,电动车不能长途行驶,但在市区农村,它轻便灵巧,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直到今天,电动车也是我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我的摩托车“光荣退休”之后,我又乘上了电动车。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

         在全民奔赴小康生活的大潮中,我国的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私家车雨后春笋般涌入到个人家庭。临近知命之年的我,在好朋友的怂恿中、在家人的支持下,也报名考了驾照,虽然学得有点辛苦,但毕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想想身边的同学,汽车已换了好几辆,自己也应该与时俱进吧。再加上,汽车的价格一降再降,我们的工资一涨再涨。拿到驾照之后,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咬咬牙,我也奢侈了一回,自己买了一辆私家车。这下,也加入到有车一族了。汽车的好处不言而喻,炎热的夏天,我不用再担心花粉过敏而捂着严实的口罩;寒冷的冬天,我不用再担心关节疼痛而举步维艰。另外,母亲年纪也渐渐大了,腿脚也不如年轻时灵便,星期天、节假日我会用车拉着她去走走亲戚,看看好友。在车里,母亲一个劲地叮嘱“慢点,再慢点!”。

        车,五花八门;生活,丰富多彩。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唯一不变的是,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走好我们前进的道路!

                   (作者 赵宽 系繁峙二中教师,县作协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车
我所见到的怪事——自杀的马3
让车位
家事春秋:二舅的“洋马儿”(作者 林旭)
车子没贴这三个标 交警叔叔肯定截住你 还要罚!
【四川】徐艺嘉《​烦人的瞌睡虫》指导教师:严爱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